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木阿歪
摘 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適當使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記憶、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并對學生給予激勵性的評價,激發出自身學習的動力,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想學、愿學、樂學。
關鍵詞:興趣;氛圍;實踐;環境;多媒體
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想方設法地用運用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學數學有新意,也有樂趣。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很重要,因為小學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學習的環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教師有責任和義務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安心、快樂地學習、生活。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該采取什么辦法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呢?我覺得“言教不如身教”。數學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學好數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同時,要與學生共同學習、交流、探討,逐步讓學生領悟學習數學這門基礎學科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感悟到“學習是自己一輩子的事情”,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自己學得的知識,是自己的,即使長大了,也要學習,因為不學習就會落后,就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師要讓學生在辦黑板報、墻報、手抄報等的時候,要用上數學知識。同時,要教學生做數學筆記、寫數學日記、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讓學生參加學校數學競賽,切實做好培優和轉化后進生的具體工作,真正給學生創設出平等、民主、愉悅的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二、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在長期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感到,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當地及學校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想學、愿學、樂學。在課堂上,我結合教學內容,盡量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在操作過程中動手、動腦,經過思考、分析、交流等來獲取當堂課的數學知識,切實讓學生理解、領悟所學的知識,達到學深、學透、會用的目的。如我在指導學生動腦想一想、動嘴說一說、動口數一數,動手畫一畫、量一量,從極其多的感性認識中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再仔細理解、掌握概念的實質,把學生曾經認為是難學、不好學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培養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動手操作上來。
通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指導學生動手操作,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如我班學生“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就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根據教學內容,以活動為主,對可以通過數學實踐解決的問題,進行動手測量、操作、演示等,使學生們從“做”“想”“問”“議”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所學的數學知識理解好、鞏固好,切實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適當使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學習上,“好奇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來源。數學教師應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好奇”的狀態下努力探索知識的來龍去脈。不過,數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性十分強,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在過去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的是一只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進行教學。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有采用填鴨式、滿堂灌教學的教師,呈現的形式從抽象的數學文字到抽象的數學公式,很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有效地記憶及獲取知識了。但是,自從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后,教學情況就有了極大的轉變,因為多媒體可以給師生呈現生動、形象、而且直觀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當我給我班學生上《平移與旋轉》時,就使用了多媒展示不一樣的動態“運動”,學生學得十分認真,還邊看邊比劃著物體“運動”,在寬松和愉悅的氣氛中就讓學生學到了當堂課的知識。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及個體差異,適當使用多媒體。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吸取傳統教學的優點,該板書的地方不要省略,該教師示范的時候要示范。教師要與學生交心談心,和學生交朋友,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同學生共同探討、交流。假如一位數學教師,滿堂課都在播放多媒體,“播放”完就完的話,那效果是不會好的。教師要把握好“度”,根據教學內容,該用多媒體的時候就要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用。教師要以多媒體為“媒介”,使多媒體成為師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手段,真正使教師成為“引路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到當堂課的教學目標。
四、激勵性的評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沒有激勵性的評語來評價學生的話,教學效果不會很好。尤其是學生做對了、有進步了,都不對學生進行肯定的評價,學生就會缺乏學習的信心。假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對班上的學生給予一個合理評價,特別是肯定的評價,學生就會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學習起來就會有信心。相反,無論學生如何學,換來的是教師不良的評價,就會影響學生的動機和學習的興趣。要使學生想學、自覺自愿地學,就要采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通過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我發現我們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希望獲得成功。要讓學生獲得成功,就要給學生提供機會,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親自實踐、感悟,才會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常勝將軍”,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也肯定會有失敗的時候。但是,每個人只有經歷了風雨的洗禮,才會在失敗中成長。由于學生個體間差異不同、基礎不同,對知識的掌握的進度就會有差異。作為教師,要認真學習課改的理論知識,并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讓學生切身感悟到獲得成功的快樂。我認為教師在知識的傳授方面很重要,評價也非常重要。在哪個時候評價,如何評價?包括學生之間的評價、自己對自己的評價等。評價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是應該認真探究的課題。在學習方法上,我們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去思考、理解、發現,進而獲得教師、同學肯定的評價,使學生有信心學,學有所獲。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永安鄉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