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婉婷
摘? 要:作為小學語文老師,課堂問題設計是一項基本功。不同的問題設計對于小學生的認知結構、思維層次具有不同的影響。教學實踐表明,階梯問題設計更有利于引導小學生進行深度學習。那么,要如何設計階梯問題?如何利用階梯問題將語文學習引向深入?筆者在此淺談一二,望與同仁們隔空教研,共同提高。
關鍵詞:設計階梯問題;深度學習;語文
一、設計階梯問題要關注不同維度的統整觀照
語文課堂的階梯問題設計要緊扣教材,圍繞單元導讀、教學內容、課后習題等研究“問法”,以學定“疑”,以學定教。語文教師要先認真研究教材,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首先知道要“教什么”,再來思考“怎么教”。為了達到分層設計問題的目標,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內容的課時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針對要解決的訓練點,有組織有計劃地設計課堂問題,讓學生能夠有層次、有梯度地思考。
例如,筆者在為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書戴嵩畫牛》這一課備課時,起先,筆者按照以往舊教材的備課思路,僅看這篇文言文本身和課后題,所設計的課堂階梯問題是:1.這篇文言文的生字詞你會讀了嗎?2.把這些生字詞送入文本,你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嗎?3.這些生字詞的意思你懂嗎?4.把這些生字詞送入文本,這篇文言文的意思你了解嗎?5.意思懂了,誰來講講這個故事?6.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若不關注單元語文要素,筆者所設計的階梯問題就只是引導學生依照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來了解大意,學習講故事和明白道理。這樣循規蹈矩地教授,預設的問題雖然有梯度,但是卻因為沒有把單元語文要素考慮在內而無法突破教學難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是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本單元側重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從不同角度展開想象,進入課文的情境,感受藝術的魅力,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在統整關照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本單元語文要素和學情之后,筆者對設計的階梯問題進行了調整。調整如下:1.解字讀詞,自讀自悟。請你把文章讀準讀通。2.借助注釋,請你梳理文章大意。3.把握人物,抓住詞句,請你圍繞牧童和杜處士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等方面展開想象,體會文學藝術之美。3.請你想象細節,轉換角色,和同桌一起入情入境講故事,體會文言文的妙趣。4.再讀文本,你得到了什么啟示?體會文言文的理趣。
關注不同維度的統整觀照所設計的階梯問題令教學在循序漸進地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也能讓學生的課堂生成更加豐富,同時能把對語文要素的教學落到課堂中,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訓練。語文課堂問題設計應該避免碎片化和缺乏指向性,階梯問題設計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語文課堂問題設計應該要圍繞課程標準,緊扣教材,結合單元語文要素、單元目標、課時目標、課后問題以及學情等多維度綜合考量、統整觀照,要有利于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目標,有利于在課堂學習中滲透單元語文要素。
二、設計階梯問題要關注不同梯度的靈活呈現
老師在備課時所設計的課堂問題應當遵循層層遞進的原則,圍繞從低到高、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的梯度來設計,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即時反應隨機應變調整課堂上拋出的導向問題。
在一次公開課活動中,一位老師執教的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口語交際:安慰》一課給人以層層深入,驚喜連連之感,這位老師的課就是遵循了階梯問題設計的原則,從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循序漸進地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下面就以這位老師的課為例。
師:(播放一段小男孩哭泣的錄音),你聽到了什么?
生:小男孩哭得很傷心!
師:現在你能安慰他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
生: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哭。
師:是啊,我們在安慰別人的時候要知道原因。(再次播放關于哭泣原因的錄音部分)現在你會怎么安慰他?
生1:我會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說,你下次走路的時候多留心地面,這樣就不會摔倒了。我以前也摔倒過,后來我發現是因為我的鞋子總是穿反,我把鞋子穿清楚了,就再也沒摔過。
生2:我會說不就是摔倒了嗎?沒必要哭。
師:你更喜歡誰的安慰?為什么?
生:我更喜歡生1的安慰。因為他的安慰更真誠,別人摔倒了會痛,心里已經不開心了。這個時候要溫和的安慰他。
師:是啊,那么生1在安慰別人的時候還有什么優點呢?
生:他還結合自己摔倒的經歷來安慰對方。
師:沒錯,在安慰別人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語調要真誠,還可以結合事例來安慰,將心比心。那么在安慰別人的時候,除了口頭語言的安慰,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呢?
生:還可以拍拍他,抱抱他,加上動作。
師:你真了不起。現在老師的朋友張老師來到了教室,張老師最近因為頭暈失眠不太開心,你要怎么安慰她呢?(張老師上場)
生:哇!張老師,讓我抱抱你,可以嗎?
張老師:哈哈哈,來來來,抱一下。
生:張老師,你要注意休息,像我媽媽一樣,晚上泡泡腳,喝點熱牛奶,你會睡個好覺的。
張老師:謝謝你的安慰。
師:咱們在安慰長輩的時候,要懂得禮貌地稱呼對方,提建議也是安慰別人的一個好方法。
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這位老師不斷根據學生口語交際的內容,靈活地捕捉與本課相關的交際要點,及時小結安慰的方法,并指引著學生在交際中明白安慰可以用話語和動作兩個方式,在安慰他人的時候還要關注安慰的對象,安慰的原因。在課堂上靈活應變的教育機智令課堂階梯問題的提出顯得水到渠成。而這富有梯度的問題設計也有助于引導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參考文獻:
[1]嚴華.誰執彩練當空舞——淺談語文課堂的問題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
[2]梁臣劍.問題是學生成長的階梯[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9(11).
本論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階梯問題設計引導小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立項編號為FJJKXB19-79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