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妮妮 楊帆
摘 要: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提高,現代產業工廠迅猛發展,許多新型材料被研發,取代自然材料已然成為一種主流趨勢。然而,帶來的環境污染也愈發嚴重,許多新型材料自然降解能力差造成的多方面危害成為大家不得不重視的事實。因此,利用各種廢舊生活材料或自然材料制作玩教具是被國際上認可并正在流行的一種全新的玩教具觀。垃圾堆里的玩教具是為了能讓兒童在自制、玩樂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讓兒童在充滿趣味性的活動中學會環境保護,獲得知識、技能的提高。一個成功的玩教具,必備的因素不僅有適合的材料、巧妙的設計方法、嚴謹的教育理念和可行性教育實戰,更需要有開發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以及從小養成環保、節約的良好習慣,促進兒童智力、體力雙向發展。市場上的玩教具千篇一律,種類繁多,但缺乏創意與童趣,不足以滿足兒童的學習與成長需要。“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就泥補了這個漏洞。通過玩具游戲活動,可以培養兒童的合作探究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創造能力等,有助于實現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終身發展的培養理念。“垃圾堆里的玩教具”也是響應國家號召,不僅彌補了玩教具配備不齊全的問題,自行開發與研制定做玩教具還有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的培養,不同程度的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玩教具;環保;設計;創意;教育
二十一世紀已經到來,二十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發生巨大的變化,市場已不在是昨天的市場。各行各業的人們在不同的領域中拼搏發展,或沉或浮,實現各自的理想。在走過原始積累的辛酸苦辣后,他們成為社會財富的擁有者。然而,科技是把雙刃劍。隨著現代產業工廠迅猛發展,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許多新型材料自然降解能力差造成多方面的白色污染。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及時的推出環保相關產業更容易讓民眾接受。它的誕生來自于自然資源的日漸減少、城市環境的日漸惡劣、人們生活需求日需提高的情況下,故“垃圾堆里的玩教具”一經提出,就受到廣大家長、兒童以及老師的熱愛與好評。
目前,市場上的玩教具千篇一律,種類繁多,但缺乏創意與童趣,不足以滿足兒童的學習與成長需要。但是“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就彌補了這個漏洞。我們都知道,兒童對玩具的操作活動,是兒童感知和發現問題的重要途徑,可以豐富兒童的感性認知,同時也能鍛煉兒童的操作能力與實踐經驗。除此之外,通過玩具游戲活動,可以培養兒童的合作探究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創造能力等,有助于實現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終身發展的培養理念。“垃圾堆里的玩教具”也是響應國家號召,不僅彌補了玩教具配備不齊全的問題,自行開發與研制定做玩教具還有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的培養,不同程度的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垃圾堆里的玩教具”的內涵
“垃圾堆里的玩教具”是一種教學或輔助教學的用品,它可以讓家長、教師根據教育需要和兒童發展需要,對各種自然資源和材料,進行收集、分類、加工、改造、組合,重新進行玩教具因素設計后的產物。是一種集實用性與環保性為一體,集教學性、科學性、創新性、安全性于一身的新型玩教具。采用私人訂制、與客戶合作制作及指導兒童自己動手制作玩具的服務形式來產出“玩教具”。
“爭做私人訂制DIY龍頭,開拓廢品回收新理念先河,以廢舊物品利用為主,在創意中體味童真,在快樂中隱藏教育,在教育中與孩子們一起創造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由于材料的形狀,用途的不固定和玩教具玩法與制作形態不受限制。為兒童提供一個啟發性較大,聯想范圍較廣,探索余地較寬的新天地。極易引起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探索行為。
從新課改教育教學的角度看,它會比一般的玩教具更具有教育的針對性,更能體現兒童的發展需要,這樣的特點即發揮了師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又提高了兒童、家長之間活動熱情及協作的興趣,便于兒童的身心發展。“自制玩教具”還可以集中運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因地制宜,因事就宜,反映當地的民俗特色,社會文化,這對兒童的成長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二、“垃圾堆里的玩教具”的作用
1.從兒童的角度看
(1)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其特殊的規律,同時也決定了不能通過長時間靜坐、同一玩具來吸引他們的注意,更不能以觀看成人演示的方式來要求他們學習。“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在操作自制玩教具時會激發兒童探索的興趣并幫助他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在此類活動中可以培養兒童的發散性思維,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這也是開發智力的一種方式。
(2)兒童在使用玩教具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自己動手組裝,邊玩邊操作來提高自己的交流協作能力。如畫本拼接類,兒童可以通過成人講故事,自己來編排故事;科技太陽能類,兒童通過組裝觀察自然現象,培養科學思維;如手工類超輕黏土,兒童可以通過自己創作,制作出自己喜歡的實物培養人文關懷等。在反復操作中,不僅可以培養兒童的良好個性,而且可以增加求知欲和自信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有較好的發展和重要的作用。
(3)“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在指導兒童自制玩教具的過程中,引導兒童收集資料,可以使兒童辨認、分類、準備和了解廢舊材料的回收利用價值。從而培養兒童從小養成低碳節儉的生活意識。其次,現在獨生子女很難有與他人合作的機會,就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等性格特點。而“垃圾堆里的玩教具”是在教師和家長的配合下完成的,教師或家長便成為了兒童合作伙伴。這樣兒童通過交流合作,就會學著謙讓、諒解、友善和團結互助。這樣可以幫助兒童在其他活動中更好的與伙伴交流與合作。
