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曾鴻煉
曾鴻煉先生,暨南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現任英國諾霸(Norbar)集團(成立于1942年)全球6位董事中唯一的華人董事,諾霸精密機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臺灣圣約翰科技大學董事會董事,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上海理工大學高級顧問。?曾鴻煉先生擔任?ISO國際標委會TC29/SC10專家委員會中國代表,就任中國國家標準委員會SAC/TC174/SC2全國五金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SAC/TC173全國鑿巖機械與氣動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中國五交化團體標準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五金交電化工商業協會氣動分會副會長,上海市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常務副會長,上海市工具行業協會副會長,上海五金商業行業協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常務理事,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工具五金分會理事。自2008年以來,曾鴻煉先生先后?7次獲得五金行業十大人物獎(頒獎地點: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中國經濟百名杰出人物獎(頒獎地點:北京人民大會堂)和中國經濟新領軍人物獎(頒獎地點:北京釣魚臺國賓館)。2015年,被全國工具五金標準化中心、《工具信息與標準》雜志編輯部聘為專家委員會專家。2017年,被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聘為理事單位。曾鴻煉先生從事扭矩行業及扭矩實驗室長達20余年,20世紀80年代初為機械工程學會正會員,90年代擔任臺灣實驗室質量管理與校正實驗室負責人。從英國到歐盟到ISO,曾鴻煉先生多次協助參與多項國際、國家及行業的扭矩標準制定,多次代表中國出席ISO國際會議,有著豐富的經驗及廣闊的國際視野。
《中國制造2025》不僅使企業產業升級,也顛覆了企業的商業模式,賦予各行各業數字化的特征。數字經濟為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早在《中國制造2025》計劃公布之初,諾霸就開始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的高科技技術為中國的制造業提供智慧產線工業4.0解決方案。積極與市場抱團,通過創新驅動,領跑智能生態圈。放眼中國市場,諾霸每一步都敢為人先,精準的行業趨勢預測與非凡的執行力成就了諾霸的今天。
諾霸創立于1942年,最初為勞斯萊斯制造扭矩扳手起步。它是世界上首家專業生產各類扭矩工具和扭矩儀器的制造商,是全球擁有研發扭矩工具及扭矩儀器最大最現代化的生產工廠,是英國最高扭矩工具測試的權威機構,同時也是可以代表國家簽發扭矩工具校準證書的企業。諾霸也因為自身的杰出表現而兩次榮獲英國女王獎。
2006年,諾霸將目光投向了尚未耕耘過的中國市場。在華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也就是今天的諾霸精密機械(上海)有限公司。
當時的中國工業領域,人們對“扭矩”的概念知之甚少,而對于“諾霸”這個品牌,更是一頭霧水。對此諾霸選擇循序漸進的培育,通過各種渠道傳授“扭矩”的概念。
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這是市場經濟顛撲不破的通則。
無論是企業標準、行業標準,抑或是國家標準,甚至于國際標準,諾霸都有著很完整的經歷。上世紀90年代初期起,諾霸英國公司將扭矩工具的項目承接下來,并代表英國皇家實驗室進行研究,包括撰寫相關論文、組織各國的專家進行交流等。經過一輪又一輪、一項又一項實驗的驗證,諾霸團隊因其強大的技術水平獲得了歐盟,乃至全世界的認可,被視為扭矩行業最高等級的標準水平。
而進入中國市場后,諾霸花3年時間用教育市場的手段完成了市場培養,轉而向標準制定者的角色邁進。事實上諾霸是全球扭矩工具標準的制定者,那么把標準直接灌輸給尚處于混沌中的中國市場,無疑是一個更精粹的選擇。
一直以來,中國工具五金行業的標準都是相對滯后的,始終追隨世界標準的腳步。而標準話語權又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底氣,更是中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關鍵因素。2011年7月,ISO TC29/SC10第28次會議在英國倫敦召開,來自世界十幾個國家的標準制定委員會代表團出席了會議。諾霸精密機械董事長曾鴻煉協助中國標委會(SAC/TC174)代表團出席了本次會議。這是(SAC/TC174)代表團第一次走出國門,出席ISO標準制定會議。
2015年,鑒于諾霸上海在中國扭矩行業的領導地位,曾鴻煉被邀請代表中國標準委員會,出席在美國紐約召開的ISO TC29/SC10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委員會。此次會議不僅為中國爭取到了2017年舉辦ISO TC29/SC10國際標準會議的機會,也為中國代表爭取到了首次制定ISO《棘輪扳手》國際標準的權利,這是中國代表團首次擁有國際標準的制定權(該國際標準將于2020年正式通過并實施),更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強烈意愿與呼聲。
2017年6月,ISO年會首次在中國召開,大大促進了中國工具五金行業標準化的進程,對中國工具五金行業的標準化建設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它標志著中國工具五金標準化的迅猛發展,進而在國際標準舞臺上大放異彩。
2013年,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4.0”概念,倡導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結合起來,進而夯實制造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而中國作為制造大國,借助《中國制造?2025》的東風,明確了未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方向,以智能制造為主線,推動中國制造業在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諾霸憑借多年在工具行業的浸淫,以精準的市場目光預判行業發展方向,早在2013年之前就著手產品的智能轉型。時至今日,在智能產線解決方案領域,已初見成效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