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萍 朱穎
【摘 要】目的:研究缺鐵性貧血患者開展整體護理的價值。方法:取2018年06月至2019年07月接收的80例缺鐵性貧血患者展開研究,以入院時間分為2組,分對照組40例開展常規護理,試驗組40例開展整體護理,對比護理滿意度、臨床指標。結果: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2.35±1.43分)較對照組(87.26±2.05分)高,P<0.05。試驗組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缺鐵性貧血患者開展整體護理對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貧血情況效果理想,可借鑒。
【關鍵詞】整體護理;缺鐵性貧血;護理;血紅蛋白;白細胞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缺鐵性貧血是體內鐵元素過量丟失、攝入不足、吸收障礙、鐵丟失過多等造成的常見病,該病以頭暈、乏力、耳鳴、困倦等為臨床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較大威脅。鐵是人體內微量元素之一,與人體血液狀態息息相關,一旦體內鐵元素減少,機體對鐵的供需便會出現不平衡現象,引起缺鐵性貧血。在既往治療中多配合常規護理,但護理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次對護理模式進行調整,選擇80例缺鐵性貧血患者進行研究,護理匯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8年06月至2019年07月接收的缺鐵性貧血患者(n=80)研究。試驗組中22例男、18例女,年齡區間(22.56-56.72)歲,年齡均值(38.61±15.31)歲。對照組中23例男、17例女,年齡區間(20.48-58.69)歲,年齡均值(39.21±14.35)歲,對比P>0.05。
排納標準:(1)排除:合并重大疾病者;嚴重精神障礙者;感染性疾病者;心臟疾病者;惡性腫瘤者;認知障礙者。(2)納入:簽署知情同意書者;臨床經實驗室檢查確診者。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對其生命體征、貧血程度評估,根據病情遵醫囑指導其合理用藥、飲食。
1.2.2 整體護理:(1)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年齡、受教育程度,采用針對性方法開展缺血性貧血相關內容教育,采用通俗語言為其講解缺血性貧血誘因、治療藥物、各藥物藥理作用及治療期間注意事項,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行為、飲食管理方法[1]。(2)用藥指導:遵醫囑指導患者定時、定量服藥方法,禁止私自修改用藥劑量、時間,告知患者合理用藥對改善貧血程度的重要性及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用藥后需加強對患者不良反應的觀察,若出現嚴重并發癥及時告知醫師。(3)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針對性開展心理疏導,必要時可邀請心理醫師進行輔助治療,改善其心理狀態、依從性。(4)飲食護理:根據患者飲食喜好、病情嚴重程度在營養師指導下制定飲食方案,確保營養均衡、搭配合理、規律飲食[2]。(5)病室護理:護理人員需將病室溫濕度控制在23-25℃、55%-60%范圍內,定期對病室進行清潔、消毒,待臨床癥狀消失可引導其進行適量運動,以增強機體抵抗力。(6)住院指導:合理飲食、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
1.3 觀察指標 參考醫院統一下發滿意度表調查,分值:100分,得分高低與滿意度成正比。評價患者血紅蛋白、白細胞等臨床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臨床指標、滿意度歸屬計量資料范疇,檢驗值用t、平方差表示,80例患者統計數據借助SPSS22.0分析,檢驗結果以P值表示。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試驗組40例患者經整體護理后滿意度92.35±1.43分;對照組40例患者經常規護理后滿意度87.26±2.05分,對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t=12.8795,P=0.0000。
2.2 臨床指標
試驗組40例患者經整體護理后血紅蛋白(119.62±15.21)g/L、白細胞(3.86±0.62)×1012/L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缺鐵性貧血是長期飲食、吸收不合理造成的常見疾病,患者需長期治療、護理已改善病情、預后效果。隨著近年人們生活水平、認知程度的改善,對健康保健意識逐漸升高,因此對護理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常規護理針對性不足,且無法滿足患者當前護理需求[3]。
整體護理是近年護理服務、創新不斷發展形成的新型護理模式,將患者作為護理整體,不在局限于身體健康的護理,護理中兼顧生理、心理,為住院就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此外整體護理可展現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專業素質、職業素養,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整體護理中通過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對缺鐵性貧血了解程度,而后圍繞患者病情開展心理疏導,緩解其患病后出現的負面情緒,通過飲食、生活護理提高機體抵抗力,改善貧血程度及預后效果,因缺鐵性貧血患者需長期護理,因此護理人員需定期開展隨訪工作,通過持續性生活、飲食、用藥指導,提高整體療效[4]。
結果顯示:試驗組40例患者經整體護理后滿意度92.35±1.43分、血紅蛋白119.62±15.21g/L、白細胞3.86±0.62×1012/L與對照組比較高,該研究結果與尤敏[5]等研究一致,表明:將整體護理應用于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中,對提高整體護理滿意度、血紅蛋白、白細胞,改善貧血整體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侯峻嶺.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1):101.
張麗景.探討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當代臨床醫刊,2018,31(06):4114+4113.
夏艷玲,張春霞,袁華蘭,等.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7,24(02):64-66.
劉明琴,和瑞金,白航,等.探討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2):274.
尤敏,高昀,劉鵬,等.探討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