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嘉
【中圖分類號】R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2
前言:
由于工業化快速發展,市場經濟自身的調節,使得人們生活的環境不斷惡化,各種轉基因的食物以及垃圾食品逐漸進入到人們的生活,加之人們生活壓力逐漸增加,不規律的生活習慣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使得腸炎、胃炎的發病率逐漸上升,甚至出現了頑固性的疾病,治療難度大。本文選擇了2019年3月28日的1例慢性結腸炎患者進行護理,護理報告如下:
一、病史摘要
患者張立群,男性,32歲,農民。患者主因“間斷腹痛、腹瀉1年余”入院;患者于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伴腹瀉,腸鳴即泄,大便不成形,偶有稀水樣便,無膿血便,無里急后重,進食辛辣及生冷食物后腹痛、腹瀉加重,無惡心嘔吐,無燒心吐酸水,無發熱,無頭痛頭暈,無咳嗽、咳痰,無胸痛及呼吸困難,當地診所給予口服藥物治療,具體用藥提供不詳,效果差,上述癥狀持續存在,為求進一步治療來院。現癥見:腹痛、腹瀉,大便不成形,偶有稀水樣便,舌紅,苔白,脈沉細。患者自發病以來,神志清楚,精神可,飲食可,大便日1-2次,不成形,小便正常。
二、 護理評估
患者在臨床上表現為腹瀉,是慢性結腸炎的主要臨床癥狀,除此之外,患者在臨床上表現為腹痛,大便不成形,排便后腹痛有所減輕。通過糞便檢查,會有粘液膿血便的情況,并且在鏡下會有白細胞、紅細胞出現;通過全結腸鏡檢查確診患者為慢性結腸炎。
三、護理問題
1. 患者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可能會產生煩躁、焦慮、消極的不良情緒,這對治療的順利進行以及治療效果都有比較嚴重的影響。
2. 患者經常腹瀉,并且次數較多,可能會對肛門周圍皮膚造成損傷。
3. 患者不合理的飲食可能會造成患者腹痛加重以及腹瀉次數增加。
4 患者因對疾病的認知度低,不能積極配合醫生工作,并且不能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護理目標
1. 緩解患者內心的焦慮、煩躁等情緒,使其能積極面對治療,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2. 患者和家屬多對肛周皮膚進行自行護理,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3. 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避免發生便秘,提高治療效果。
4. 提高患者對慢性結腸炎的認知度,能積極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五、護理措施
(一)病房護理
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一個比較舒適、并且安靜的病房休息環境,并且保證病房內溫度和濕度適宜,通風狀況良好,盡量減少患者的胃腸蠕動和體力消耗[1]。
(二)心理護理
由于慢性結腸炎患者的病程較長,并且患者的臨床癥狀會反復出現,這使得患者常常表現出消極、焦慮、擔心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耐心地傾聽患者的傾訴,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答其內心的疑慮和不解,告知患者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是正常現象,如果持續不良的心理狀態,并且不積極接受治療,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不利于病情的恢復;護理人員還要多向患者講述治愈成功案例,使患者能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2]。
(三)臨床癥狀護理
患者在臨床上會表現為腹瀉,加上該病屬于慢性病,可能會腹瀉多次,并且隨著病情的發展,腹瀉的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護理人員就要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注重肛門周圍的皮膚,并進行正確、適當的護理;針對接受灌腸方法治療的患者而言,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盡量將臀部抬高,以使的藥物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延長,提高其治療效果。還要注意患者每天排便的次數、糞便的量、性狀等,做好詳細記錄。
(四)飲食護理
慢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并且要多食用易消化、營養充足、少纖維的食物,例如魚類、豆制品、面包等高蛋白的食物也應該多食用,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蘋果、番茄、黃瓜、菠蘿等,每天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還要避免吃刺激、辛辣、油膩的食物,避免發生便秘、腹瀉等;并且還要多喝水,將早中晚的飲水量控制在3500ml以上,有利于保證大便通暢[3]。
(五)健康宣教
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要讓患者了解慢性結腸炎的病因、治療的意義以及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項,耐心地向患者灌輸合理飲食、生活規律的重要性,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同時還要多盯著患者關注天氣變化以及飲食的衛生,避免因天氣驟變發生感冒或因食物中毒使病情加重[4]。
六、護理評價
患者在經過病房護理、心理護理、臨床癥狀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健康宣教之后,腹瀉、腹痛等臨床癥狀有所減輕,對疾病的認識也得到了提升,養成了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發自內心愿意積極的面對治療,能夠遵醫囑服藥,每天能夠用樂觀的心態生活,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
七、分析討論
本文對來我院治療慢性結腸炎的患者進行護理分析,病房護理和心理護理能夠有助于緩解患者煩躁、郁悶、擔憂、焦慮的不良情緒,使患者能夠在一個輕松、舒適的病房氛圍中治療,通過護患之間的交流,患者的心理壓力也得以減輕,對護理人員建立起信任,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慢性結腸炎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腹瀉,會造成肛門周圍皮膚的損傷,護理人員通過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對肛門周圍皮膚的護理,緩解了患者肛門周圍的損傷,提升了護理滿意度,并且指導患者抬高臀部,也有助于延長藥物的作用,治療效果得到了提高;飲食護理中,患者通過護理人員的指導養成了健康的飲食習慣,并且禁煙禁酒,促進了病情的恢復,避免了便秘等并發癥的發生,也避免了慢性結腸炎的復發;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加了解慢性結腸炎疾病的特點、治療意義以及自我護理的方法,患者能夠遵醫囑服藥,積極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了抵抗力,提升了治療效果,促進了其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對慢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可以從病房、心理、臨床癥狀、飲食、健康宣教等方面進行,治療效果得到提高,并且能夠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參考文獻
門嵐,李長鋒,趙冬梅,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用精細化護理干預的臨床研究及預后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2):35-38.
黃瑩.延續性中醫護理應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實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A02):276-277.
杜麗云,朱琴,林玲萍,等.協同護理模式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IL-23、IL-17、心理及軀體狀況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4):700-703.
王晶,肖雪劍,蘇慧慧.潰瘍性結腸炎的一體化護理[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25(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