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營改增”政策實施,提升項目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資金集中度,緩解施工企業存貸雙高的資金局面,在施工企業集團公司層面項目物資集采資金運作上采取集中統籌的方式。
一、集采資金實施集中統籌的方式
(一)實施方案的范圍和目的
具有一定資金能力的在建項目,充分利用企業短期商業信用及銀行承兌信用期,降低資金成本及貸款規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及集中度。
(二)實施步驟
首先,梳理在建項目集采物資合同,變更合同簽訂人,由施工企業所屬物資公司與供貨商重新簽訂集采合同,增加使用銀行承兌支付方式、比例的相關條款;其次,由參建子分公司與集團物資公司簽訂物資采購合同,適度增設預付物資采購款的條款,子分公司參建單位同時向局指或代局指出具集采物資付款委托書;第三,明確相關付款時間及流程,項目根據物資發票及合同向物資公司付款;第四,物資公司將集采物資款項存入施工企業集團公司;第五,物資公司統籌安排集采物資付款方案,合理籌劃銀行承兌和利用短期商業信用額度,向供貨商付款,最大限度地沉淀機動資金存量;第六,施工企業集團做好存量資金的使用和籌劃,合理償還部分貸款,達成降低貸款額度,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效能的目標。
二、集采資金實施集中統籌的優點
(一)能有效促進項目資金的回流,提高資金集中度
充分利用了項目支付物資采購款的合理性,有效規避業主對項目建設資金監管,提高項目資金集中度。
(二)確保“三流一致”符合“營改增”制度要求
有效解決了當前直管、代局指項目物資集采業務中合同簽訂人、履約付款人、物資使用人和發票收取人之間混亂錯位的問題,使資金流、物流、發票流“三流一致”,符合“營改增”后的稅制要求。
(三)利于形成沉淀資金,降低貸款額度及資金成本
集采物資資金集中后,便于合理籌劃銀行承兌和利用短期商業信用額度,能最大限度地沉淀機動資金存量,當沉淀資金形成一定規模,可降低集團公司貸款規模,從而達到減少財務費用支出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的目的。
(四)有利于鞏固和提升物資公司市場地位,增強話語權及制定游戲規則的主導權
由于物資集采的集中集權,使原由項目主導的分散采購市場整合為以物資公司為主導的相對統一的采購市場,使物資公司統管的采購市場規模激增且相對穩定,為打入并占有一定市場份額,供貨商必須放下身段,從而提升了物資公司作為買方市場的主導地位,集采單價的制定及付款方式的選擇話語權增強。
三、實施物資集采資金集中支付產生的潛在問題
(一)在項目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易產生資金倒流問題
當出現業主資金不到位、項目表現較大虧損、項目施工過程中或收尾階段因變更、調差、索賠等批復滯后所引起的資金不到位情況,將使項目無力支付物資公司貨款,導致物資公司拖欠或墊付,形成資金倒流,從而發生相互“扯皮”問題。
(二)對項目資金的自我調劑和平衡產生影響
由于集采資金的相對集中,沉淀資金的使用主體發生轉移,使項目資金使用的自我調控和平衡能力下降,對現場資金的使用構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采購時機的選擇對項目效益影響很大
由于實施集中采購材料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必然存在如何把握采購最佳時機的問題,鋼材、水泥等主要材料的采購價格波動較大,采購的最佳時機稍縱即逝,對材料采購的成本價格影響非常大,如何解決好優質貨源以及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穩定的發展關系,只有妥善處理好這類合作關系,才能恢復不斷優化大宗建筑材料集中采購招標資源,有效提高項目效益。
(四)資金支付能否按時履約對企業信譽影響很大
企業采購信息化程度不高,溝通渠道不暢通,造成采購不及時和重復采購,資金支付不能按合同約定支付,市場出現拖延支付的現象,將造成起信譽度降低,打擊供應商熱情或損失優質供應商資源,為后續采購工作增加難度,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以及不必要的損失,更為嚴重的是給企業帶來經濟糾紛和司法訴訟問題,造成存貨增加,項目采購成本上升,不能有效提高企業資金運作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資集采資金統一支付對項目乃至集團公司整體資金的良性運轉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伴隨集采物資種類的擴增和實施項目范圍的擴大,對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提升,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益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胡麗萍,出生年月:1982-11,性別:女;民族:漢族; 籍貫:山西晉中;職稱:中級會計師;學歷: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