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傳統企業特別制造業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同樣體現在新興互聯網企業不斷創造和吸收最前沿的技術,持續專注領域,創造出新成果的過程中。本文聚焦新浪公司,嘗試廓清思想認識,梳理制度文化,探討如何讓工匠精神涵養我們的時代氣質。
新浪公司是一家服務于國內及全球華人社群的網絡媒體公司。對于這家企業來說,工匠精神就是專注創新,敬業責任,追求卓越。
創新是工匠精神的內涵之一。新浪始終擁有一種關于“改變世界”的實踐的決心和力量,視創新為自己的職業生命。
從1998年新浪網正式成立開始,就一直專注網絡媒體領域,通過不斷的創新,探索新媒體時代發展模式。1998年,正值法國世界杯,新浪網采用了全新24小時滾動更新,第一次實現24小時滾動密集報道,這也是首次派遣記者赴法前線報道。同年12月17日,美英對伊拉克發動了“沙漠之狐”行動,從12月18日起新浪開始連續4天、24小時不間斷滾動新聞報道……創新了中國網絡媒體的突發事件報道機制,中國網站訪問量首次進入國際一流網站陣營。
新浪網的專注創新,得到越來越多認可。2006都靈冬奧會,中國互聯網史上第一張世界大賽采訪證落戶新浪。2006德國世界杯、2008北京奧運、2010南非世界杯,新浪均獲得數量可觀的官方證件,并完成大量獨家專訪,特別是2012奧運新浪獲得9張采訪證,超過其他網站證件總和。
敬業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內涵。敬業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敬畏之心,視職業為自己的第二生命。
新浪財經是最早投入力量報道全球資本市場的中國網絡媒體之一。1999年,組建一支按照國際資本運營作息的10人團隊,率先在國內滾動報道國際資本市場。目前,財經報道團隊覆蓋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在東京、倫敦、舊金山、紐約等9地設有中心記者站。
為了要讓中國網友第一時間了解到全球資本市場的重大事件對中國投資者的影響,就必須親歷現場。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新浪財經報道團隊赴美,親歷華爾街,在風暴中心剖析這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2010年6月,新浪財經駐歐洲報道團隊從希臘出發,親歷歐洲大陸,專訪官員、學者和企業家,洞悉歐洲經濟局勢,客觀解讀歐洲債務危機。
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又一重要內涵。卓越即是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有最高要求,永不停歇,視追求卓越為自己的永恒生命。從新浪近20多年的發展看,在時代的變革過程中,特別是互聯網的每一次浪潮來臨,新浪始終堅持專注創新、敬業責任、追求卓越的互聯網匠人精神,持之以恒,找準定位。
2005年,以博客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動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UGC模式快速興起,我國網民首次突破1億。同年9月8日,新浪推出博客服務,成為國內首家正式推出博客頻道的門戶網站。
2009年,隨著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體的迅速興起與發展,社交媒體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同年8月28日,新浪啟動微博公測,新浪微博迅速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平臺。
2012年,移動互聯網用戶首次超過PC用戶,微博及電商用戶出現較快增長。國內互聯網公司相繼發力微博產品。這一年,新浪啟動“移動為先”戰略,截止2012年底,微博注冊用戶突破5億。同年,基于“對互聯網治理和發展”的前瞻性考慮,微博推出微博社區公約及管理規則,首創用戶參與的社交媒體管理體系。
2013年至2014年,全球社交媒體開始呈現跨越式增長,短視頻應用開始興起。同年8月,微博內置秒拍入口,率先試水短視頻分享。2015年,微博日活躍用戶突破一億,微博開始在短視頻、垂直內容、社交電商等領域進行廣泛布局。2015年6、7月間,立足微博平臺的短視頻應用小咖秀受到用戶好評。
得益于之前對于追求卓越的自我要求和短視頻領域的超前布局,2017年,微博垂直領域、短視頻、移動直播等全面開花,市值突破百億美元首次超Twitter。
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工匠精神同樣散發的光茫,從一個又一個成功的互聯網企業案例中不難發現,實際上,工匠精神已經成為其賴以持續發展的內在基因和精神要求,那就是就是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