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跌倒,是家中老年人最常出現的問題。老年人跌倒不僅影響個人身心健康,還會對家庭乃至社會造成巨大負擔。中國每年有2000萬老年人共計發生2500萬次跌倒,直接的醫療費用超過50億元人民幣。在長期照護機構,老年人跌倒更為普遍,每年65歲以上老人超過50%發生跌倒。
造成跌倒的原因有很多,肌肉力量的減弱、前庭功能的減退、本體感覺的減退、惡劣的周圍環境、視覺的減退等都會對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造成影響,進而引發意外跌倒的發生。但老年人跌倒的發生并非一種意外,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跌倒其實是可防可控的。
多鍛煉 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煉,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發生。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包括太極拳、散步等。有研究證明太極拳可以將跌倒的機會減少一半。
合理歸置物品 室內家具的擺放要合理,可將家中容易造成老人跌倒的物品合理歸置,把小孩的玩具收拾起來,避免對老人造成羈絆。更換光線較暗的燈,不能預留光線死角,將室內的光線調整柔和,避免出現閃爍。洗手間、樓梯以及走道里可以安裝一些扶手,方便老人起坐。保持地面干燥,盡量將地毯固定,對家中存在尖角的地方實施一些防護措施。
學會自救 老人要多學習一些自救的方法,如通過專業的咨詢,在出現摔倒時能夠進行一些必要的自救。
心理關心 從心理上關心老人,保持家庭和睦,給老年人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環境,避免老年人太大的情緒波動,幫助他們消除跌倒恐懼癥等心理障礙。老人也需要適當對自身的情緒進行控制,走路的過程中不能走得太快也不能走得過急,以免出現危險。
防跌倒教育 為了預防老人跌倒,降低社會和家庭的負擔,可以對老人實施健康教育,讓老人深入了解跌倒產生的后果以及影響。針對跌倒問題告訴老人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特別是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他們的平衡能力相對來說較差,步態方面不夠平穩,很容易跌倒,對這些老人進行防跌倒方面的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積極治療相關疾病 對老人患有的疾病需要積極進行治療,按醫囑正確服藥。此外,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盡量將藥物的使用劑量全面減少。了解藥物的副作用且注意用藥后的反應,用藥后動作宜緩慢,以預防跌倒的發生,必要情況下選擇合適的輔助工具。
穿著舒適 老人盡量穿一些舒適、寬松的服裝,鞋子也應以舒適為宜。日常生活中不要給老人穿拖鞋和高跟鞋,建議以軟底鞋為主,這樣方便老人的行走,也能夠對跌倒起到預防作用。
調整生活方式 盡量讓老人不要走樓梯臺階,如果不得已需要走樓梯臺階則應將動作放慢。走路過程中步態一定要保持輕盈,盡量緩慢的行走。同時,不能攜帶一些沉重的物品,不要去人多或者是過于潮濕的地方。乘坐交通工具的過程中更應該等車輛停穩后再上下,起身的過程中動作要放慢。
合理飲食 老人跌倒最大的損傷就是骨折,特別是患有骨質疏松的老人跌倒后出現骨折的概率更高。因此,老人要對自己的膳食加強營養,使得自身的飲食更加均衡,適當給身體中補充一定的維生素和鈣劑。
適當選擇代步工具 對于腿腳不靈活的老人而言,最好能夠選擇輔助工具,建議使用面積和長度較大的拐杖,方便行走,預防摔倒。
總之,老年人一旦發生跌倒,最嚴重后果是顱內出血、髖部骨折及由此而引發的嚴重并發癥,這將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給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負擔。所以,預防老年人跌倒,需要個人、家人及全社會的關心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