2.從教師的角度看
(1)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可以鍛煉和培養教師、兒童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在讓兒童制作玩教具前要做多種準備活動,這樣就要要求教師應了解和研究各種玩教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提高自我專業水平。
(2)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垃圾堆里的玩教具”采用師生共同協作完成的模式,在教師傳授制作方法、經驗和共同制作的過程中,無形中成為兒童的“良師益友”、指導者和合作伙伴,這不僅便于生活中與兒童更好的溝通,課堂上也讓彼此多了一份了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3.從家長的角度看
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現在多數學生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就給家長提供了一個與兒童溝通的橋梁,在游戲的過程中通過互相的探討、研究、交流,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勵兒童積極思考,能夠自己獨立地解決困難。這個過程,使家長對孩子的行為產生了解,孩子對家長的行為產生理解,能夠很好的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三、“垃圾堆里的玩教具”的設計原則
1.教育性與科學性
“垃圾堆里的玩教具”秉承著在游戲中學習的快樂教育原則,可以通過自制玩教具鼓勵兒童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在交流與合作中探究,繼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改成人包辦代替選擇游戲規則以及玩具種類的現狀。而且“垃圾堆里的玩教具”是根據新課改要求及市場調研,實地實施和實驗并得到廣大家長朋友、老師、兒童認可的集“做”于“用”相結合的新型玩教具。
2.創新性與趣味性
“垃圾堆里的玩教具”是為了彌補成品玩教具的不足而設計的,單純的模仿只會讓玩教具變成一種擺設,這就要求玩教具要符合兒童的審美情趣。來源于兒童的生活,這樣才能使兒童積極配合、促使其在玩樂的過程中健康成長。“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就構思新穎、外形獨特、選材豐富、制作不拘泥一格,可以充分激發兒童想象力和創造空間。廢物利用使兒童在生活中尋找趣味,改變已有的認知理念。
其次,利用互聯網時代的便捷性,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并且建立內部的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將每一位兒童的制作要求進行記錄,提高服務滿意度。降低要求難度選取最優化方案。
3.安全性與環保性
“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在材料的使用上秉持著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以最低的成本制作成最適合兒童的玩教具。而且制作方法簡單安全衛生。充分的結合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生活中的“廢垃圾”變成人見人愛的玩教具。
四、“垃圾堆里的玩教具”的基本方法
“垃圾堆里的玩教具”為全新型產業,目前市場上同類型概念店絕無僅有,市場競爭力小產品發展空間大。同類型產品數量多,但是沒有一家像“垃圾堆里的玩教具”一樣是采用實體店經營做私人訂制型,充分利用回收廢棄物的方法運行。
“垃圾堆里的玩教具”對于一般DIY手工藝品來說,其優勢在于消費者獲得的不只是一件消耗品,更是一種技能。重塑制作的產品具有操作性強,簡單易學,但實用功能強,外觀精美并具有環保意義,其取材也比較簡單環保。
1.自然類取材
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有許多,如:樹葉、樹枝、樹根、花瓣、泥土、貝殼、菜葉等。可以根據其特性以及兒童的喜好制作出不同的玩教具。例如:在藝術領域,我們不再拘泥于單調的紙板上作畫,可以利用樹葉、樹枝等材料將其粘貼或剪裁成各種形狀來作畫。其次,可以引導兒童將樹葉制作成書簽;貝殼、石子上作畫,也可以做成粘貼的壁畫;菜根也可以做成印章或燈籠等。這些既可以用于教學中,也可以用于游戲活動中,都是很好的選擇。
2.紙制品、印刷類制品
這一材質的廢舊物品在學校、辦公區是隨處可見的,如:快遞包裝盒、報紙、利用之后的紙張、紙質手提袋等。對其進行改造或制作玩教具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可塑性較強。便于玩教具的制作與運用。列如:在兒童數學邏輯思維的鍛煉上,可以采用廢舊的快遞盒將其拆剪成片制作數字卡片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吸引學生注意;還可保持紙盒底部原樣,在其內部用硬紙條格擋,規劃路線制作小型迷宮鍛煉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讓兒童通過游戲鍛煉其技能既讓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也得到了實際操作的鍛煉,豐富了學習與生活內容。
3.布、線類材料
紡織物、布片與繩線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也是比較難以處理的一種生活垃圾,家中的舊衣物、毛毯、針織品以及毛巾等一旦破損就要更換,但這樣大多數的布料是浪費掉的。這一類材質都較為柔軟可塑性強,又加之在幼兒教育的,社會認知領域中玩教具一直占比較少所以推出一款利用布、線制作的玩偶類的玩教具可以使抽象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因為玩偶具有可愛、生動、操作性強的特點,這樣可以使乏味的道理充滿趣味性,易于兒童接受。
4.塑料類材料
生活中塑料制品比較容易收集到,塑料杯、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盆、筐簍等也比較常見。可以根據塑料的防水和可塑等特性,將其制作為具有特色的玩教具例如:在科學領域,教師可以使用廢舊塑料瓶及橡皮軟管利用水與空氣的壓強制作“水循環裝置”,向學生講述空氣這個抽象的名詞,通過實驗使兒童了解到空氣的存在。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在提倡教育創新的今天,玩教具的作用也有待更進一步的提升。
現如今玩教具游戲具有普遍性, 多數家長朋友認為制作玩教具的水平最為重要,同時追求玩教具的多種教育功能,大大提高了玩教具制作難度以及選材的適用性,種種原因為“垃圾堆里的玩教具”營造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作者簡介:
焦妮妮(1997--)女,漢族,河南省周口市人,西安思源學院;
楊帆(1998--)男,漢族,陜西省延安市人,西安思源學院,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