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階段性護理干預對食道癌手術患者快速康復的重要意義。方法:選擇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的18例食道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從術后第一天等不同階段進行飲食、活動、心理、呼吸道、管道的護理干預。結果:對食道癌患者采取術后第一天經十二指腸管或空腸造瘺管管飼清飲料,下床活動等快速康復護理干預,18例食道癌術后患者均未出現因飲食、活動等不及時,臥床原因而出現的不良反應現象。結論:階段性護理干預措施:食道癌術后第一天開始鼻飼及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有效的調整飲食、活動,調節患者心理、置管管理等,能明顯降低食道癌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值得在今后的臨床護理中推廣。
【關鍵詞】階段性護理干預 ;食道癌術后第一天;快速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由于手術過程創傷大,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術后要求嚴格的飲食護理,術后給予患者飲食護理和營養支持對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改善預后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術后吻合口處于充血水腫期、須禁飲、禁食3~4日,并給子持續胃腸減壓,應注意經靜脈補充營養[2]。食道癌術后及時有效的調整術后飲食,早期下床活動,調節患者心理、置管管理,盡早腸道營養供給及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對食道癌術后的快速康復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1 一般資料
本組共選1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10例,女性8 例,年齡34-89歲,平均年齡65.5歲。18 例食道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術治療:方式有經左胸食道癌根治術、三切口食道癌根治術、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等。
2 食道癌術后階段性飲食護理干預
2.1 禁食階段
食管癌手術后1-5天,患者還處于手術的創傷期,手術傷口未愈合,腸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患者消化功能差[3],在這期間,主要通過腸胃、靜脈營養的補給,護理人員應嚴格準確的監測患者每天液體出入量,密切關注患者內環境的變化,尤其是血糖、水電解質的變化情況,護理人員應合理安排輸液速度,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我科采用術后第一天開始經十二指腸管或空腸造瘺管恒速、恒溫鼻飼滴注清飲料,注入量為術后第一天500ml,可選5%GNS 500ml+10%kcl 10-30ml,滴入溫度為經加溫器加溫到38-40℃,這樣可以避免溫度差對腸道的刺激,而滴入速度小于30滴/分為宜,避免入量過快過量影響腸道容納吸收而誘發腸道粘膜應急反應。以后每天根據患者的耐量增加至1500-2000 ml,鼻飼營養液盡可能達到碳水化合物、維他命、鹽和水比例適當的要求,所以鼻飼成分由清飲料、米湯、米糊、瑞代等逐漸交替增加,而滴入速度逐漸增至每小時100到150ml,并以患者腹脹情況、大便次數為依據。滴入時間盡可能安排在白天或正常進餐時,白天患者多下床活動,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又可避免影響夜間休息。其他常規靜脈給藥:抗感染、抑酸、糾正蛋白貧血,補電解質,值得注意的是鼻飼量增加后減少靜脈量,靜脈及管飼總液體量2500到3000ml,鼻飼輸注期間加強口腔、鼻腔護理干預。
2.2 進食階段
食管癌手術后5-10天,患者基本度過手術創傷期,腸胃消化功能逐步恢復,表現為有明顯饑餓感、腸鳴音、肛門排氣、排便次數增加或恢復術前狀態。我科在術后第5天,調整經口進飲流質,給予白開水30-50ml/次,如無明顯不適,可以拔出十二指腸管(或帶管進飲1天后拔管),開始給予米湯、蛋湯、鮮奶,每天7-8次,每次間隔2小時,一次100-150ml;術后第6天給魚湯和各類家禽煨的各種流質飲食,每天5-7次,每次間隔2-3小時,一次150-250ml。術后第7天,給患者經口進食魚湯和各類家禽煨的各種半流飲食;術后第8天,給易消化的少渣食物為主( 如稀飯、面條、雞蛋羹、豆腐等),遵循逐漸遞加原則,避免突然改變飲食結構及性質、量,尤其是一些術前食量大的病人切忌大量進食,以免引起消化道并發癥或吻合口瘺,半流飲食持續一周后予普通軟食,以患者進食后有飽感或定量250-350ml/次,每天5-7次,每次間隔3-4小時。
