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偉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商貿學院,浙江 紹興312000)
2017 年6 月召開的浙江省第十四屆黨代會上,浙江省明確提出了建設杭州灣大灣經濟區的戰略構想。 提出杭州灣大灣區應以杭州、寧波2 座次中心城市為支撐,加上4 座支點城市嘉興、紹興、湖州和舟山, 形成一個城市梯度結構的杭州灣都市圈。改革開放以來,灣區內6 個城市的國民經濟獲得了持續高速的增長, 經濟總產值約3.56 萬億元,占2017 年浙江經濟總量的68.8%,其中利用FDI 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舉世矚目。 根據2017 年浙江省的統計資料,2017 年杭州灣都市圈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068 個, 合同外資302 億美元, 實際到位外資164 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占浙江的比重為91.5%,其中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實際利用外資110 億美元,占外資總額的67.1%,占全省的比重為94.3%。外商投資環比逐季上升、產業發展日趨多元、香港、新加坡投資熱情高漲、大項目逐漸升溫是外商對杭州灣投資的主要特點。 外商直接投資已經成為帶動杭州灣都市圈出口增長、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成為灣區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及經濟持續和穩定發展的動力。
但是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杭州灣都市圈利用FDI也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利用FDI 存在著嚴重的區域不平衡性, 各個市利用FDI 存在顯著的差異性。例如2017 年杭州灣實際利用外資為164 億美元,其中杭州市為66.1 億美元(所占比例40.3%),寧波市為40.3 億美元(所占比例24.6%)。 外商直接投資區域的極端不平衡,給各個地區的資本形成、產業分布和外貿出口帶來了不同的影響,從而導致各個地區的經濟及產業機構發展嚴重不平衡性。
如何找出FDI 區位分布的影響因素,促進杭州灣經濟的區域平衡發展和整體提升,是本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文一方面通過引入面板數據模型,對杭州灣都市圈利用FDI 的影響效應進行實證分析;另一方面通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對杭州灣都市圈利用FDI 的區域差異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于利用FDI 區位的研究,國內外學者主要從FDI 區位投資影響因素及FDI 區域差異的實證方面進行分析。 這些研究的理論成果對本文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英國經濟學教授鄧寧(Dunning)認為,區位優勢是一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關鍵因素。 鄧寧認為,區位優勢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的因素①:市場因素,包括當地市場規模、市場增長、現有市場分布及同消費者聯系的緊密程度; 貿易壁壘, 關稅水平的高低、 消費者對本國產品的偏好及外國消費者對本國產品的心理距離等; 成本因素, 包括配套供應鏈、人力成本、政策環境及本國的安全穩定程度等。 關于外商直接投資區位影響因素的研究基本都是在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論的基礎上, 結合最新的經濟理論進行的擴展深化。
賀燦飛、梁進社(1999)認為,影響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因素主要包括3 個方面,即傳統因素(市場規模、勞動力成本、投入產出效率);集聚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程度、當前FDI 規模);風險因素(區位優勢和開放程度)②。 胡志強(2018)認為,勞動力成本、市場規模、專業化經濟、FDI 累積、市場化水平和開放度均對外資有正向作用③。 其中,傳統因素對外資吸引作用正逐漸下降,FDI 累積的作用上升明顯,集聚對外資分布作用顯著。 劉中杰(2012)認為外商直接投資影響的一般因素主要包括市場規模、制度因素、成本因素、市場對外開放水平、集聚經濟因素、人力資源、通貨膨脹率和金融發展水平④。

