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畢君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進行研究,旨在為地理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的設計提供參考。從近年來的高考地理試題來看,強調對學生探究能力、核心素養的考查,并且高考地理試題通常會以反應社會現實和熱點問題的材料作為切入點,加強人類生產、生活、安全一系列問題的聯系,全面考查學生理論知識和關鍵能力。
關鍵詞: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研究
前言
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基本遵循了考試大綱中規定的考查范圍和能力要求,延續了注重聯系實際的風格,做到了新課程理念和高考測評要求的深度融合,為學生靈活運用地理知識提供了思維平臺,通過高考能了解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和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為高考備考提出建設性意見。
一、試題特征分析
從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特征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以地理主要知識為核心,高考試題往往是對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選修部分內容的考查,其中主體知識及地理能力是考查重點,雖然每年考查內容有所區別,但都是圍繞主體知識設計的[1]。例如,“大氣運動和物質循環”“工農業交通”等知識是考試內容的核心。另外高考試題還注重對學生核心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查,如在大氣知識模塊中,會設計天氣系統、氣候變化等考查內容,或是物質循環模塊中加大洋流知識的考查等。對比近三年高考地理試卷中的考察知識,我們發現高考地理命題不是直接選用教材內容,而是對教材內容的深化,遵循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則,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識,全方位考查學生的地理能力和知識水平。地理高考說明中,對學生挖掘和分析地理信息、描述地理事物、調動地理知識、討論地理問題等能力做出明確要求。分析可知近年來高考地理試題中重點考查以上能力,尤其在地理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考查上比例較大。從現在社會熱點和時代主題來看,高考地理試題將圍繞國際合作、可持續發展、社會穩定、人際關系協調等方面展開,并且命題大多以綜合體題型出現,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運用情況。
(一)加大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考查
自然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學科中的兩大知識體系,從近三年高考地理試卷看,能看出試卷命題突出這兩個知識體系的均衡。統計表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目前高考重點考查的模塊,并對區域地理作為考查載體。主要是對區域知識的全方位考查,尤其是對生態脆弱區的考查。由此可知,今后地理教學應將上述知識體系作為教學重點,設計在區域知識基礎上的練習題,幫助學生能獲取和運用試題信息,做到對區域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試題開放,加大對探究能力的考查
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改變以往死記硬背知識點的方式,通過設計開放性試題,能滿足教育改革要求。開放性試題即是以素質考查為核心,重點關注能力考查,要求從試題情境、設問、作答、立意多方面入手設置開放性試題,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中對開放性問題考查的比例是不斷增加的。例如,高考地理試卷中設計的“旅游資源開發時應注意的問題”“能源可持續發展”“深度游”等試題,強調學生具備一定探究能力。除此之外,近年來高考地理試卷中更多利用社會熱點情景材料引出問題,加強人們生活、生產、安全、發展等問題的聯系,將地理教學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地理學習能動性。應注意到,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中的考查熱點從顯性轉變成隱形,是指試題很少直接利用熱點區域、熱點問題來命制,更多選擇和熱點有關的問題。
二、備考建議
從當前地理考試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同時分析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特征,本文對地理備考提出加大對主體知識的復習、構建答題模板等建議。要求學生在不斷復習中構建自身的知識網絡,將分散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加強知識間的關聯性,能保證復習效率和質量。在復習前將地理學習內容分成多個知識模塊,有序完成復習計劃。同時要注重訓練時的練習題選擇,確保學生多種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一)加大對主體知識的復習
高考地理試題中強調主體知識的考查,隨著復習課的開展,學生對地理主體知識已有一定掌握,但還要注重這方面知識的復習,在復習中提高主體知識的深度和廣度[2]。高中地理主體知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知識體系,要重點復習“大氣知識”有關內容,如氣候成因和大氣運動、特征及影響,并重視大氣知識在開放題中的運用。在“水”這一知識模塊,應重點關注水的循環方式、洋流類型、河流的水文特征等。二是人文地理知識體系,這方面主要強調對城市、農業、工業等區位理論的掌握。近年來老齡化、春運、二孩成為社會熱點問題,要求學生能利用地理知識討論上述問題,提高其思維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二)構建答題模板
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中往往設置多個綜合題,這類題型是以主觀題形式呈現的,學生可按照相應的答題模板來解答,并在固定模板中闡述自己觀點。因此,為了加強學生答題能力,教師要總結一些代表性案例,剖析解題思路并展示解題流程,歸納解題方法,由此形成基本的模板。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套用這一模板,逐漸提高自身答題能力。例如,面對區域知識考查問題時,教師可在和學生互動中總結一套答題模板,要求學生掌握區域地理相關知識,在橫向上,主要明確組成、位置、氣候、地形等地理特征,還有城市、農業等人文特征;在縱向上,應明確國家內部不同區域的差異。備考時對某一模塊知識進行細化,采取精研究的解剖式復習方法,能使學生對區域知識的全面掌握。
結論
綜上所述,研究高考地理試題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和基礎知識的考查,能進一步明確地理教學重點,提出加強學生素養培育的教學對策,為地理學科教學體系的完善構建提供素材。因此,本文針對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特征進行研究,并針對地理備考提出相關建議,保證地理學科育人目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桂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國Ⅱ卷分析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2]王園園,何萍.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分析及備考建議[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08):56-58.
(作者單位: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