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諾婧 汪寧
摘?要:在當今經濟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發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幸運的是倪傳婧的插畫作品在此背景下脫穎而出,在變幻無窮的世界中有其視覺構成的規律可循。本文從構圖、造型、色彩、用線等視覺語言的角度出發論述了倪傳婧筆下,不同的插畫作品中所體現的不同形態的設計語言和所表達出的文化和特色,針對倪傳婧插畫作品的分析去探究其插畫成功的重要原因,為新時代插畫創作者探索更加具有內涵的發展方向并引發相應思考。
關鍵詞:倪傳婧;視覺語言;形態;中國元素
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20)02-0022-03
倪傳婧,英文名Victo Nagi,知名插畫師,2014年,年僅25歲的她登上美國福布斯“30 Under”30(30及30歲以下)藝術榜榜單上最年輕的得主之一。作品領域涉及商業雜志宣傳、廣告設計、影視海報、書籍封面等,2017年受邀為美國大熱奇幻劇《權利的游戲》最終季作畫。倪傳婧出生于廣東,在香港長大,高中畢業后就讀于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插畫系。在大量中西文化、經濟、政治的差異沖擊下,并不是美術生出身的她用更廣闊的眼界和精藝的形態語言表達并汲取著東西方文化的營養,將其兩者融會貫通,將東西方文化和藝術傳統交融在一起,達到了嘆為觀止的境界。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執著,通過一系列優秀的作品證實了自己的實力,彰顯了自己的藝術才華。倪傳婧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藝術風味和文化特質已逐漸升華為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和視覺語言。
一、視覺語言的應用
視覺語言主要由構圖、造型、用線、色彩四大部分組成。藝術作品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抑或是建筑作品等,從開端就離不開視覺語言,視覺語言的應用會直接影響到一幅作品的成功與否。畫者從創作作品起始就在腦中勾勒出作品大致的內容和最能直抒胸臆的視覺語言。
(一)構圖
倪傳婧在網絡社交平臺上透露道“一個好的作品的基礎是構圖(Composition)和灰階(Contrast),沒有打好基礎的話,在上面覆蓋再華麗的顏色和線條,畫面還是會崩塌的”。構圖和灰階是畫面跟大腦溝通背后的主力,它們構造了閱讀畫面的路線圖,讓我們可以快速識別其中的形狀和規律。構圖和灰階解放了顏色,讓不以常規自由自在的用色也能通俗易懂。
(二)色彩
作為插畫藝術中最具有表現張力的視覺語言之一的色彩,可最直截了當地表現畫面氣氛。倪傳婧的插畫作品中色彩特別又豐盈:一方面,其色彩以表意為主,并不強調自然顏色的原始度,并拉伸裝飾的效果;另一方面,色彩視覺感受是重點,用色大膽與飽滿。其中,依據主體來敲定作品基調,隨之摸索出符合新時代特征的插畫色彩表現語言。其近期為Apple春節年畫而創作的作品《時光流逝(Timelaspe-1)》,與早期的作品相比,倪傳婧對色彩的把握更加嫻熟,并與新時代與時俱進創造出新特征。
(三)造型
造型更多是由線線成面,畫者在筆下生輝,有直線型和曲線型。直線型可以傳達出力量、踏實、穩重、厚實的視覺感受;曲線型可以傳達柔軟、自由、優雅、親近、有活力的視覺感受。更有特殊材料或不同的技法立體型面,富于變化,造型百變,富有創意和哲理性[1]。
(四)線條
藝術家克利曾說過他要帶著一根線去散步,這充分說明了線的本質是運動,具有時間性。在線的運動軌跡下,進行反復排列的操作,可以賦予其節奏性。線有著多樣性且豐富并變化無窮,富有張力的形態特征可以游離在畫面空間中。
中國傳統工筆畫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以線表達語言是中國畫的主要特點,也是工筆畫的主要構成之一,線在畫面空間上的使用可以帶領觀者進入創作者的思想維度中。出生東方的倪傳婧受到中國傳統工筆畫的熏陶,其對傳統工筆畫法進行了改良并運用到插畫作品中,以“線”來鍛造作品中的“型”,物象的形體結構和空間關系又通過線形態特征的運用來表現。
倪傳婧的插畫作品中運用彩色來勾勒線條,并多以深色表達輪廓,有時使用白色和黑色,這是倪傳婧眾多作品中的一個共同特征。以至于觀者欣賞作品時有一種舒適的感官體驗。倪傳婧那幅《但愿人長久》中,最重要的表現形態為線。頭發的曲線運用富有靈動和柔美的形態特征,賦予了畫面空間中女子頭發一種溫柔平和的視覺力量。畫面空間中女子頭發的粗線條擁有分量感,屢屢發絲和月球的細線條具有輕盈感和裝飾性,其中,月球上的線條不僅只起到裝飾作用,其與整幅畫面空間的線條成為一個呼應,傳遞給觀者具有生命力的感官反應。
插畫作品《但愿人長久》中的內容表達有著極強的中國味道。貢布里希在《秩序感》一書中說道:“有一種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現在所有設計風格中,而且,我們相信它的根在人類的生物遺傳之中[2]。作品中女子整齊又不失柔美的頭發以及衣服上圖案的排列組合就是其秩序感的表現,不僅在畫面空間中相互呼應,形成統一,并帶給觀者有韻律的、有生命氣息的視覺感受,扣入主題,生長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故事表達融入之精髓,此插畫美的讓人心生溫暖。
二、倪傳婧插畫設計中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藝術是文化的載體,任何民族的藝術特征都根植于一定環境下人類群體的歷史、生活、文化系統中,并集中體現著哲學思維。東西方繪畫由于各自的哲學與美學理念的不同,因此呈現出明顯的特征差異[3]。
