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能
摘??要:中國教育統計口徑中的教學點或者“村小”,一般指的是為適應偏遠農村地區適齡學生人數較少的客觀實際情況而設置的規模較小的學校,學生數在100人之內。它們是保證農村適齡兒童就近入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將伴隨城鎮化發展的全過程。隨著信息技術及應用不斷深入人們生活,數字鴻溝已不只是數字設備與技能有和無的不平等,現已體現在對網絡的使用上。新數字鴻溝不僅僅出現在收入層次、教育背景不同的家庭里,也表現為使用時間、使用方式的差別。到2018年底,全國各地農村教學點配備衛星電視接收系統、視頻播放設備,并通過遠程收播或配送教學資源,逐步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到各地教學點,并以縣為單位逐步開設同步課堂,幫助教學點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近年來,面向農村小規模學校的遠程同步互動課堂建設備受關注,相應的試點工程也在國內許多省市相繼啟動。
關鍵詞: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1-0087-01
針對農村小規模學校,特別是貧困偏遠地區,由于學生數量較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同動同靜”復式課堂教學也就自然成為課堂教學中特殊的課堂組織形式。教師要正確認識復式教學的特點,把“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新課程理念融入到農村小規模學校課堂教學實踐中,培養和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塑造建設農村“小而美、小而精”的小規模學校。
1.中心學校共享的遠程同步課堂
為了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質量,遠程同步互動課堂教學是可選擇的一種教育方式,在不影響城市學生正常教學工作的同時,向農村學校輸送城市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步課堂的教師由主講教師(城區優秀教學)和助理教師(教學點教師)組成,還可以邀請專家遠程參與。客座專家可以遠程直接參與到課程活動中。這些專家在某一領域水平較高,能夠給農村教師和學生更多的啟發。主講教師要兼顧面授課堂和遠程同步互動課堂,課堂上有中心學校常規班級的學生,同時還要考慮遠程同步課堂中的教學點學生。遠程同步課堂也是對傳統教學要素與環節進行分解與重新組合的過程,將傳統集中式上課變為時間上分散空間上分離,還要保證知識邏輯上連續、師生持續互動的遠程直播課程。主講教師要盡可能揭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控制教學的進度,強化師生、生生間的對話和交流,提供豐富的多媒體學習資源。遠程同步課堂教學是主教和助教協調統一、互相配合的過程,是主講和助教集體智慧的體現。主講教師與教學點學生處于準分離的狀態,雖然可以實現視音頻直播,超越空間限制面對面交流,但師生的心理距離不是很快就能縮小的。2013年,某地區相鄰兩所學校通過接入教育城域網,建立遠程同步互動系統錄播室。將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推送到同安區最邊遠的蓮花白交祠教學點,兩校聯手打造遠程同步互動課堂。如今,從音樂課拓展到語文、數學、美術等學科,按照教學常規排入課程表,常態化開展遠程同步互動課堂教學。
2.地方高校支持的遠程支教課堂
遠程支教課堂,指實習教師與農村學生在空間分離的情況下,按照遠程同步課堂的課程安排,在固定的時間從事支教活動。高校指導教師與師范生可以同時登陸平臺對話交流,在地方高校遠程教室同步直播教學,高校指導教師可通過平臺指導、交流與探討。其他師范生以“旁聽者”的角色,來參與交流與探討,同步觀摩支教活動過程并獲取相關教學信息和經驗,為自己日后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借鑒。通過遠程同步支教課堂,突破傳統實習的形式與內容,屬于“多向服務”,能為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提供支持服務。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會彌補農村學校師資薄弱、難以開全開會規定課程的問題,也為實習學校的學生提供針對性學習指導服務。另外,大學生容易接受新教育理念新方法,為地方教育、文化和社會發展服務。通過遠程同步課堂的觀摩,可以提高農村教師專業水平,使農村教師不離開教學崗位就能進行專業知識更新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從而減少了農村學校正常教學管理的影響。通過精準培訓,減少培訓內容和形式脫離農村實際與教師需求的問題。通過遠程支教課堂,參與教研、教課的高校教師為教學點帶去信息化教學的新思路,指導制作出高效、更具互動性的教學課件。實習教師使用先進的遠程教學平臺以及新技術新軟件開發的課件、動畫、微視頻等數字教學資源,可以拓展農村師生的視野,切實感受數字學習技術的教學應用優勢。閩南師范大學按照“教育扶貧、精準幫扶”和“互聯網+教育”的思路,開發了協同支教留守兒童關愛教育信息平臺—“童享陽光網”。平臺與實習支教工作相結合,實習支教前學時都接受過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及“鄉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導論”課程學習和培訓,并對鄉村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專項培訓。為切實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學校構建了G-U-S教師教育機制下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協同聯動策略和模式。
簡而言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彌補農村小規模學校師資薄弱問題,具有現實性和針對性。針對小規模學校,精準推進“互聯網+同步課堂”模式,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應以“遠程同步互動課堂”為突破點,將城市優質資源外部支持與農村學校內生式發展相結合,提高農村學生素質。文章主要針對農村小規模學校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雷勵華,左明章.面向農村教學點的同步互動混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11):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