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學 福建 福州 350116)
在西方歐美國家的發達資本市場中,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選擇回饋股東投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中國有一批具有中流砥柱作用的上市公司,長期以來始終堅持以高現金分紅來回饋投資者。其中的典型代表有格力電器、貴州茅臺、飛科電器等公司。而這些優質的上市公司中,格力電器的管理文化一直提倡回報股東,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引領作用,格力電器現任董事長董明珠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明格力電器將長期堅持高現金分紅來回報股東。2016年現金分紅記錄,格力電器共有601573萬股,向所有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8元(含稅)。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格力電器是集科技型、創新型、多元化于一體的國際化工業集團,截止2018年8月,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909.76億元,凈利潤128.06億元,連續9年上榜美國《財富》雜志“中國上市公司100強”。
從年報股利分配方案,首先可得出1996年、1998年、2005上半年,格力電器使用了剩余股利政策,將凈利潤不以現金股利的形式分配給股東,而是以發放股票的形式分配。在1997年短短的一年時間內采用了高派現股利政策,派現金高達每10股10元,股利支付率高達80.5%遠遠高于股利支付率均值。
其次,1999年—2005年每10股派現金額3-4元并沒有大幅度的變化,股利支付率呈穩定上升趨勢,都在48.49%-61.42%之間,格力電器采用穩定増長股利支付率政策使其派發的分紅隨企業的經營業績改變,以“多盈多得,少盈少得,不盈不得”為原則。還有2006年—2010年格力電器采用派現轉增股、派現送紅股,兩種股利政策,說明該公司能夠靈活的掌握資金的調配,既可以滿足股東、投資者的利益需求,又能掌握良好的投資機會根據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最后從2012年起股利支付率直線上升從28.72%升72%,短短五年時間股利支付率增長近三倍,派現金額高呈倍數増長,當年股利政策每10股派現金30元創歷史新高,股利支付率高達63.75%,分紅總額占凈利潤的比為72.00%。
1.從年報可以看出,在初創期(1999-2006 年)公司的銷售盈利能力較弱,銷售盈利能力上升速度也較慢,所以在這個階段,格力電器的股利發放水平相對而言較低;到了成長期(2007-2013年),公司的銷售盈利能力有所增強,尤其到了成長期的后期階段,格力電器的銷售盈利能力增強較快。所以,這一時期,格力電器的股利發放水平和股利政策的穩定性有較大提高。但是,根據前文所述,我們可知,成長期的現金股利的平均支付率卻低于初創期,這一點說明格力電器初創期的股利支付水平是不合理的。在進入成熟期的第一年,也就是 2014 年格力電器的銷售盈利能力達到歷史最高,雖然在 2015 年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2.償債能力分析
從年報可以看出,格力電器股份公司的速動比率、流動比率總體變化趨勢相同。具體而言:在初創期(1999-2006年),格力電器的速凍速動比率和流動比率相差較大,引起兩者差異的主要是存貨,說明格力電器在初創期的存貨積壓較大;在成長期(2007-2013 年),格力電器的短期償債能力有明顯提升,尤其是速動比率增幅較大;在成熟期(2014 年以后),格力電器的短期償債能力又有所提高,查閱報表可以發現,原因是格力電器的流動負債增長幅度小于存貨、應收票據的增加。
格力電器剛上市時,正值家電行業發展期,但是由于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秩序混亂、競爭激烈種種外部原因,致使企業經營發展較為困難。到了成長期,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家電行業發展勢頭下滑。但到了格力電器成長期的后期,受購房需求增加、政府刺激性消費政策、尤其是 2012 年全球經濟狀況的回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迎來行業發展的小機遇期,所以其實施了穩定的股利政策。進入成熟期(2014 年以后)后,家電行業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是行業進入產品結構優化、優良家電消費升級階段。另外,伴隨著國家對家電產業的政策補貼和支持,行業前景仍舊良好。在進入成熟期后,格力電器現金流也較為豐裕,所以其實施了穩定的、高現金股利政策。
回顧格力電器自上市以來的現金分紅歷史,其中以2016年108.28億元的大手筆現金分紅最受關注,這筆分紅不僅是公司歷史分紅的新高,也是最受資本市場熱議的分紅行為,格力電器的高派現行為存在著應對資本市場上“惡意并購”的動機。
2016年11月29日,格力電器發布停牌申請公告,公告稱因當月17日-28日期間,股價漲幅累計達到27%,換手率達到32%,被深交所發函要求公司對相關事項進行核查。
經核查后,公司發現引起其股價異常波動的原因是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2016年11月17日公司股票復牌至2016年11月28日期間大量購入公司股票引起的。此次大量買入,前海人壽耗資47.74億元,其持股比例也由2016年三季度末的0.99%上升至4.13%,持股排名由公司第六大股東上升至第三大股東。
首先,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需要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必須保證其盈利能力能夠穩健發展,井且具有充裕的現金流量。在高派現股利政軍制定的過程中,要合理的制定股利支付率以及每10股派現金,確保高派現股利政策不會導致公司的償債能力的降低,資本結構發生變化。
其次,股權結構對上市公司實施高派現股利政策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度,應協調公司管理層與控股股東之間的關系,杜絕因個人利益而操控公司的股利分配。避免股利分配政策受管理層以及大股東的意愿支配,需通過建立監事會等公司內部監管部門加強和公司外部監管部門對管理層的監管。
最后,高派現股利政策受多方因素影響,企業對高派現股利政策的規范程度較低,我國監管機構應該給予重視,井采取措施對股利政的制定和實施進行引導:一方面完善股利分配相關法律法規及上市公司對重大事項信息披露制度;另一方面完善上市公司內外部監督約束機制,通過監事會和證監會等等公司內部監管部門加強對管理層有效的監管,也要通過公司外部監管部門如證監會等對上市公司高派現行為的監督和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