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剛
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發布的一個公報中,對2016年世界人口死亡原因做了排序,十大死亡原因里下呼吸道感染排第四位。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就是肺炎,發熱、呼吸急促、持久干咳等肺炎癥狀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除了積極治療,加強護理和飲食調養,可以促進康復。
肺炎患者要多休息,并保持居室清潔、安靜。每天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要注意,在開窗通風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受涼。
此外,還需要維持適合的室內溫度與濕度。通常情況下保持在18~20℃,相對濕度在65%左右,以防干燥空氣吸入氣管,導致痰液不容易咳出。可以在房間里面放置加濕器或者一盆水,以稀釋痰液,幫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如果肺炎患者高熱癥狀長時間無好轉,家屬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用50%的溫水酒精不斷擦拭患者的腹股溝、腋窩等大血管走行處,持續擦拭20分鐘左右,等待半個小時后測量患者體溫;還可以采用冷水袋敷患者前額的方式,降低其體溫。
如果采取物理降溫方法仍無法改善高熱癥狀,就要積極向醫務人員尋求幫助,進行藥物治療,防止因為高熱出汗過多導致虛脫。
高熱會導致人體唾液分泌明顯變少,使患者出現口腔炎以及口唇干裂等癥狀;老年患者因為唾液分泌減少,胃酸減少,牙齒間隙增大,所以口腔內很容易滋生細菌;經常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則極易產生耐藥菌,因此,肺炎患者進食前后均需要進行口腔護理。有能力的老年人應鼓勵其漱口或者刷牙,對于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應輕拭其口咽部,及時清除口咽部分泌物。
肺炎患者痰液比較多,應該想辦法將其咳出。對于臥床不起的患者,家屬應該勤給其翻身,以防止肺部淤血,同時幫助痰液咳出。癥狀嚴重的情況下,患者要與醫務人員進行溝通,采用霧化吸入等方式,促使分泌物能夠及時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兒童患上肺炎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狀態,家長應該及時清理其鼻子里面的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患兒通氣問題。
根據臨床治療情況來看,肺炎患者往往會出現酸堿平衡失衡,以及水、電解質失調癥狀,因此,家屬在準備患者的日常飲食時,要注意營養均衡,讓患者多食用含鐵類的食物,例如蛋黃以及動物的肝臟等,也可以多選擇奶制品、蝦皮等高鈣食物。此外,還應該選擇一些高蛋白質食物,例如雞蛋、豆制品、精瘦肉等物,以提升患者的身體機能。但要注意,高熱失水的患者應忌高蛋白飲食,因為食用蛋白質較多的話,會使排出的尿素增多,帶走較多的水分。
肺炎患者不要食用寒涼性的食物以及水果,以免損傷脾胃陽氣,使消化功能受到影響,不利病情恢復。此外,患者還應該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因為肺炎屬于急性熱病,本來就會消耗患者的正氣,此時患者臟腑功能不佳,消化功能較為低下,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容易加重腸胃負擔,不利于身體健康。
根據病證特點,也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食療。比如,痰稀白、咳嗽、不渴、舌淡者屬風寒閉肺型,適合蔥姜粥(取蔥白3根,生姜3片,粳米50克,以上共煮粥熱服);咳嗽痰黃稠、口渴、面赤唇紅、舌紅、尿黃者屬風熱閉肺型,適合魚腥草蘆根湯(取魚腥草、蘆根各30克,紅棗12克,以上加水煮30分鐘飲用);面色黃、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大便不調、舌淡者屬脾氣虛型,適合參棗粥(取黨參12克,紅棗15克,粳米50克,以上加水煮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