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芹 孫丹 于曉旭
【摘 要】目的:探析陰道細菌檢驗應用PCR檢驗法與細菌培養法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陰道炎患者作為此次回顧性分析的研究對象,按照檢驗方法將其分為常規組(28例)和觀察組(28例),通過細菌培養法對常規組患者進行檢驗,通過PCR檢驗法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檢驗,對比兩組患者的陰道細菌陽性檢出率和菌群檢出特異性情況。結果:常規組陽性者53.57%%,觀察者陽性者85.71%例,觀察組患者陰道細菌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常規組患者加納特菌檢出率為35.71%、棒狀桿菌檢出率為7.14%、腸球菌檢出率為10.71%;觀察組患者加納特菌檢出率為53.57%、棒狀桿菌檢出率為21.43%、腸球菌檢出率為25%,觀察組患者加納特菌、棒狀桿菌、腸球菌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陰道細菌檢驗中應用PCR檢驗法,其檢出效果明顯比細菌培養法優異,能夠更好的對陰道炎患者進行精準診斷,可以考慮積極推廣。
【關鍵詞】陰道細菌檢驗;PCR檢驗法;細菌培養法;臨床價值;體會研究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2
在女性感染疾病中,陰道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感染疾病,其主要誘病因素為陰道細菌感染,如果能夠不及時采取相對性的治療措施,將會造成盆腔以及腹部的感染,嚴重時會對患者的生育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本文就陰道細菌檢驗應用PCR檢驗法與細菌培養法的臨床價值做出相關研究,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陰道炎患者作為此次回顧性分析的研究對象,按照檢驗方法將其分為常規組(28例)和觀察組(28例),其中常規組患者年齡21歲—43歲,平均年齡(28.6±2.7)歲,病程為6個月—22個月,平均病程為(14.7±3.8)個月;觀察組患者年齡20歲—42歲,平均年齡(28.1±2.5)歲,病程為7個月—22個月,平均病程為(14.5±4.1)個月,兩組基線資料對比,P>0.05,無顯著性差異,能夠進行比較。上述56例患者及患者家屬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通過。
排除標準:(1)對研究主觀排斥者;(2)合并嚴重肝、腎、肺異常患者;(3)哺育期患者。
1.2 檢驗方法
通過細菌培養法對常規組患者進行檢驗,其方法如下:對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進行采集,通過無菌鹽水保存后將其放置于培養基內,同時將培養基放入二氧化碳恒溫箱內,通過48小時的培養后,菌落會生長出半透明、光滑灰色露滴狀菌群,然后對這些菌群進行生化鑒定[1]。通過PCR檢驗法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檢驗,其方法如下:同樣對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進行采集,通過無菌鹽水將其保存,然后以1200r/分鐘的速度進行離心處理,持續15分鐘,然后取出上清液同時加入組織裂解液,將其放置60℃的水浴鍋內,持續15分鐘,接著再次以1200r/分鐘的速度進行離心處理,時間為10分鐘,然后取出上清液來對DNA模板進行制作,之后放入PCR儀內進行循環[2]。
1.3 對比方法 將56例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包括患者的陰道細菌陽性檢出率和菌群檢出特異性情況。
1.4 數據處理方法 對56例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菌群檢出特異性情況:包括加納特菌、棒狀桿菌、腸球菌。
2 結果
2.1 患者陰道細菌陽性檢出率比較分析
將56例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常規組陽性者53.57%%,陰性者46.43%;觀察者陽性者85.71%例,陰性者14.29%例,組間數據比較顯示,觀察組患者陰道細菌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一。
2.2 患者菌群檢出特異性情況對比分析
將56例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匯總,常規組患者加納特菌檢出率為35.71%、棒狀桿菌檢出率為7.14%、腸球菌檢出率為10.71%;觀察組患者加納特菌檢出率為53.57%、棒狀桿菌檢出率為21.43%、腸球菌檢出率為25%,組間數據比較,觀察組患者加納特菌、棒狀桿菌、腸球菌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二。
3 討論
陰道炎疾病是婦科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女性由于一些先天的生理條件和激素水平,會到導致尿道和陰道方面的疾病出現,而陰道炎的出現和陰道異常細菌有著密切的聯系[3]。陰道炎有著發病慢、癥狀不明顯的特點,使得患者早期對該疾病不管重視,任其發展,一旦惡化,會產生腹部以及盆腔等疾病,嚴重時容易導致患者不孕,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著重大威脅,所以,及時的對該疾病進行有效的檢查和診斷,明確致病菌后,對患者之后的治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4]。
綜上所述,在陰道細菌檢驗中應用PCR檢驗法,其檢出效果明顯比細菌培養法優異,能夠更好的對陰道炎患者進行精準診斷,可以考慮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張婷,徐小婕,李靜.陰道細菌檢驗應用PCR檢驗法和細菌培養法的臨床價值體會[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4):60-61.
王曉紅.陰道細菌檢驗應用PCR檢驗法和細菌培養法的臨床應用價值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8(16):196-197.
楊潔,陳海迎,鄭建瓊,等.FQ-PCR法與細菌培養法檢測妊娠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的效能比較及細菌耐藥性分析[J].浙江醫學,2018,v.40(7):735-738.
魏佳,王優良,呂宏培.女性生殖道病原體感染情況及細菌性陰道病(BV)與清潔度和年齡的關系[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7):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