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紅
【摘 要】目的:探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運用健康指導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60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案不同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干預,觀察組健康指導,對比兩組干預情況。結果:干預后,兩組舒張壓、收縮壓、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低于干預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運用健康指導的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高血壓糖尿病;健康指導;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高血壓與糖尿病為我國常見慢性疾病之一,這兩種疾病存在一定關聯性,當人體患上高血壓后,在長期高血壓的影響下,會造成胰島素分泌異常,形成高血壓糖尿病的合并疾病,使得病患生活質量變得極差,應重點關注[1]。本文為探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運用健康指導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60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案不同均分為兩組,30例每組,其中,對照組18例男,12例女,年齡(41-75)歲,均值(57.22±1.35)歲;觀察組17例男,13例女,年齡(42-77)歲,均值(57.26±1.33)歲;兩組(年齡、性別)資料方面無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干預,做好各項基礎診斷工作,引導病患保持良好心態,形成健康飲食。
觀察組健康指導,常規干預措施與對照組保持一致性,在此基礎上為病患提供健康指導,內容為[2]:①定期組織病患參與高血壓及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講座,讓病患清楚知曉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措施,認識到高血壓糖尿病對自身的危害性,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有利于病患血壓及血糖的控制。②護理人員應主動與病患進行交流,掌握病患的心理狀況,發現負面情緒,及時將這些情緒釋放,引導病患形成良好心態,能積極及主動面對病癥,提升依從性。③在飲食方面,清淡為主,在確保攝入充足營養物質的基礎上,根據每一位病患飲食愛好,制定個體化飲食計劃,低糖、低膽固醇及低脂多選用,蔬菜及水果多食,形成良好生活習慣。④用藥時,嚴格依據醫囑進行操作,用藥前,告知病患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用藥后,可能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⑤保持充足休息時間,再形成健康運動,多為太極拳、步行及慢跑等操作,每周進行4-5次,每次時間控制在半小時。⑥病患需學會自我監測,定時對自身血壓及血糖進行監測,做好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告知護理人員及醫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干預前后舒張壓、收縮壓、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情況。血壓及血糖的測定,連續測定三次,取均值,做好記錄。
1.4 統計學處理
將數值輸入SPSS20.0中,平均值用()表示,檢驗用t值表示,P值低于0.05時,數值存在比較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舒張壓、收縮壓、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情況
干預后,兩組舒張壓、收縮壓、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低于干預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屬于典型終身性病癥,不能根治,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盡量將病患的血壓控制在正常值內,一旦未能有效控制好血壓,會累及全身組織器官,使之形成病變,最為常見的病變為心血管病變;在高血壓的負面影響下,易出現胰島素分泌障礙或胰島素拮抗,造成血糖分解能力不足,產生糖尿病,最終形成高血壓糖尿病,對病患的危害性明顯提升,應重視[3]。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升,對高血壓糖尿病的不斷深入研究,不能對該病癥進行根治,需要長期進行血糖及血壓的控制,多選用降壓及降糖方法救治,在為病患進行降壓及降糖治療過程中,病患自身的配合非常關鍵;常規干預方案主要的目的為配合治療操作,盡量控制好病患的病情,主要針對生理方面的干預,對心理方面的干預缺乏,在為病患提供常規干預的基礎上,健康指導操作的運用,能有效提升病患對自身狀況的認知度,進而形成良好心態,能面對病癥,配合醫務人員的救治,快速將血糖及血壓控制在正常值范圍內,因此,健康指導的運用價值極高,值得選用[4]。
綜上所述,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運用健康指導的效果顯著,與常規干預方案比較,舒張壓、收縮壓、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更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值得運用健康指導方案。
參考文獻
付長懷,王篤親.綜合干預措施在高原地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8,10(09):110-112+116.
劉春.早期健康教育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預防效果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8,v.21(03):48-49.
楊愛梅,林麗玲,林春妹.健康教育應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價值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99-100.
吳金花,王娟.社區“以醫助養”模式在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v.11(1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