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艷
【中圖分類號】R96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在每個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發燒、發熱”的經歷,許多家長都認為“發熱會燒壞孩子的腦子”,因此每當孩子出現發燒、發熱的癥狀時,就會給孩子吃大量的退燒藥,以此來緩解癥狀。那么,這種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呢?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然后再做判斷。
果果今年5歲了,由于果果是早產兒,導致她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比普通孩子低很多,在這情況下,果果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動不動就會感冒、發熱。每當果果出現發熱的癥狀時,父母就會不由自主的擔心,因此經常利用退燒藥和退燒針緩解針狀。在一次次藥物治療的影響下,果果免疫系統出現了嚴重的抗藥性,之前使用過的退燒藥已經沒有任何效果了。就在今年年初,我第一次見到了果果,小姑娘又瘦又小,就診的過程中咳嗽不斷,體溫也高達39.2℃,一開始,我建議用普通的退燒藥和退燒針,可是果果的父母卻說,已經服用5天了,根本沒有任何退燒的跡象。因此,為了全面了解果果的身體狀況,我們為果果做了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后,我也嚇了一跳,原來果果的免疫系統出現了極強的抗藥性,普通的退燒藥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通過抗生素才能緩解癥狀,此外,果果的肝功能也受到了損害。面對檢查結果,果果的父母既困惑,又懊惱,由于自己缺乏正確的認知觀念,導致孩子的生命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小兒發熱時,藥物治療并不是最佳的治療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治療方法,長期亂用藥不僅無法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而且還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這就要求廣大家長務必要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和護理措施,爭取在改善患兒病情的同時,也能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那么,如何正確對待小兒發熱呢?下面我們將圍繞這個問題進行相關知識的介紹。
1 小兒發熱的誤區有哪些?
發燒作為一種常見的兒科臨床癥狀,很容易引起廣大家長的“過度緊張”,當孩子出現發燒、發熱的癥狀時,作為家長難免會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家長也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下面我們就對幾種常見的“誤區”進行詳細的介紹,各位家長不妨耐心的看一看。
(1)短期低燒吃退燒藥
許多專家建議,孩子的體溫本來就高于成年人,當孩子的腋下體溫高于37.5℃且低于38.5℃時都屬于低燒,若孩子短期內持續低燒,家長大可不必讓孩子吃退燒藥。但是,一些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盡早康復,都會在發熱初期就采用藥物治療或注射治療,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是由于退燒藥是一種能夠使人體體表血管擴張,并能夠借助排汗功能達到散熱目的的藥品,它雖然能夠抑制發燒,使人體體溫降低,但是卻不能“治本”,因此,在沒有了解發燒原因的前提下胡亂用藥是萬萬行不通的。除此之外,退燒藥還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比如藥疹、胃腸道反應、血液系統反應和肝腎功能損害等,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需要謹慎對待,盡量做到“能不吃就不吃”。
(2)成人退燒藥孩子減半吃。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發燒了,而家中沒有兒童退燒藥,只有成人退燒藥,一些家長就會將成人退燒藥減半給孩子吃,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兒童和成人無論是在身高、體重上還是在身體機能發育上都存在巨大的差異,導致兒童退燒藥和成人退燒藥在藥物成分和使用方法上也不盡相同,許多成人退燒藥上都注明了“兒童減半”的字樣,但是并沒有指出明確的用量,若使用不當,很容易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嚴重時甚至會危及患兒的生命。
(3)單純依靠退燒藥
當孩子出現發燒、發熱的癥狀時,一些家長只是一味的讓孩子吃退燒藥,認為只要退燒了,孩子就沒有危險了,這種想法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小兒發燒、發熱通常都是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癥狀,兒童之所以會出現發燒、發熱的癥狀,大多數都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比如感冒、慢性咽炎、胃腸道疾病等,家長只有弄清楚孩子發燒的真正原因,從根治病因入手,才能徹底消除孩子發熱的癥狀,從而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若只是單純依靠退燒藥,不僅難以根治病癥,而且還容易使發熱癥狀反復發作。
2 如何正確對待小兒發熱?
發燒、發熱對于年齡尚小的兒童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一種臨床癥狀,許多小兒傳染性疾病都會引起患兒發熱的癥狀,這就要求廣大家長必須要正確看待小兒發熱的現象,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從而獲得理想的效果。一般來講,當小兒出現發熱癥狀時,家長首先要明確患兒的體溫情況,當患兒體溫低于38.5℃時,應將物理降溫作為首選,該方法既安全,又有效,且無任何毒副作用。下面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進行具體的介紹。
(1)多喝溫開水、青菜汁和水果汁,讓兒童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在改善排汗功能的同時,也能緩解患兒的不適癥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給患兒喝冰水或冷水,從而避免加重患兒的病情。
(2)用溫水擦拭患兒全身,將水溫控制在32~34℃,每次擦拭10分鐘左右,擦拭的重點部位在患兒的頸部、腋下、腹股溝處等。也可利用溫水浴幫助患兒降溫,水溫控制在34℃左右,為患兒洗澡10分鐘,以此達到排汗散熱的目的。
(3)貼退燒貼,退燒貼作為一種緩解患兒發燒癥狀的新產品,能夠改善患兒的發熱癥狀,雖然效果一般,但是不具有任何毒副作用。
(4)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為患兒提供清淡的飲食,進一步為改善患兒的病情創造有利的條件。
若患兒的體溫高于38.5℃,家長需要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和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哭鬧、呼吸快速、發熱持續不退、拒絕飲食等癥狀,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上述內容介紹了關于小兒發熱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為廣大家長提供一些幫助。當孩子出現發燒、發熱的癥狀時,不要一味的胡亂用藥,需要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在避免用藥風險的同時,也能確保孩子的生命健康,這是我們每一個家長的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