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榮
摘 要:營改增實施背景下,企業稅收相關制度發生一定變化。為保證企業效益最大化,需進行科學、合理的納稅籌劃與管理,合法范圍內最大限度減少納稅額。本文圍繞營改增條件下的納稅籌劃與管理展開一系列分析,提出了一些與納稅籌劃管理相關的拙見,以供企業相關人員借鑒、參考。
關鍵詞:營改增 ?納稅籌劃 ?管理
現如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時期,我國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企業納稅額出現了可調整空間,通過合理納稅籌劃與管理,可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納稅額,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基于此,本文對“營改增條件下的納稅籌劃與管理”展開深層次分析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營改增基本內容概述
所謂“營改增”,指的是原有營業稅更改為現如今推廣使用的增值稅。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最大優勢集中體現在避免了同一項目重復納稅,有助于市場營造良性競爭環境。故而,營改增的改革實施在推動市場服務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促進作用。營改增制度條件下,企業納稅人在年銷售額達標情況下,需向稅務機關申請資格認定,待稅務機關審核確定之后,會給企業認定相應資格。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避免重復納稅,極大限度降低了稅收負擔,對于企業而言,將有更多的資金用于產品生產與產品研發,進而有助于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二、合理利用減稅、免稅政策
營改增條件下,國家針對部分項目提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例如:營改增相關條例規定,企業在公益活動或者面向社會公眾提供無償應稅服務,可減免相應的增值稅。因此,企業在納稅籌劃時,有必要深入分析這一政策,充分利用這一政策,面向社會公眾提供一些公益性活動,一方面可以面向社會公眾宣傳企業文化和企業品牌,達到企業宣傳目的;另一方面企業通過公益性活動,可達到減少納稅額的目的,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為企業發展夯實基礎。另外,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企業可享受不同稅收優惠政策。因此,企業可以選擇不同地區投資不同行業,以此減少應納稅額。總之,營改增制度實施背景下,企業唯有深入研究營改增減免、免稅政策,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做好相應的納稅籌劃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節約納稅額,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三、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和風險防控
營改增條件下,企業面臨巨大的稅務稽查風險,倘若處理不好,企業勢必會產生比納稅額還中的違法成本,造成企業經濟損失。因此,企業需做好增值稅發票管理與風險防控,避免稅務稽查風險,以此保證企業在營改增實施背景下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營改增條件下,增值稅發票除了反應經濟業務發生情況之外,還具備完稅憑證作用。故而,增值稅發票相比營業稅、服務業地稅等發票,稅務單位管理力度更大,意味著企業增值稅發票作假行為具有較高幾率被發現。一旦發現企業存在虛假增值稅發票,就會進行比非法行為獲得利益更為嚴重的成本懲罰,嚴重情況下,會讓相關人員接受行政處罰。基于此,企業需加強內部管理,依法管理增值稅發票,防止觸碰法律,降低稅務稽查風險發生幾率,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持續增長。
四、加強企業財務管理
營改增條件下,對于企業而言,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更加突出。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可推動企業更好地發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企業發展過程中,倘如自身財務工作低效,必然會影響納稅籌劃工作質量,不利于企業納稅額的減少。因此,企業唯有加強財務管理,才能在保證財務工作質量的同時,運用最低稅率,做好企業納稅籌劃工作,降低納稅額,確保企業經濟持續增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主要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優化企業內部結構,確保企業內部財務機構高效運轉,以此保證財務管理水平。二是全面提升財務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業務能力,確保其具有足夠的管理能力做好財務管理工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條件下,企業納稅籌劃工作實踐中,唯有充分利用減稅、免稅政策,并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和風險管控,在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上,才能最大限度減少納稅額,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進而保證企業創新發展具有足夠的資金提供支持,最終有助于實現企業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滿榮.新時期“營改增”的納稅籌劃研究[J].納稅,2018,1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