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胃癌是目前對于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疾病,同時在癌癥類疾病中的發病率相對較高[1]。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張,藥物的研究也在持續更新,對于進展期胃癌的治療藥物也在不斷的更新并出現新型的藥物組合方案[2]。為研究多西紫杉醇加奧沙利鉑及5-氟尿嘧啶聯合化療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效果,特此選取40 例進展期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藥物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就醫的40 例進展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動態化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0 例。對照組男11 例,女9 例;年齡26~64 歲,平均年齡(46.9±7.4)歲;腺癌8 例,黏液腺癌5 例,低分化腺癌7 例。實驗組男10 例,女10 例;年齡27~68 歲,平均年齡(47.3±7.6)歲;腺癌6 例,黏液腺癌8 例,低分化腺癌6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化療方案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加奧沙利鉑及5-氟尿嘧啶聯合化療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方案如下。
在使用多西紫杉醇前1 d,患者需要開始口服地塞米松,服用16 mg/d,持續3 d。隨后,治療第1 天,患者進行多西紫杉醇靜脈滴注,劑量為75 mg/m2,滴注時間為1 h;同時采用85 mg/m2的奧沙利鉑進行靜脈滴注,并在開始治療的第1~5 天,為患者提供500 mg/m2的5-氟尿嘧啶進行持續靜脈滴注。每個治療周期為3 周,共持續治療4 個治療周期[3]。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統計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毒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①緩解:患者的相關腫瘤情況出現緩解改善效果;②有效:患者的腫瘤情況出現改善情況,但不明顯;③惡化:患者的腫瘤情況出現惡化情況。治療有效率=(緩解+有效)/總例數×100%。毒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血白細胞減少、脫發、血紅蛋白減少、肝腎功能輕度損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緩解3 例(15.0%),有效9 例(45.0%),惡化8 例(40.0%);對照組緩解1 例(5.0%),有效4 例(20.0%),惡化15 例(75.0%)。實驗組治療有效率60.0%高于對照組的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發生惡心嘔吐6 例(30.0%),血白細胞減少2 例(10.0%),脫發5 例(25.0%),血紅蛋白減少5 例(25.0%),肝腎功能輕度損害6 例(30.0%);對照組發生惡心嘔吐13例(65.0%),血白細胞減少8例(40.0%),脫發13 例(65.0%),血紅蛋白減少12 例(60.0%),肝腎功能輕度損害13 例(65.0%)。實驗組患者的惡心嘔吐、血白細胞減少、脫發、血紅蛋白減少、肝腎功能輕度損害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根據相關的臨床研究數據統計結果可知,目前我國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為胃癌[4]。且由于胃癌在早期難以進行確切診斷,因此導致絕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均為晚期,從而導致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手術時機。隨著近些年早期胃癌的發現率不斷提升,并且醫療技術及醫療水平也在不斷增長,但數據統計的胃癌生存率仍只有20%~30%[5]。對此,相關研究認為對于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通過化療對腫瘤進行控制。胃癌是一種對化療較為敏感的惡性腫瘤,因此需要針對其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從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夠逐漸獲得穩定,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限,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6]。
較多臨床資料顯示,胃癌也屬于我國臨床醫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之一,進行早期診斷較為困難,故經過確診后一般為胃癌晚期,同時也失去了最佳的手術治療機會,導致患者的病情恢復較為緩慢,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臨床醫學的而不斷進步,針對早期胃癌的發生率逐漸的提升,而面對進展期胃癌,也在不斷的研究較佳的藥物進行治療,從而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預后價值。[4-6]
5-氟尿嘧啶在臨床早期治療中,一直都是臨床治療消化道腫瘤的核心藥物,根據有關資料也顯示,隨著藥物研究的不斷發展以及變化,5-氟尿嘧啶逐漸被其他藥物所替代。多西紫杉醇屬于一種半合成的紫杉烷類抗腫瘤化療的藥物,具有較為強大的細胞毒性,在治療期間還能夠有效促進微管蛋白聚合以及抑制微管蛋白解聚等作用,從而形成較為穩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還能夠抑制患者腫瘤細胞的分裂以及增值的效果,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7]。奧沙利鉑屬于第三代鉑類化療的藥物,主要是以DNA 為靶作用部位,還能夠對進展期胃癌或轉移性胃癌活性更高,且消化道反應以及腎毒性、耳毒性等均較低,與其他藥物進行治療能夠存在一定的協同作用,相輔相成。
上述三種藥物進行結合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微管蛋白裝配成較為穩定的微管,并使其能夠進行解聚,還能夠有效使得游離微管蛋白的數量能夠不斷的減少[8],進而達到一定抑制細胞分裂以及增值的目的。另外多西紫杉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進行結合治療,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能夠起到相應的抗癌機制的效果,破壞DNA 功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夠逐漸趨于穩定效果[9]。因此臨床針對進展期胃癌疾病逐漸選擇多西紫杉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等三種藥物聯合治療,在患者疾病控制的情況下,以期能夠使得患者的病情穩定,生存期限延長,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逐漸獲得改善效果,穩定患者病情,為患者后續的治療以及預后奠定較佳的基礎性。使得進展期胃癌疾病的治愈或疾病控制逐漸獲得有效的改善,進一步提升我國人口的質量問題,使得患者的預后能夠不斷的進行提升,最終達到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有效率60.0%高于對照組的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多西紫杉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進行結合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實驗組患者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治療期間,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并不較多,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全有效,進一步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夠在無干擾情況下繼續接受治療,使得患者的病情逐漸獲得有效穩定等[10],最終達到治療患者病情的目的。故在對于進展期胃癌的治療當中,多西紫杉醇在任何一種化療方案中均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且多西紫杉醇具有較好的耐受性。根據本次實驗的數據結果顯示,針對實驗組患者使用三種藥物聯合化療治療的整體效果十分良好,顯著優于常規的化療方案。
因此多西紫杉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進行治療進展期胃癌疾病,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癥狀,提升患者臨床效果,還可逐漸使得患者病情獲得有效穩定,減輕患者所承受的痛苦等,同時還能夠有效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安撫患者的情緒,使得患者正視自身的疾病,從而逐漸提升患者的求生欲以及依從性,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對患者后續的預后也能夠奠定較佳的基礎性。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限,逐漸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數據較少,雖然能夠說明多西紫杉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結合治療進展期胃癌疾病的有效性,但是依舊需要不斷選擇大量臨床資料進行更為確切的研究、分析。
綜上所述,針對進展期胃癌患者實施多西紫杉醇加奧沙利鉑及5-氟尿嘧啶聯合化療效果顯著,治療期間安全有效,可以對毒副反應進行有效的控制,使得臨床癥狀獲得改善,進一步推廣以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