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中國企業第二次面臨如此重要的大考,第一次是在2008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中國企業的責任感和公益心一下子被激發出來,捐款捐物,深入災區積極進行緊急救援,之后又持續不斷地參與災后重建。中國企業的公益理念和實踐都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禮,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也正是因為如此,2008年被稱為中國公益的元年。
時隔12年之后,中國企業又臨大考。疫情的突發和擴散,為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CSR)再次帶來挑戰。
在這期間,以大愛之心投入到抗疫大戰中的中國企業難以計數。中國企業以更加理性的公益行動,在援助過程中表現出的經濟技術和資源調配能力,以及創新精神,還有對利益相關方的關懷,都令人印象深刻。
提起12年前汶川大地震后的公益行動,或許很多人都還能記起一些片段。
比如有知名房地產公司因為被認為捐款數額偏少而飽受批評,以至于不得不追加捐款才使輿論平息;也有某飲料企業因捐款1億元而獲得一片贊譽,產品的品牌影響力隨之大漲。
在地震之后全社會開展援助的最初階段,民眾還很看重企業的捐款數額,有人曾對捐款數額大小排列過座次。
但災難援助最終還是要看實際效果。在那次救災中,三一重工的現金捐款并不算太多,但他們是最早進入災區的民營企業,而且是開著挖掘機、汽車起重機等救援必需的重要設備一路前往。很顯然,這些設備在救援中所發揮的價值,是難以用金錢來計量的。
12年后的今天,全社會對企業公益行動的評價更為理性。
人們都已經意識到,捐款數量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在此次對湖北疫區的援助行動中,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對于企業捐款數額的過度關注和簡單化比較。在公布出來的某個社會捐贈清單中,某機構給武漢疫區捐贈若干噸大白菜赫然在列,這并沒有引起網民的恥笑,而不乏理解尊重之聲。
一切救援行動要看效果,只要是疫區人民急需的,為他們及時送達就是最好的援助。
于是,企業就沒有了捐款額數字攀比的煩擾,而可以專心思考如何基于疫區人民的需求,發揮自己的優勢資源和專業能力,從而以更高的效率去實現救援效果的最優化。
輸出專業能力開展援助,永遠是災難救援的重中之重。無論是2008年的汶川救災,還是這一次湖北抗疫,都是如此。
相比汶川大地震,此次疫情救援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
就以援助對象而言,除了那些不幸被感染的病人之外,還有很多因封城而日常生活受影響的武漢市民,以及雖然不在重疫區,但需要掌握相關健康知識和疫情真相,以避免感染、避免恐慌的全國民眾。對于這三類不同的群體,很多企業都以各自的專業技能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援助和服務。
對于被感染的病人,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讓他們及時入院治療。但湖北的醫務人員和醫療床位都有限,于是就有了各地醫療隊員馳援武漢,就有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
寫下請戰書到湖北參戰、奮戰在疫情斗爭最危險處的醫療隊員自不必說,中建三局的7 000余名建設者從1月25日起在工地上開始施工,青年突擊隊制定了“小時制”作戰地圖,搭建了工程“大數據”,采取24小時輪班作業,很多人不眠不休備戰在施工一線。
2月1日,火神山醫院項目場地基礎施工全部完成。僅僅10天時間,建設者們就在一片空地上造出了一所建筑面積34 000平米、擁有1 000張床位的醫院。
為了保障疫區人民的生活所需,武漢本地的商貿企業自覺承擔起保障商品供應的責任。
鄂武商集團所屬的購物中心于1月23日起陸續暫停營業,但75家超市門店正常營業。公司落實責任制,成立保供應小組,特殊商品實行日報制度,并做到“六個保證”:保證重點商品儲備、保證商品物價穩定、保證門店正常營業、保證購物場所安全、保證商品正常儲運、保證人員安全及穩定。公司還承諾:糧油、肉、蛋、奶、冷凍食品等民生商品保供應不漲價。
中百集團加強農產品、民生商品、消毒滅菌商品的供應工作,加大中百大廚房鮮食產品的生產和訂貨。儲備蔬菜1 600噸、水果3 600噸、肉類1 500噸、雞蛋33萬公斤。增強物流運力,物流員工輪班執守,確保門店不斷貨、不脫銷,切實保障市場充足供應和物價平穩。
阿里巴巴的天貓超市和在武漢的18家盒馬鮮生對外聲明不停業、不漲價、貨架不空;餓了么外賣配送費不漲,外賣不停,讓盡可能多的武漢市民不出門吃上熱飯。
