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中圖分類號】R6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血液透析簡稱血透,是最常用的血液凈化方法之一,利用透析器等體外循環裝置,將病人的血液與含有一定化學成分的透析液同時引入透析器中,隔著半透膜進行透析,以排除代謝產物、凈化血液和補充必要的物質,從而起到人工腎臟的作用,清除血液中蓄積的毒素,糾正體內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
平衡體內的液體是腎臟的重要功能之一。腎衰竭患者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如何排泄體內過多的水分,體內水分過多被稱為液體超載,可以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的出現,如果體內水含量達到很高的水平,潴留的液體使機體腫脹,最初始于足踝部,隨著病情的發展向上延伸,加之治療的不及時,最終體內過多的水分影響肺功能,引起致命的肺水腫。同時,腎衰竭時,腎臟喪失了維持液體平衡的能力,因此腎衰竭患者必須注意每日液體攝入量,對于大多數腎病患者來說,控制液體的攝入量是最基本的治療原則,事實上限制液體的攝入量有時是很困難的,不同的患者每天的液體攝入量不同,排尿量越多,可攝入的液體也就越多。
如何計算每日液體攝入量
平時液體的攝入量包括飲水量、液體食物和藥物的水分,額外丟失的水分如呼吸、出汗、嘔吐、腹瀉等也應補充。血透患者液體攝入量應按下面公式計算:液體攝入量(ml/d)=尿量(ml)+500-750ml。血透患者對每天的液體攝入量需要特別慎重,否則會在透析期間出現液體超載的問題,引起水潴留,出現全身水腫、高血壓及心力衰竭。一旦出現上述并發癥,如果搶救不及時,可危及生命。為此,血透患者的飲水量應嚴格控制。一般建議兩次透析期間體重增加不得超過原體重的5%或每日體重增加一般不超過0.5-1kg。
血液透析患者保持水平衡有利于規避相關并發癥的出現
透析雖然是解決慢性腎衰患者體內水平衡的一個有效措施,但同腎臟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腎臟可以根據每日進水量和人體內存倩況的不同,通過尿量的相應增減,以維持體內水平衡的穩定,而對于個別血透病人來講,只能通過機器在每周8~12小時的透析時間里完成腎臟在一周168個小時內完成的工作。結果就造成患者在透析前體重都有一個明顯的增減現象,這種周而復始的體重變化是非生理。4小時的血透治療清除水量成年人應控制在體重的4%~5%,65歲以上的老年人則在體重的3%之內是安全的,超過這個量往往會導透析過程中低血壓的發生。因此,血透患者必須調整攝人的水分和彌補血透的不足,盡可能避免水負荷過多引起的心衰、高血陽肺水腫及透析相關性低血壓。
血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水平衡及相關注意事項
1、規律透析:血液透析患者的腎臟已經很少或者幾乎不能自主排出毒素了,因此必須通過透析來使體內的尿毒癥毒素降到一個合理的水平,盡可能使用一次性透析器,每周透析兩到三次,保證充足的血流量等是規律透析的前提。
2、控制血壓:過高的血壓對患者的心臟及血管等非常不利,并有可能引發腦出血,按時定量吃藥,并經常測量血壓,視血壓情況調整藥物或者透析方案。
3、改善貧血狀態:貧血的常見癥狀包括面色指甲口唇發白、呼吸困難、容易疲勞、頭暈、睡眠不好、心慌等,改善貧血的方法主要為堅持使用促紅素,鐵劑,葉酸,維生素等等。
4、嚴格控制水的攝入量:必須注意水分的來源,除了牛奶、水果、飲料外,食物中也含水分,在實際生活中常很難估計,過多飲水將使患者在透析期間體重增長的很多,這將加重心臟的負擔,使得血壓也難以有效的控制,并且會加大超濾量,而過度的超濾很容易出現抽搐,低血壓甚至休克,透析間期內每天的體重增加不要超過1公斤,故就需盡量的控制飲水量而且不要吃稀飯,面條等含水量多的食物。
5、休息與活動:病情穩定后可進行適當的鍛煉以增強體能,避免過于勞累。
6、飲食:血液透析病人的營養問題極為重要,營養狀況直接影響病人的長期生存及生存質量的改善,因此要加強飲食教育,使病人合理調配飲食,盡量不吃含鉀量高的食物少吃含鉀量高的食物,很多急診搶救的透析患者都是由于高血鉀,含鉀量高的食物包括:橘子,香蕉,海帶,紫菜,豆制品等等;控制水鹽攝入,根據患者的干體重、尿量及水腫情況,嚴格限制水、鹽攝入。每天觀察體重變化,嚴格要求患者以透析間期體重增加不超過2.5kg,2次透析之間體重增加以不超過干體重的4%~5%為宜;食鹽攝入應限制在2~3g/d以內,嚴重高血壓、水腫、無尿時食鹽攝入應<2g;尿量>1000mL/d的患者不需要嚴格控制飲水量,多吃高纖維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透析病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達到2000mg,除膳食中的鈣以外,一般要補充鈣制劑(碳酸鈣)和活性維生素D,磷的攝入量應控制在800~1000mg/d,避免含磷高的食物,如全麥面包、動物內臟、干豆類、堅果類、奶粉、乳酪、蛋黃、巧克力等,烹調前先將食物浸泡、過沸水后撈出,可去除食物中的部分鉀和磷。另外,對于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透析患者可發生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缺乏,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故應注意補充。
6、注意對動靜脈內瘺的保護:沐浴或游泳最好在下次透析前一日進行,或者在穿刺處貼防水膠布,如出現內瘺穿刺點或沿內瘺走向血管有紅、腫、熱、痛或有分泌物等,應及時就診;透析中應注意穿刺側手臂不要過度彎曲,避免因體位變換而導致穿刺針刺破血管引起皮下出血;透析結束的當天不做血管充盈鍛煉,不要用該側上肢提重物,防止用力后穿刺點再度出血,一旦發生出血,不要緊張,繼續壓迫止血即可;禁止在內瘺側肢體測量血壓、靜脈穿刺,要避免提重物,穿著寬松衣服,睡眠時勿將內瘺側手臂當枕頭,以免壓迫該側肢體引起內瘺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