倪傳婧插畫作品的色彩綜合了敦煌壁畫和浮世繪色彩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在其作品《一只受傷的仙鶴》中就可以看出,其運用了西方抽象與裝飾的色彩語言,從而作品中用色細致并淡雅,活潑又不失穩重,現代又不丟傳統,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中國味道。整幅畫面色彩運用了頗有中國風純度不高的墨綠和黃,以及些許紅色,這種規整色彩邊界的手法和低純度的色彩搭配以及深色輪廓線來分割畫面,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緩解了對比色彩下互相撞擊的沖擊感。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符號,其在時間的穿梭中承載著一代又一代的悠久歷史,并在不同角度下反映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倪傳婧在其插畫作品中便植入了中國傳統元素,即以敦煌壁畫中千手觀音作為創作主題。集合觀音、蓮花、蓮蓬等元素來做基調,將獨特的民族魅力染進作品中,東方傳統文化的內涵從而流露出來,在現代審美觀念下加入傳統元素,具有強烈的民族親和力。其中有一幅插畫作品中的男性人物是以西方人特征來刻畫,身后的黑色豹子又是一個權利的象征,這其中的隱喻和文化元素巧妙地結合起來,擦出中西方文化的火花,使得作品更加光彩奪目和生機勃勃,獨特的創作風格隨之生成。在特定傳播程度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在倪傳婧的作品中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作為獨特的文化載體而生存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其極為廣泛的內涵是經數千年時代變遷和傳承而形成的,具有獨樹一幟的地域性、時代性、藝術性,這也是最為顯著的特點。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經歷了長期歷史積淀并凝聚后形成了中國傳統節日,節日種類和形式多姿多彩,具有深刻含義并淳樸濃重,承載著中華人民的獨特情感,倪傳婧在其插畫作品《時光流逝(Timelaspe-3)》中就深刻表達了對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應用。用中國結、放鞭炮、貼福字、包餃子、走街串巷等傳統節日中特有的元素去營造一種喜氣洋洋過大年、其樂融融的過年氛圍,充滿了對新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其作品中的中國結突破了原來單板的造型和色彩,用更加大膽并富有趣味性的表現手法使畫面更具閱讀趣味,畫面整體色調對比和諧統一,畫面中卡通化的人物造型不同于傳統的構圖角度,有著統一而有性格的陰影設計,倪傳婧采用既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又用大膽的西方思維去構想,使得作品不失現代設計感。
三、現代插畫設計的啟示
誕生和發展一種藝術,會留下其起源與生長的痕跡,其藝術生命力也會綿延不絕。傳統文化元素的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象征意義深遠悠長,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意蘊也隨之蔓延開來。在插畫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不僅僅只是簡單隨意地對傳統文化元素直接應用或者轉接,而需學習掌握主題的理解、內涵簡化、元素提煉以及風格創新。改變創作手法和色彩,產生新的視覺效果和用戶體驗,并應具有大局意識去做一些大膽夸張或者不可能的設想,生成新的設計元素,在此基礎上,可相對有效地規避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下現代大眾審美所表現出的違和感。藝術無國界,在當下多元的時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與碰撞,對于全球讀者而言,可以更多地了解到不同國家文化的魅力和璀璨,又可以用更為廣闊深遠的眼界去包容整個世界。東方優秀的文化底蘊與西方藝術精華結合,傳統與創新的碰撞,可以使創造者找到新的突破點和時代特征,倪傳婧的作品恰恰詮釋了這一點。
四、結?語
在現如今人們審美水平和知識眼界日益提高的節奏下,倪傳婧在插畫作品中運用視覺語言和中西方文化融合和借鑒,為觀者設計出一幅又一幅絕美的視覺盛宴,無論是《一只受箭傷的仙鶴》《但愿人長久》《時光流逝(Timelaspe)》等一系列上文所具體分析的,還是沒有分析的其他作品,無論是視覺還是畫面內涵,都帶給觀者豐富而飽滿的聯想和感悟。
從倪傳婧的插畫作品中不難看出其作品帶有夸張、意外和神秘的色彩。從視覺語言角度看倪傳婧的插畫作品,倪傳婧插畫作品的成功不僅在于其扎實的技藝功底和能夠塑造畫面空間調性的能力,更多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下的中國工筆畫和特有色彩與西方藝術精華理念的碰撞與融合,恰當并大膽地運用文化元素使其作品成功邁出世界。
參考文獻:
[1]?張婷婷.點線面在平面造型中的形態語言解讀[D].武漢紡織大學,2017.
[2]?(英)EH.貢布里希著.楊思梁,徐一維,范景中譯.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5.
[3]?劉春靜.西方繪畫中的東方元素 [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4]?黃盧健.平面構成[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3.
[5]?鄭惠芝,羅曉歡.東方韻味與西式技藝的碰撞與融合:淺析倪傳婧插畫藝術[J].設計藝術研究,2018(8).
[6]?畢波.繪畫作品中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的分析:點線面在繪畫作品中的運用[J].書畫世界,2018(8).
[7]?李遇忻.“中國風”在插畫設計中的創新應用:以倪傳婧插畫為例[J].西部皮革,2019(4).
[8]?陳瀾.插圖的世界[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