3 食道癌術后患者分階段性活動護理干預
食道癌手術后,病變食管切除,胃位置、消化道解剖結構的改變,進食后常感飽脹不適,消化不良,飽餐后偶有胸悶氣急等肺壓迫癥狀。應保持半臥位,而長期臥床易增加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還會產生其他不良影響,如胰島素抵抗、肌蛋白丟失,肺功能損壞及組織養合不全等[4]。
3.1 床上活動階段 食道癌術后患者入ICU即抬高床頭30度角,使膈肌下移,有利于呼吸和引流。患者麻醉未清醒,幫助患者在床上活動肢體和軀干,被動翻身,叩背;麻醉清醒后指導患者進行四肢伸縮活動及踝泵運動、抬臀、抬肩活動、床上踏車運動,協助翻身等,有利于靜脈回流和血液循環。
3.2 下床活動階段 食道癌術后第一天患者無頭暈、眼花、肢體乏力的情況,適當增加床上活動,及運動強度、時間,鼓勵及協助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下床活動時注意扶攙患者,防止管道滑脫、體位性低血壓,低血糖,跌倒/墜床等,鼓勵患者鼻飼后下床活動20分鐘,可適當散步,利于胃內容物及時排空,有利于腸道功能恢復,讓患者覺得雖然進行了大手術,生活仍能部分自理,以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5]。
4 食管癌術后其他護理干預
4.1 術后心理護理干預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術后麻醉清醒時,護士應第一時間與患者進行術程情況告知,目前可能存在不適及治療需要配合等情況溝通。醫護巡視查房時,要有預見性的落實防范,隨時多與患者溝通,及時排除患者心理困擾及負擔,提升患者治療的自信,并根據病情,指引及協助下床活動、散步,向患者咨詢及分享術后配合診療護理中的感受,讓患者在手術后身心保持積極愉悅狀態,對患者的康復有積極的作用。在術后出現抑郁或者焦慮狀態時,不僅需要護理人員的勸導,還需要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必要勸導,患者的親人,距離患者心靈更近的人,家屬的勸導相對于護理人員來說效果更好,這對患者術后康復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6]。
4.2 術后呼吸道護理干預 全麻未醒時,對呼吸功能未完全恢復的患者,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動態監測呼吸與血氧飽和度,并抬高床頭30度,落實呼吸機管道管理,防止冷凝水倒入氣道及胃腸內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麻醉完全清醒時,病情允許盡早拔除氣管導管改鼻部導管供氧,拔管后,囑患者深呼吸,指導有效咳嗽咳痰,咳嗽咳痰過程雙手互抱胸壁,避免振痛傷口。在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時,給予霧化吸入,加強叩背咳痰,3-4次/d[5],機械排痰2-3次/天,指引患者半臥位及每2h變換體位,必要時按需吸痰,使分泌物排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4.3 術后管道護理干預 食道癌術后供給管道、引流管道比較多,維護各種管道的正常使用對食道癌手術成敗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4.3.1 中心靜脈管的護理干預 中心靜脈管是食道癌術后給藥和監測中心靜脈壓的有效通路,因此保持中心靜脈留置管的通暢非常重要。由于靜脈給藥時間比較長,高濃度營養液多,早期活動等原因,容易造成管路滑脫和堵塞。對此,采取以下防范措施:用縫線和自粘透明膜聯合固定導管;導管留有一定的活動度;每12小時沖管一次;避免因翻身、活動、輸注高濃度營養液等原因造成管道滑脫、堵塞。
4.3.2 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干預 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對食道癌術后的患者極其重要,醫護人員應重點觀察手術出血情況與吻合口瘺,檢查胸腔閉式引流的暢通情況,及時準確記錄引流量、顏色、性質等參數。在患者手術清醒時,護理人員應指引協助患者早期床上、下床活動,保持胸腔閉式引流管的暢通,定時檢查、擠壓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的扭曲折疊。發現異常情況時,如引流液呈現鮮紅色,100ml/h連續2h以上則表示胸腔內部可能有出血現象,或患者高熱、胸痛、呼吸困難等,或者引流管中有食物殘渣,或管道滑脫,護理人員發現后應及時向醫生匯報,第一時間采用及時有效的處置方法。術后第2-3天,根據患者引流情況,及時做影像學檢查排除吻合口瘺后盡可能拔除胸腔閉式引流管,早期拔管,患者生活部分可以自理,減少帶管活動致意外脫管風險,并可提高其生活質量,也提高患者自信心。
