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黎
近日,趙奶奶剛做了白內障手術,術后看遠很清晰,但她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她發現鄰居張大爺在做了白內障手術后,居然不用戴眼鏡,而自己卻還得戴一副老花鏡,才能看書、看報、看手機。她很郁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難道手術失敗了?其實,趙奶奶的手術很成功,只是她選擇的是單焦點晶體,而張大爺選擇的是三焦點晶體。看到這您肯定要問,這其中有什么區別呢?請聽我慢慢講來。
白內障是晶狀體的混濁,而晶狀體是眼內屈光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是把光線聚焦到視網膜上。摘除白內障后,眼球內就喪失了晶體這一必不可少的結構,患者需要戴一千多度的遠視眼鏡才能看東西,而配戴無晶體眼鏡(框架式)及角膜接觸鏡又有很多缺點,所以最理想的方法是安裝人工晶體,使視力及視野恢復到正常。人工晶體不僅可以有效恢復患者視力,恢復其眼內解剖關系,同時也能夠有效避免前部玻璃體脫出。若前部玻璃體由腔內脫出到前房,并與虹膜或者是角膜組織粘連起來,就會對視網膜造成一定的牽拉。
目前人工晶體生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白內障手術植入人工晶體后,只要沒有眼底其他疾病,基本可以使用終身。現在,人工晶體的種類繁多,患者可結合自己的需求和經濟條件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晶體。如果患者沒有其他眼部疾病,幾百元一枚到上萬元一枚的人工晶體都能獲得滿意的術后視力。那其中的區別是什么呢?
幾百元和兩千元左右的晶體的區別是能不能折疊。白內障不太嚴重的患者,使用超聲乳化技術切口較小,就要選用折疊型人工晶體;白內障嚴重的患者,要用傳統的手術方法摘除,手術切口較大,就沒有必要選擇折疊型人工晶體。
兩千元左右和三千元左右晶體的區別在于是否球面。球面晶體由于會出現像差,在明亮處瞳孔較小影響不大,但在暗處,瞳孔散大時,看得就不夠清晰,尤其是會出現眩光,對夜間開車等造成影響,所以現在用得比較少;而非球面晶體就不存在像差,不受瞳孔大小的影響,夜間看燈光無明顯眩光現象。
七八千元的晶體和其他晶體的區別在于照顧了患者看遠和看近兩方面的需要。這里按照焦點的多少可分為3種——單焦點晶體、雙焦點晶體、三焦點晶體。單焦點晶體只能看近或看遠,術后需要佩戴眼鏡才能無障礙生活;雙焦點晶體可以看近、看遠,中間視力模糊;三焦點晶體可達到遠、中、近全程優視力,術后大多無需配鏡。所以,如果患者平常看書、看手機比較少,可以選擇無極變焦人工晶體;如果對看近要求高,可以選擇雙焦點和三焦點晶體;如果要同時滿足遠、中、近三個不同距離的視力需求,方便日常看報、看電腦、打麻將、做家務、戶外旅游等,那非三焦點人工晶體莫屬了!但是由于多焦晶體是將光線分成幾部分使用,每部分看到的物體都會偏暗,視敏度會比單焦晶體低;而且遠、中、近的影像同時聚焦,大腦要將不同距離的影像進行區分,裝了這種晶體需要有個學習的過程才能很好的掌握這個功能,否則將會引起視覺擾亂,無法看清,不適于原本視功能不良者或老年患者。
除了自身需求與經濟條件,在選擇晶體時,還要考量患者的眼睛條件。比如,如果想選擇多焦人工晶體,醫生就會對患者進行非常嚴格的檢查,需要角膜光學地形是非常好的,階相差、散光、球差等這些光學指標也都要正常。
總之,老年朋友如果出現視力下降,就要警惕白內障,及早就醫。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