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新
【摘 要】怎樣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是兒科門急診的大問題。兒科門急診患者都是兒童,年齡較小,護士與他們溝通帶有一定困難,如果想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就要與患者家屬溝通,溝通是否順利與患者病情治療是否正確有直接關系。在與患者溝通時,要注意自身說話語氣,用一種親切的態度來與患者對話。本文將詳細分析如何做好兒科門急診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
【關鍵詞】兒科門急診;急診;醫患關系;如何有效溝通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在兒科門急診,人員往往流動大,患兒年齡較小,常常哭鬧,家長忙于自家孩子留給醫生的時間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就更講究與病患及其家屬溝通的有效性。患者只聽從醫生的醫囑,如果醫生與患兒之間沒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會使醫生遺漏很多關鍵性的信息,導致醫生開的醫囑不準或有所偏差,不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利,也會影響醫患關系。而護士也是直接遵循醫生的醫囑,如果和患者及其家屬沒有一個良好的溝通過程,有時會遭到患者家屬對護理過程的抵觸,從而影響患兒病情發展。在解決溝通問題時,護士也能夠掌握一定的技巧,要學會因人而異,以親切的態度來面對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醫患糾紛。
1 溝通
溝通,也稱為交流,是一個系列信息互相交換的過程,從概念上講,在與患者對話時,我們和患者都是對方的發言者與聽眾,但是對于護士從溝通技巧上來講,占有一定的主動性,也就是說在一場對話中,護士應該掌握對話的節奏,以患者為中心,通過技巧,給患者帶來一個舒適的溝通環境,以此來得到想問的答案。與患者和其家屬能否和諧順利的溝通,是影響醫患關系的主要因素。
2 溝通技巧
2.1 面帶微笑與患者交談
一段良好溝通的前提條件是具有良好的態度。誰都不愿與惡言相向的人對話,雖然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技巧,但是實施起來卻很困難,在兒科護理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急躁,脾氣不好的患者家長,此時就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以一種禮貌地態度與之交談,盡量減少其情緒。護理者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談,解除患者對于醫院以及陌生環境的拘束感,使患兒感到親切和熱情。做晨間護理時,應面帶微笑主動與患兒和其家屬打招呼,用親切的語言與他們問好。如果患者此時有什么不滿意,在看到護士的態度親切時也會有所收斂,及時收起不文明的行為。對于患兒家屬提出的問題,要耐心溫柔的態度解決。有研究發現,約80%的患者希望與護士每天交談一次。可見患者把護士當成朋友,親人來看的,需要護士的幫助。患者在與護士溝通時便可以得到安全感,護士也可以更加了解患兒的病情及心理狀態,才能更好的延續護理進程。
2.2 耐心傾聽
好多患兒家屬因其孩子住院或進入急診科病情嚴重時,而情緒不穩定,此時他們往往需要一個能傾訴的對象。而護士往往是他們最需要的人。所以,學會傾聽,是很重要的溝通手段。有些護士因為工作繁忙,在面對患者家屬的傾訴時,很沒有耐心,這樣會讓患者家屬產生一種自己不重要的錯覺,會對醫生與護士造成誤解,進而懷疑治療措施與手段。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護士是與病人24小時共同陪伴的人,也是家屬了解病人情況最直接的窗口。正因如此,護士更要學會如何傾聽,以及傾聽時該有的態度。要讓患者家屬放下心中的緊張,必要時要給予患者家屬一個可以發泄的通道,來疏解其內心的痛苦。
做一個有效的傾聽者,應做到花時間傾聽對方的話;不能隨意打斷對方,不要急于做出判斷,要注意與對方之間的非語言性溝通行為。只有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礎上,讓對方有了安全感才方便開展下面的護理,護士應做到坦率、熱情和正確的理解,才能建立起護患之間的信任和安全感。
2.3 耐心解釋
護理過程中,護士要注意于患者及病人家屬的溝通方式,在溝通過程中要保持語言溫和態度親熱良好,善于解答患者家屬的各種疑問,對于患者家屬提出的意見要持有虛心聽取的態度,并隨時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發展調整相應的護理計劃。對于一些態度激進的家屬,護理人員要懂得忍耐,盡力保持冷靜,運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切勿激化矛盾隨時隨地向家屬報告和患者病情治療進展,如果想要把患者家屬想要問的問題解釋清除,這不僅需要我們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也需要我們從實踐中積累經驗,更應該經常了解疾病的最新的報導和最新的護理治療措施。對待各種敏感問題要不慌不亂,還不能讓患者感到敷衍。這就要求護士要理解,然后運用恰當的語言技巧講清楚,說明白,要耐心細致的做好解釋工作,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
2.4 主動幫助
護士要銘記以人為本的理念,注意護理技術水平的提高,努力營造和諧、放松的工作護理氛圍,根據工作性質的需要,體現以病人為第一、質量為第一的主旨。努力使護理工作貼近患者,把護理工作的熱情帶給患者,只要用一顆真心主動的幫助每位患者,患者將會感謝護士。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際關系領域的溝通會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在護理工作中,需按照患兒生理、心理、特點去處理病情。重新了解作為一個兒科護士的責任,適應新模式的發展。溝通能使護士和患者合為一體,去幫助患兒戰勝疾病,早日康復,幫助家屬重拾信心。
2.5 主動詢問
為了更好的做好和護患之間的溝通,護士要在日常的巡視中做到主動觀察,主動詢問,主動巡視。護士要時刻更新護理觀念,徹底改變過去那種“無言服務”的舊護理模式,打破往常的被動溝通模式,要主動詢問,了解患者相應的信息,在巡視的過程中,了解患兒的信息,更好的對患兒進行診治。溝通能使護士和患者合為一體,去幫助患兒戰勝疾病,早日康復,幫助家屬重拾信心。
總結:
與護患溝通的方式值得護理人員自醒。在急診科,人員往往流動較大,而兒科門急診的病人年齡較小,又常常哭鬧,家長忙于自家孩子留給醫生的時間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就更講究與病患及其家屬溝通的有效性。在解決護患問題時,護士要講究很多技巧,以溫和有禮貌的態度,主動幫助,面帶微笑,善于傾聽,耐心解釋,做到因人而異,盡量得到患者的理解,爭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護患糾紛。
參考文獻:
胡華芬. 淺談有效溝通在兒科護理中的作用與運用[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6):208-209.
陸琳琳. 淺談有效溝通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 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2):1.
羅文英. 有效溝通SOP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 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396-397.
韓靜. 護患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2,(36):6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