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
精神分裂癥急性期常出現在患者的發病初期,多數患者存在躁動和行為怪異、激越等異常表現,給予患者及時使用有效且安全的藥物治療,可以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控制與改善[1]。目前,能夠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藥物諸多,且精神疾病類治療藥物不斷被研制和廣泛應用,所以臨床治療時的選擇較多,但不同的藥物對患者的病情治療和預后改善作用不同。本次研究探討急性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單純奧氮平及其聯合利培酮的療效、安全性?,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70 例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58 歲,平均年齡(38.6±7.1)歲;男20 例,女15 例;病程8 個月~18 年,平均病程(8.5±3.3)年。觀察組患者年齡21~59 歲,平均年齡(38.5±6.9)歲;男21 例,女14 例;病程9 個月~17 年,平均病程(8.7±3.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呔稀毒裾系K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 版)》[2]中的精神分裂癥急性期診斷標準,語言功能正常,臨床資料完善,家屬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重大臟器器質性病變和過敏體質、對研究中使用的藥物過敏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奧氮平(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688,規格:5 mg×14 片)治療,5~10 mg/次,1 次/d,注意使用劑量在10~20 mg/d。
1.2.2 觀察組 患者采用奧氮平聯合利培酮治療。奧氮平的用法用量和對照組相同,利培酮片(江蘇恩華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159,規格:1 mg×10 片×2 板)1~2 mg/次,1 次/d,隔日增加用藥量,增幅1~2 mg/d。
1.3 觀察指標 持續用藥12 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 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判定標準
1.4.1 PANSS 評分 采用PANSS 評分評價患者的精神分裂癥狀:該量表中包括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病理這3 方面內容,共計33 個條目,每個條目都采用7 級評分法,總分值231 分,得分高表示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病理嚴重。
1.4.2 不良反應 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價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包括活動減退、嗜睡、肝功能異常、肌強直、震顫、靜坐不能、口干、便秘、體重增加。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以及一般病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 周后,兩組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以及一般病理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 周后,兩組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以及一般病理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活動減退、嗜睡、肌強直、震顫、靜坐不能、口干與便秘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肝功能異常、體重增加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 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n(%)]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精神疾病類型,常見患者的病情反復發作,且病情持續發展會導致患者的社交功能缺損或者精神活動出現持續衰退的問題。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表現為精神運動性興奮且妄想、行為紊亂沖動等,容易對患者自身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給家庭也帶來較大的壓力和負擔。
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治療時,主要是給予鎮靜、控制興奮躁動和抗幻覺妄想效果顯著的藥物,而近年可以選擇的藥物諸多,但都有著不同的療效。本次研究選擇利培酮和奧氮平這兩種常用的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8 周后,兩組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以及一般病理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 周后,兩組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以及一般病理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奧氮平聯合利培酮治療急性期精神分裂癥的起效時間比單純利培酮快,但持續治療12 周后顯示兩種用藥方案的效果無顯著差異。兩組患者活動減退、嗜睡、肌強直、震顫、靜坐不能、口干與便秘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肝功能異常、體重增加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時,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多種不良反應,聯合利培酮后可以減少肝功能異常以及體重增加的發生。
奧氮平是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使用后可以和人體內的多巴胺受體及α-腎上腺素以及5-羥色胺受體結合,起到降低中腦邊緣系統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活性及其興奮度的作用,通過此機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陽性及陰性癥狀起到減輕作用[3-5]。但近年多個研究發現,奧氮平會對人體代謝系統造成影響,比如史利利[6]指出其會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體內的糖代謝和血脂代謝造成影響,并會對人的中樞神經α1受體以及H1受體、M 受體造成拮抗,患者會因此發生食欲增加和嗜睡的問題。利培酮是一種苯并異噁唑衍生物,具有極佳的抗精神病效果,其可以和人體內多巴胺D2受體、5-羥色胺2 受體結合,所以能夠顯著減輕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陽性癥狀,同時其能夠拮抗中樞系統多巴胺受體、5-羥色胺受體,因此對患者的陰性癥狀起到改善作用。Tina Meller 等[7]指出利培酮不會對人體內的組胺H1受體、膽堿能受體造成較大影響,所以不會對人體內的血糖血脂代謝造成相應的影響。且杭榮華等[8]指出奧氮平和利培酮的聯用可以減少奧氮平的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執行功能。本次研究結果與上述多個研究結果差異不大。
綜上所述,利培酮與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均可起到治療效果,但兩藥聯用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快速控制,也能減少肝功能異常和體重增加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