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毅
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良好契機,當下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已使其成為新興的對外貿易形勢。為順應市場趨勢,我國許多中小貿易企業也紛紛加入電商行業,為企業發展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但不可忽視的是,跨境電商同樣給企業帶來挑戰與風險。現如今,我國跨境電商貿易的發展漸入黃金期,跨境貿易呈現普及化和常態化趨勢。在這種背景下,中小企業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勢必要積極探索跨境電商的相關應用,迎接挑戰,把握機遇。
關鍵詞:中小企業;跨境電商;挑戰;機遇
一、中小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面臨的挑戰
1.應用具有局限性
跨境電商的發展藍圖吸引眾多中小外貿企業紛紛加入其中,然而部分企業缺乏對跨境電商的全面認識和靈活運用,導致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一些困境。第一,對跨境電商存在認識偏差。部分企業簡單地將跨境電商理解為產品從線下遷移到線上的跨境貿易,但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局限的,將限制跨境電商這一經營模式的深度應用。第二,營銷觀念落后。部分企業仍然沿襲傳統的營銷理念,將獲客渠道局限在參展、人脈營銷和B2B經營,忽視了現代營銷中強調的互動營銷,如通過投放廣告、加強調研等方式對客戶群體進行精準定位來實現產品優化與改進。以國內中小外貿企業的經營現狀看,大部分企業的市場分析能力較弱,而且后期營銷環節也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
2.同質化嚴重,缺乏品牌效應
眾多中小外貿企業加入跨境電商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準入門檻較低。由于行業競爭激烈,進入跨境電商貿易行業的新企業往往傾向于低價滲透的銷售策略而忽視品牌形象的樹立,缺乏創新意識。就目前產品市場看,我國出口產品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此類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極易引發同質化產品的低價競爭。
3.物流影響性較大
物流作為跨境電商交易中的重要環節,其運輸速度和運送質量將對用戶的消費體驗產生直接影響。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的物流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配送時間長且不穩定。相比于境內物流配送,跨境物流會受到運輸線路、海關通關等復雜問題,導致配送時長往往需要7~90天的時間,這對境外消費者而言是極大的耐心考驗,這也是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因素。第二,全程追蹤成難題。盡管我國境內已建立較為完善的物流跟蹤定位系統,但是包裹一旦出境,就難以及時更新物流信息;而且跨境物流途中需要多次轉運攬收,極易造成包裹丟失。第三,退換貨受限。跨境商品一旦發生退貨,需要長時間的運輸時間和較昂貴的運輸成本,而這些費用很可能覆蓋了商品本身的價值,這也使得部分潛在消費者望而卻步。
二、中小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應對之策
1.強化跨境電商應用意識
中小外貿企業加入跨境電商行業時,首先要強化自身的銷售意識,打破傳統營銷理念,加強互聯網經營與市場營銷相融合的現代營銷理念。為此,企業既要加大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也要充分挖掘跨境電商的應用層面,同時加強市場調研工作,結合大數據技術精準定位客戶群,從而開發個性化產品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2.注重產品品牌塑造及創新
中小外貿企業在開展跨境電商貿易過程中要實現產品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不斷提升產品質量鞏固自身的競爭優勢。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跨境電商行業中,產品創新必然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具體而言,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質量檢測標準如CE認證、EMC認證等進行產品生產活動,充分依托跨境電商平臺,加強信息化網站或系統建設,實施有效的營銷管理,盡可能擺脫市場同質化的桎梏,打造獨特的跨境貿易品牌,形成持久的市場競爭力。
3.探索跨境物流新模式
為更好解決跨境包裹的物流信息跟蹤問題,國內物流企業可通過海外并購、委托代理、合作經營等方式與國外物流企業積極開展合作,引入系統對接、云技術及GPRS衛星定位技術等等先進技術,實現境內外物流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信息共享,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查詢的優質服務。同時,國內企業也要秉著“走出去”的發展理念,加快海外倉儲建立,讓海外消費者能夠進行跨境小額貿易,切實享受到跨境電商貿易的高速、安全、便捷的投遞服務,進而促進我國中小外貿企業跨境電商服務的可持續性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良好契機,我國跨境電商貿易的發展漸入黃金期,跨境貿易呈現普及化和常態化趨勢。在這種背景下,中小企業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勢必要積極探索跨境電商的相關應用,迎接挑戰,把握機遇。針對以往中小企業在跨境電商中存在的應用意識薄弱、品牌效應不足和物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筆者建議要加強跨境電商應用、注重品牌建設,并在物流模式上推陳出新。
參考文獻:
[1]祖祎.傳統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的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2021(04):73-74.
[2]白麗.中小外貿企業跨境電商運營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商論,2021(05):32-34.
[3]龐東升.中小企業跨境電商出口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辦公自動化,2021,26(03):3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