4.3.3 胃管與鼻十二指腸營養的護理干預 食道癌術后入監護室首次接診時,護士應對患者胃管和鼻十二指腸管的長度做好詳細準確的交接班及記錄,妥善固定管路,注意鼻翼處膠布情況,避免過緊,勒傷,導致鼻翼或鼻腔內壓瘡。在為患者術后日常護理中,應維持鼻十二指腸營養管路的暢通,早期定時抽吸胃管,保持胃管的持續有效負壓引流,防止由于壓力太小而導致引流無效、引流不通暢等異常情況,而導致患者腹脹、胃擴張、吻合口張力增加,進而導致吻合口瘺,如果壓力太大,容易傷害患者胃粘膜,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胃部出血[7]。而鼻飼營養供給后,及時夾閉或術后第三天拔除胃管,避免無胃液進入腸道影響鼻飼流質的消化吸收。發現異常時,如果胃管或者鼻十二指腸營養管意外脫落,患者不能擅自處理,應及時向護理人員求助,避免因盲目插入而導致戳穿吻合口,并且要及時向醫生匯報情況。而鼻十二指腸營養管鼻飼前后,應充分沖洗導管,鼻飼流質避免有沉渣,避免管道堵塞。
4.3.4 尿管護理 留置尿管期間,保證患者尿管的通暢,緊密監測患者尿液顏色、排尿量、性質,并且做好準確記錄,增強患者尿道口的護理,防止患者尿道口發生感染。術后第一天遵照醫囑拔出尿管以方便患者下床活動。
4.4 術后出院健康宣教護理干預
食道癌術后患者出院進食由少到多,飲食結構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稀到干,食量逐漸增加,以保證營養,可繼續半流質飲食。從首次進食開始,約半個月左右可過渡到軟食乃至正常飲食;最初3個月注意少食多餐,不要忌口,各種食物只要是新鮮、富于營養、易于消化的都可以吃,不要過于清淡,而且還要適當進食一些紅燒肉之類的高脂食物,以利于膽囊的排空;根據需要每天可進餐5-8 頓,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一般進食3月后應該逐漸恢復到和術前一樣的飲食結構;應注意飲食衛生,進食后少量飲水,沖洗食道,清除食道內食物殘渣,觀察進食后反應,需要時可服用一些助消化藥、胃腸動力藥和制酸藥。正常飲食后,可進食干飯、饅頭等,以擴張食管胃吻合口,防止吻合口瘢痕性狹窄。說明早期活動的意義,進食時坐位,進食后活動30分鐘-1小時,睡時使用高枕,以免食物反流;掌握日常活動量,避免疲勞,保證睡眠,并指引患者戒煙酒。
5 結果
18例食道癌術后患者均未出現因飲食、活動不及時,臥床原因而出現的不良反應現象。
6 結論
綜上所述,做到及時有效的早期合理飲食與下床活動等,能改善食道癌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提高食道癌患者機體免疫力,促進食道癌患者吻合口愈合,減少食道癌術后并發癥,延長食道癌患者的生命周期。所以階段性護理干預對食道癌手術后患者快速康復的措施:食道癌術后第一天開始鼻飼飲食及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有效的調整飲食、活動護理,調節患者心理、置管管理等,能明顯降低食道癌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值得在今后的臨床護理中推廣。
參考文獻
劉清靜. 系統飲食干預對食道癌術后患者營養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 2019,27,250.
黃芳艷,閆曙光之.外科護理學[M].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第四版,2013(8):317.
焦潔.飲食指導對食道癌術后空翻的重要性[J].中國保健營養,2014,04,2090.
中國加速康復外科專家組(Zhong Guojiasukangfuwaikezhuanjiazu).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2016, 15(6).
梁廣妮,曾梅芬,藍宇,等.快速康復理念在開胸全麻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應用[J].醫藥前沿,2018,8,26;282-283.
蔣春.食道癌手術的護理要點須知[J],健康指南,2019(7):24.
呂海歐.食道癌根治術的術前準備與術后護理方法[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