表1 FDI 區位影響因素及特征變量
魯明泓(1997)運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對我國31 個省市利用FDI 水平進行實證研究,根據因子分析的結果對31 個省市進行分類,并針對性的提出政策建議⑤。 辛鑫、李文啟(2010)利用2002—2008 年的城市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表明,按城市所在地進行東、中、西部進行劃分,發現FDI 區域變量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具有顯著差異性⑥。趙家章(2010) 基于變異系數、 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 利用1995—2008 年我國利用FDI 相關的統計數據,對中國省際、區域間的FDI 的區域差異進行了測算分析⑦。
結合國內外前期的研究理論成果,本文把利用FDI 區域影響因素歸納為市場因素、環境因素、成本因素及政策因素等。 根據數據選取可行性的原則,選取了GDP、人均GDP、外貿依存度、貨物周轉量、R&D 經費支出、高校在校學生、平均工資和地方財政收入比重等8 個特征變量, 基本上可以代表FDI區位投資的影響因素。
借助SPSS22.0 軟件原始數據進行因子分析。首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分析處理,以此判斷數據之間的相關性。 然后對8 個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進行因子分析,計算得出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征變量和方差貢獻率,根據方差貢獻率選取主因子(一般要求方差貢獻率不低于75%)。 再次對因子載荷表進行正交旋轉, 得到每個主因子下的高載荷的特征變量。最后根據各個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綜合,得到因子總分,并根據得分情況進行排序。 通過對2017 年杭州灣各個城市的實際利用外資的原始數據進行因子分析, 選取了2 個因子, 對總變量的解釋度達92.345%,見表2。

表2 因子分類及命名
根據2 個主因子的得分Z1、Z2, 以各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所占的比重為權數,進行加權綜合得到利用外資水平的綜合因子得分Z:
Z=(54.923Z1+37.422Z2)/92.345
即:Z=0.59Z1+0.41Z2
根據公式,計算得出杭州灣都市圈各個城市的綜合因子得分,并進行排序,見表3。

表3 杭州灣都市圈利用FDI 水平因子得分綜合評價
從總體上來看,按照利用FDI 的因子得分進行綜合評價, 可以把杭州灣都市圈各個城市利用FDI水平分為兩類。
Ⅰ類:杭州和寧波。 杭州和寧波的因子總得分都在0.7 以上,遙遙領先于灣區內其他區域,可歸為一類,為利用外資領先地區。 杭州市經濟發展規模在杭州灣區域內處于領先地位,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等綜合優勢,吸引外商企業到杭州進行投資。 寧波市投資環境優越,是杭州灣最大的港口城市,經濟外向型程度高,具有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和良好的政策投資環境。
Ⅱ類:舟山、嘉興、紹興和湖州。 這幾個城市的綜合因子得分大都在-0.24 以下, 雖然這些城市在浙江省內外向型程度較高,但是由于經濟基礎規模相對較小,科技創新水平不足或投資環境等原因導致利用外資得分相對較低。 嘉興投資區位環境優勢明顯,主動承接上海外溢的投資,但是其經濟規模和科技創新水平相對不足。 舟山市具有明顯的港口優勢,但總體經濟規模過小,阻礙了其外資利用的規模。 紹興經濟規模在灣區內處于中等,但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以紡織印染傳統產業為主,科技含量不足,再加上外向型環境相對不足,因此綜合因子得分不高。 湖州市在經濟發展規模、科技創新水平以及投資軟硬件環境方面都相對滯后,所以在灣區內的因子得分只有-0.73。
影響FDI 區位分布的主要因子包括市場基礎因子和市場環境因子,因此在制定對策建議時也要有的放矢,努力提高和改善這些影響因子,促進灣區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促進外商直接投資分布更加合理。
一方面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利用外資的數量;另一方面要強化引資導向,將引資工作置于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之中。 同時,要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引導外商投資杭州灣的傳統優勢產業,實現產業的改造提升,不斷延伸產業鏈。
改善、完善投資的軟硬件環境。 首先是要優化政務環境,提升機關效能,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降低投資者的行政成本。 其次,努力優化商住環境,加快城市化進程,完善配套設施。 三是要優化人文環境。 四是大力推進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不斷創新利用FDI 方式,優化利用FDI 的產業結構。 五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通訊的等基礎設施,提升利用外資的區位優勢。
部分地區高校不足及人才流失嚴重,科技研發水平不足以及財政支出相對偏少等因素,使其利用外資受到了極大的約束,應加強利用外資的要素投入。 首先要加強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投入,培養更多科技創新和職業技能人才。 其次要加強科創研發投入,打造科創走廊和科創中心。
注釋:
①Dunning,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1977.
②賀燦飛,梁進社.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分異及其變化[J].地理學報,1999,(3).
③胡志強.中國外商投資區位選擇的時空格局與影響因素[J].人文地理,2018,(10).
④劉中杰.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⑤魯明泓.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分布與中國投資環境評估[J].經濟研究.1997(12).
⑥辛鑫,李文啟.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差異分析[J].企業研究,2010,(12).
⑦趙佳章.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差異分析[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