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珍 翟香梅 范金梅 李小廷 趙素榮
功能性子宮出血是婦科常見的多發疾病,大部分患者因內分泌功能紊亂所引發,以月經紊亂為主要表現形式,若不及時干預治療,隨著病情發展可引發失血性貧血、不孕等癥狀,對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影響[1]。現階段,西醫在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中主要采用性激素及止血藥物治療的方式,雖可短時間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停藥后癥狀易反復,且遠期療效不佳。中醫認為功能性子宮出血屬“崩漏”范疇,表現為女性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瀝不盡,認為沖任損傷,無法統攝經血是其主要病機,在治療中應以益氣攝血、健脾溫陽為原則[2,3]。基于此,本研究在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中給予安沖方聯合艾灸隱白穴治療,旨在探究所取得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醫院中醫婦科門診收治的80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年齡16~45歲,平均年齡(33.26±2.48)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1.13±0.61)年。
1.2 診斷標準西醫符合《婦產科學》(第9版)[4]中疾病相關診斷標準,患者表現為經血無周期可循,經量漏下不止或暴下如注,或兩者交替出現等;中醫符合《中醫臨床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脾腎虧虛證相關診斷標準,表現為月經量多且淋漓不盡、伴隨血塊、血質清稀、面色蠟黃、腰膝酸痛、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暗、舌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②可耐受本次治療;③病例資料完整;④均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子宮其他器質性病變;②合并其他嚴重婦科疾病;③病例資料缺失,無法跟蹤隨訪;④對本次藥物敏感或依從性低,無法配合治療者。
1.4 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安沖方聯合艾灸隱白穴治療,其中,安沖方組方如下:川續斷、茜草、白芍、生地黃各10 g,生龍骨、生牡蠣、炒白術各20 g,生黃芪、螵蛸各30 g。將上述組方加水煎熬取汁200 ml,于早晚服用,1劑/d。另給予艾灸隱白穴,將艾絨制作成艾柱,大小為0.5 cm×0.5 cm×0.5 cm,將艾柱放置于患者雙側隱白穴處,點燃后直接灸治,當艾柱燃燒剩余1/3時及時更換艾柱,每側隱白穴治療20柱/次,2次/d,15~20 min/次,7 d為一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月經周期及經量恢復正常,經超聲檢查可見子宮內膜厚度正常,停藥3個月經周期未見復發為痊愈;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月經周期及經量基本恢復正常,或經量較治療前減少約50%,超聲檢查可見子宮內膜厚度基本恢復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好轉,月經量較治療前減少約30%,月經周期已恢復規律為有效;臨床癥狀、體征、經量及經期均未好轉為無效。②癥狀消失時間:記錄患者控制子宮出血時間及止血時間。③治療情況:于治療前后在超聲輔助下探查患者子宮體積及子宮內膜厚度變化。

2.1 臨床療效80例患者中痊愈42例,顯效19例,有效16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25%(77/80)。
2.2 癥狀消失時間所有患者控制出血時間為(14.13±3.94) h,止血時間為(23.18±5.86) h。
2.3 治療情況治療前后患者子宮體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小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子宮體積及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例,
功能性子宮出血病因較為復雜,常因崩與漏交替出現,因果相干,導致病變纏綿難愈,現已稱為婦科疑難重癥。大量數據表明[6],崩漏發病率約為22%,以青春期及青年期女性最為多見,約90%以上的青春期及青年期女性均出現過不同程度的陰道流血。臨床在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中主要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因服藥周期較長、不良作用較多,患者接受度較低,且患者需定期復查并監測病情變化,預防病情反復[7]。因此,尋求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方式,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等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上將功能性子宮出血分為排卵型與無排卵型兩種,其中以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最為多見。中醫學將功能性子宮出血歸結為“崩漏”范疇,患者表現為經血淋瀝不盡或非時暴下,將淋瀝不盡者稱之為“漏”,大量出血者為“崩”。《濟生方》中記載:“崩漏之病,本乎一證,輕者謂之漏下,甚者謂之崩中”。崩與漏雖出血量不同,但其發病過程是在相互轉化中所形成,崩血量逐漸減少時可轉化為漏,漏勢不斷發展則可演變為崩。中醫認為功能性子宮出血主要病機在于沖任損傷,無法統攝經血,同時以脾腎虧虛、脾不統血為主要表現[8]。大部分患者在臨床上以脾不統血為表現,因患者憂思過度、素體虧虛、飲食勞倦、損傷脾氣導致沖任不固、血失統攝,非時而下,引發崩漏。在中醫治療中需以益氣攝血、健脾溫陽為原則。
隱白穴位于足大指末節內側,距離腳指甲0.1寸的位置,是足太陰脾經井穴。《保命集》中記載:“血崩當刺足太陰井隱白”。《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刺之立愈”。《針灸大成》記載:“下血,針隱白灸三里……婦人月事過時不止,隱白灸之……”。可見隱白穴具有健脾益氣攝血之效。而艾灸可溫陽益氣,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且其作用比未燃燒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質明顯減少,此作用是艾燃燒生產物所致,艾的燃燒不僅沒有破壞其有效的藥物成分,反而使藥效增強。艾燃燒生成物中的過氧化物質附著于穴位處皮膚上,通過艾燃燒所產生的熱滲透進入體內而起作用。此外,艾灸是藥物和物理的復合作用,艾灸脾經之井穴隱白,可健脾統血、益氣養血,且該穴位是歷代醫家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常用的經驗效穴。艾灸隱白穴具有止血、養血的作用。而安沖方是采用深圳三九藥業生產的中藥免煎配方顆粒制劑,是從中藥中通過一定的工藝萃取提煉制成,可不同程度的減少中藥飲片中的有害成分,經臨床應用證明其藥效與中藥飲片藥效相同。安沖方組方中黃芪及白術可健脾益氣升提、固沖攝血為君藥;生地黃、白芍、川續斷可涼血斂陰、滋陰補肝益腎為臣藥;生龍骨、生牡蠣、海螵蛸可固沖收斂止血,茜草具有止血不留瘀的作用,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可奏健脾益氣、安沖攝血之功。現代藥理學表明[9],黃芪中的黃芪皂苷類物質及多種氨基酸及硅、鉬等微量原則及香豆素、葉酸、亞油酸等化學成分具有多重藥理作用,黃芪配以白術可益氣宣肺、補腎納氣;同時黃芪還具有雙向免疫調節功能,可作用于多種免疫活性細胞,促進細胞因子分泌,從而進一步發揮免疫調節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80例患者中痊愈42例,顯效19例,有效16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25%;控制出血時間為(14.13±3.94) h,止血時間為(23.18±5.86) h,且治療前后患者子宮體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小于治療前,表明安沖方聯合艾灸隱白穴在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可得到有效緩解,且控制出血時間及止血時間均可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有助于縮短患者病程。此外,安沖方聯合艾灸隱白穴治療具有用藥方便、調劑精確、不良作用小、療效確切、價格低廉等優勢,治療后大部分患者陰道異常出血停止,月經經期及經量均恢復正常,多數患者停藥后3個月經周期后月經仍在正常范圍,為功能性子宮出血治療提供新的治療方法,符合現代人的健康理念。胡靳樂等[10]采用隱白穴艾灸聯合固沖湯內服治療崩漏,在治療過程中嚴格遵循患者崩漏證辯證要點,以艾柱直接灸補為原則,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治療起效較為迅速。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安沖方聯合艾灸隱白穴在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中療效肯定,費用低廉,是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良方,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