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惠瓊 黃桂連 林志青 許敏華
(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 廣東 肇慶 526040)
鼻內鏡下功能性鼻竇開放手術是一種微創治療技術,其具有創傷小、視野廣、療效確切等優勢,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到臨床中[1,2]。但在手術實際開展期間,易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如:患者與護士對手術的配合、患者精神狀況與心理狀況等[3,4]。所以,為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應提高護士、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力度,促使患者心理保持最佳狀態。鑒于此,在鼻內鏡下功能性鼻竇開放手術開展期間,可輔以手術配合與手術室護理干預,以減少不良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為進一步驗證手術配合與手術室護理在鼻內鏡下功能性開放手術中的實踐效果,現對我院91 例鼻內鏡下功能性鼻竇開放手術患者展開研討,詳細如下。
選擇我院2019 年1 月—12 月收治的91 例鼻內鏡下功能性鼻竇開放手術患者,采用抓鬮法隨機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參照組共46 例,男女之比為32:14,年齡12~69 歲,平均(39.35±2.41)歲;病程6 月~17 年,平均(8.54±1.23)年;實驗組共45 例,男女之比為29:16,年齡12~69 歲,平均(39.19±2.53)歲;病程5 月~18 年,平均(8.62±1.25)年;經統計,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即根據手術需要及患者實際病情,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疾病知識講解、手術事項告知、生命體征監測、療效觀察等。
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應用手術配合與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術前護理:①術前訪視:術前1d,探視患者,查閱其基本信息,了解其既往病史及身體狀況,評估其手術耐受性,推測術中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及預計備案,以促進手術的順利開展。②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與精神狀況,及時回答其心理疑問,以消除其不良情緒。告訴患者手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并向其列舉近期治療成功案例,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緩解其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③術前準備:指導患者有效清晰面部,幫助其修剪鼻毛,囑咐其開展洗頭、鼻腔清潔等工作,告訴其保持睡眠的充足性,以便手術的順利開展。同時,準備好手術所需的各種設備與儀器,如:鼻內鏡器械、鼻竇動力系統等,并確保其治療的合格性。(2)術中護理:①術中配合:手術開展前,告訴患者取出義齒、首飾等易影響到手術操作的物品。指導患者平臥位到手術臺上,協助其選取手術體位。正確構建靜脈通道,予以指脈氧監測與心電監護,妥善固定其肢體,以此為后期操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麻醉前,快速核對患者基本信息、麻醉藥物,配合麻醉醫師實施麻醉處理,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取患者頭高斜坡臥位,于其肩下放于軟墊,頭部偏向于臨床醫師,保證其體位選取的舒適性。配合臨床醫師完成吸引器、各種連接等有關工作,以縮短手術時間。②病情監測:合理控制手術室溫度,定時測量患者體溫,以免患者熱量過度損失。密切觀察患者術中全身狀況、出血量與手術進展,根據手術需要,適當補充相關物品。若手術期間,患者血液流失過多,應及時通知醫師實施止血處理。(3)術后護理:術后,觀察患者麻醉恢復情況;待患者清醒后,協助麻醉醫師拔除氣管插管,告訴患者拔管配合內容,以減輕患者不適感。之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叮囑其注意防寒保暖,告訴其術后疼痛出現原因、緩解方法。和病房護士實施交班處理,告訴其手術治療效果及后期用藥等相關注事項,同時,告知患者與家屬術后有關注意事項。
(1)觀察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6],評價患者心理狀況。SDS、SAS 分值范圍均為0~100 分,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心理狀況越差。
(2)觀察兩組術后疼痛程度。利用視覺模擬法(VAS)[6],評價患者術后疼痛程度。VAS 分值范圍為0~10 分,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
干預前,兩組SDS、SAS 評分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相較于參照組,實驗組SDS、SAS 評分顯著較低,組間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DS、SAS 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DS、SAS 評分對比(,分)
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手術后13、5d 的VAS 評分均明顯較低,組間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有關指標對比(,分)

表2 兩組手術有關指標對比(,分)
手術室護理主要可分為術前、術中、術后三大模塊,通過對患者病情及手術需要,施以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活動,以減少外界因素對手術治療效果的影響,保證臨床治療效果[7]。手術配合則主要是根據手術的特點、性質及進展,配合臨床醫師完成有關操作,以提高手術效率,縮短手術時間。手術室護理聯合術中配合的實踐,能有效優化手術操作流程,提高手術質量。
在鼻內鏡下功能性開發手術中,手術配合與手術室護理干預主要是通過術前探視,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及醫療需求,明確護理方向與目標,從而為后期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8,9];通過心理干預,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因素對手術治療效果的影響;通過術前準備,保證手術開展的順利性;通過術中配合,提升手術操作效率,減輕患者不適感;通過病情觀察,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保障臨床治療效果;通過術后護理,為后期護理干預提供指導。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干預后心理狀況與參照組相比,顯著較好,這提示手術配合聯合手術室護理干預的實踐能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實驗組術后1、3、5d VAS 評分均低于參照組,這說明手術配合聯合手術室護理的開展可緩解患者術后疼痛。
綜上所述,在鼻內鏡下功能性鼻竇開放術治療中手術配合與手術室護理的應用,可改善患者患者心理狀況,減輕其術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