值得一提的是,在為湖北疫區人民輸送醫療物資和生活用品方面,順豐、菜鳥、京東等物流企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1月24日,天貓超市聯合菜鳥、順豐正式上線位于浙江嘉興的全國口罩應急“心臟倉”,所有進倉的補貨口罩不用進入分省市地域倉再發出,可以直達到各城市消費者手中。1月25日,京東物流啟動應急方案,開通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的特別通道,將各類物資盡快送達武漢。
而對于湖北之外更廣大范圍的民眾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加強自我防護、避免感染,以及及時了解疫情信息避免恐慌。在這方面,一些高科技公司大顯身手,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開發出了一些極為實用的防疫“神器”。
疫情發生之后,App及時上線“遷徙地圖”和“發熱門診”兩大功能,用戶可以實時了解疫情的進展,掌握春節期間人口遷移的動態,如果身體不適,或者有發熱的情況,可以及時搜索發熱門診地址,及時進行治療防御。
由百度研發團隊提供的多人體溫檢測技術也已應用在北京海淀區清河火車站,這個系統基于多人臉檢測及跟蹤等技術,解決了戴口罩戴帽子等人臉信息缺失難點,實現了非接觸式的多人體溫快速篩選。該系統能夠對單通道200人級別的單波次旅客進行實時的快速檢測,溫度測量精度高達±0.2℃,極大地提高了客運區域多人體溫檢測效率,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
1月30日,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動出行服務產品航旅縱橫緊急上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同航班自動通知系統”。如有同航班的旅客確診感染病毒,航旅縱橫將實時推送提醒信息,及時應對。
非常時期總是會有一些錯誤信息甚至謠言四處傳播,比如吸煙者不會感染、雙黃蓮能抑制病毒等。很多媒體機構,包括一些自媒體,及時提供準確的疫情信息服務,讓人們了解真相,不為謠言所惑。
在人們減少外出的情況下,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如在線問診、線上教育等趁勢而起,的確也在這個特殊的階段滿足了一部分市場需求,但這些商業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還需要在疫情結束社會恢復正常狀態之后接受檢驗。
與汶川地震相比,此次疫情的另外一個重要區別在于,疫情的負面影響已經遠不止于疫區之內,而是波及到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為了杜絕傳染,人們不得不盡可能閉門不出。僅此一點,就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客流銳減、消費大降、再加上普遍延遲復工,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對餐飲、旅游、娛樂等行業來說,壓力更是沉重。
即便是你實力強大,暫時并沒有感受到什么壓力,但很有可能你的某個供應鏈伙伴正面臨困境。如果任這種狀況持續,那么遲早有一天供應鏈伙伴的困境會傳導給你。
因此,一些有遠見的企業,主動采取措施為自己的利益相關方減負。萬達商管集團1月28日宣布對全國各地所有萬達廣場的商戶,從1月24日至2月25日內的租金及物業費全免。還有很多企業紛紛出臺相應措施,保利商業、華潤置地、招商蛇口、銀泰集團、龍湖集團、富力集團等也都實施了類似的租金減免計劃。
員工是企業必須重點保護的另一個重要的利益相關方。為了保障員工的健康,很多企業都采取了必要措施。比如暫停員工去武漢出差,兩周內去過湖北,或者是回湖北探親,甚至是在湖北中轉過的員工,可以在家辦公,直到平安度過14天的醫學觀察期。阿里巴巴對原定返鄉探親后來又取消計劃的武漢籍員工,一次性給予10 000元的額外補貼。
這些都是很好的員工關愛措施,但企業管理者眼下應該思考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復工之后,如何確保員工及作業場所的安全?如何控制風險,將疫情的不確定性對業務的影響降至最低?萬一工作場所出現疫情,當采取何種措施有效應對?
在這場還未結束的社會責任集體大考中,中國企業已經表現出了比以往更加強大的專業技術、資源調配和創新能力,以及對利益相關方的深切關懷。
疫情總會過去,相信我們不久就會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這場戰役結束之后,我們肯定不希望類似的疫情再一次發生,但我們應當為它的再一次發生做好準備,這是包括企業在內的全社會不容回避的重大責任。
在抗擊疫情的這段時期,比爾·蓋茨幾年前的一次名為《為下次傳染病作好準備》的TED演講在微信里流傳。
在演講中,比爾·蓋茨說:“我們的準備不足,可能會導致下一場疫情,比埃博拉病毒的危害更嚴重。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很好的反應系統,我們可以利用所有發展至今的科技。這非常重要,刻不容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