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霞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合營中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全面性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因此人們對教育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高中時期是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提高的關鍵期。因此,教師必須制定符合學生的良好且科學、合理地教學策略來引導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思維。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等方面發揮自己的長處。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知識講解與演示,并與學生進行積極組織討論交流,以促進全面發展為目標設計出符合實際生活需要的課程內容,使課堂生動活潑起來,并且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
高中的學習任務相對來說比較重,教師工作任務也比較多,這就導致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比較少,甚至于有的學生整個學期幾乎與教師沒有溝通,教師對學生的情況沒有很了解,學生對教師很陌生。有時學生遇到一些問題缺不愿意主動找教師傾訴,缺少溝通和尋求幫助的意識。長此以往,學生長時間無人傾訴,教師也沒能夠及時發現這一問題,使得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甚至于威脅到了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嚴重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疾病。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高中班主任師德師風的建設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對進行教學管理有著一定的影響。相關的教育部門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問題在某些方面會對學生的課堂產生影響,例如教師的教學觀念過于保守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無法跟進教學的進步;教師思想道德覺悟和修養不正確可能會導致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不正確。很多教師還沒有完全的意識到自身的崗位職責,在與學生相處的時候沒有規范自身行為習慣,學生正處于自身行為和習慣的養成階段,在教師的影響下很容易學習不良的行為習慣,這對學生個人核心素養的就養成具有不利影響。而且當前很多教師過于物質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教學策略側重于提高學生的個人成績,并將成績轉化為自己的利益,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缺乏對于學生的教學熱情。這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十分不利。
想要進行有效的教學管理,作為一名班主任就需要真正了解每個學生的心中所想,才能夠把握住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其中,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如何與學生建立友好的溝通交流關系呢?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溝通方式上,很難達到統一[1]。這就需要教師來找對方法,逐步進行引導,例如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從日常行為的表現來看很難看出他的需求,這時候教師需要從學生的性格入手,先和這個學生談談喜歡的東西,愛好,和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日常生活中的趣事,以朋友的角度進行交流,不能給學生一種自己正在被老師談話的錯覺。另外,溝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溝通狀態,逐步深入談話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對自己敞開心扉,愿意和教師分享自己的困惑。然后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使學生逐漸相信自己。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良好的個人習慣等方面。這就要求教師注重學生在班級的主體地位,在班級管理的計劃中[2],教師需要確保制定的策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習主動性,才能夠逐漸使學生掌握和發展個體性。學生在班級中占據主體地位,教師的班級管理機制中才能夠發揮出其作用,班主任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班級事務,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在班級中可以找一些班干部,輪流對班級事務進行管理,使學生學習如何與人溝通交流,在合作中互相學習進步。通過接觸班級管理事務,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是進行新課改理念下的重要因素。是從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的一個階段性的轉變。
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以良好的行為作風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在學校面前,學生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做到愛崗敬業,嚴于律己,為學生們做一個良好的榜樣。每一天提前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打好提前仗,包括課程的規劃安排和個人狀態的調整,觀察學生學習情況,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老師,在業務上也不能夠放松,提前備課,做好充足準備。在課后,也要及時批改作業,并且課后反思,做好后續的作業輔導工作。無論課上還是課下,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感染學生。除此之外,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自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用自己的行為習慣影響學生,使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活作風。
高中階段學習壓力較大,有時候繁重的學習壓力會導致學生的心理方面出現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學生出現的學習壓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去面對更多的事情。無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基礎知識都很重要,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自我疏導的基本方法,能夠幫助班主任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為了保證心理健康教學的有效性[4],教師可以事先學習一些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內容,查找一些相關的案例,然后找一些適當的時間和同學們一同觀看教學版本,這樣就會起到一個教學備案的作用,并且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教師能夠輕松掌握課堂進度,逐步引導學生,并且擁有大量的時間去觀察學生們的狀態,與同學們之間交流觀看后的心得體會,使課堂效率發揮到最大化。無論何時何地,教師都應該保持相對穩定的情緒以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使其能夠感染學生,這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有著很大的幫助。當然,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理論教學和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溝通,教育模式的多樣化,也能夠促進學生很好的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成長。在了解學生近期狀態上,教師可以從學生家長入手,例如每個月進行一次家訪,教師通過和家長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生活狀態,并且對學生在學校的良好表現提出表揚,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充滿自信,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習和生活。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書信的方式與同學們之間溝通和交流。例如在班級的一角設置書信欄,教師每天去查看信件,學生們可以將最近的煩心事匿名寫到信件中,由教師回復的信件會在第二天放在回復欄中,這樣既解決了學生不敢主動和老師說話的問題,形式又新穎,極大的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且對教師的教學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作用。


總而言之,新課改下要求班主任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管理,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維護班級秩序,創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