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蕩平 沈年華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蘇州 215104)
1992年國務院頒布《城市綠化條例》,拉開了我國園林綠化規范化發展的序幕。1995年國家建設部頒布《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管理辦法》和《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標準》,于1995年10月起施行,從而對從事城市園林綠化企業進行資質審查管理,實施等級化管理,共分三級等級標準,在資質標準中對注冊資金及從業人員有明確要求,這兩項也是核準相應資質的重要的依據。資質決定企業經營項目的范圍和企業實施工程區域。企業資質在一定程度設置了企業競爭的門檻,保障企業良性競爭,為低級別企業的發展設置了一定的障礙,但會影響到綠化行業的健康發展。于是,2017年4月14日住建設部官網正式發布通知,取消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綠化企業資質審核廢除,綠化企業重新洗牌,形成良性競爭的新形勢。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在原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等級標準中對園林綠化從業者專業有嚴格要求,三個級別對從業人員數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從表1中可以看對專業技術工人數量的要求,正是這些不同級別大量工作人員的要求催生了園林綠化職業技能培訓的市場。

表1 專業技術工人
1994年我國實施職業資格制度,園林綠化職業資格證書中綠化工、花卉工、古建工等證書成為企業資質升格的必備條件,培訓市場火爆,各培訓機構和培訓學校分享園林綠化職業資格培訓這塊蛋糕,培訓出現諸多弊端,綠化企業為了證,培訓機構為了錢,培訓流于形式,培訓的時間無法保證,培訓的質量也難保證。園林綠化培訓從開始的高質量高效率到后來的低質低效,讓培訓失去含金量。因此,當建設部2017年取消園林綠化資質核準后,園林綠化的培訓市場一落千丈,園林綠化企業沒有培訓的動力,而參與培訓的個人也沒參加培訓的意愿。筆者從事綠化培訓教學工作19年,2015年開始參與蘇州市園林培訓學校的綠化培訓管理工作,見證園林綠化職業資格認證取消的過程,在這過程里不斷思考園林綠化職業培訓的模式,構建新的模式,在新形勢下,讓園林綠化培訓重煥異彩。
蘇州在園林綠化上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擁有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近年來,園林綠化的發展也讓這座古城重放光彩,園林綠化企業發展速度較快。據統計,截止2018年蘇州市有660家綠化企業,同時蘇州還擁有拙政園、留園等9個園林文化遺產及虎丘、天平山等風景名勝區,而蘇州也在創建百園之城,蘇州每年的綠化量增速較快,這些均是推動園林綠化事業發展的動力要潛在的培訓對象,只是目前還有沒有找到合格的培訓模式來釋放培訓市場。
從蘇州市園林培訓市場了解到,綠化職業技能培訓已銷聲匿跡,幾乎沒有針對園林企業的培訓,蘇州園林局所屬單位每年有部分培訓項目。造成現狀因素較多,從培訓單位來看,一方面,園林專業性強,專業內學科間也有很強的界線性,涉及專業面廣,因而,社會培訓機構很難組織專業老師開展職業技能的培訓;另一方面,開設園林專業的學校受限于體制,授課教師的校內教學任務較重,難以抽身參與園林綠化培訓教學工作中,同時授課教師津貼難以兌現。從被培訓者來看,職業技能認證的取消,失去培訓的動力,通過短期培訓讓職業技能提升的效果是不可見的,園林綠化企業對人才雖然有需求,技能人才流動性較大,企業可以通過招聘途徑獲得技術人才,園林綠化行業組織內部員工培訓的需求不是很迫切。蘇州是古典園林聞名于世的城市,在古典園林和名勝景區中園林技術人才流動性較少,他們有接受培訓的需求,管理單位也有對提升員工技術能力的需求。因此,每年有少量的培訓在開展,通過這些培訓模式的固化提升,為全面開展園林綠化培訓模式的探索提供實踐支撐。
1.菜單式課程培訓模式
菜單式培訓是對傳統教育培訓模式的創新、完善,易被受訓者所接受,更具靈活性、針對性、實效性。[1]針對企業培訓采取菜單式課程培訓,培訓學校要根據師資力量建設課程菜單,企業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培訓課題體系來選擇培訓課師,結合實踐開發如表2的園林綠化企業真正需要的課程體系。根據需求選擇課程,培訓學校可根據安排相應師資力量開班授課,靈活的培訓方式消弱了原有職業工種單一的培訓模式。表2綠化培訓課程體系中課時的安排通識類課程8課時、工程施類12課時、生產管理類8課時、設計類8課時、職業素養類4課時,具體安排還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表2 綠化培訓課程體系
2.項目式培訓模式
幾乎所有的行業培訓為專業技能培訓,很少有針對專業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因此,專門針本行業的專業管理特色培訓內容可涉及國家及地方政府園林綠化行業的相關政策法規、園林綠化行業相關單位的崗位職能,課程開設要以團體任務為主,體現協調團結的課程,這類培訓既能培養協調管理能力,又能提升專業技能,鍛煉管理能力。項目建設為中心,設立工作任務,團隊完成一個綠化小品,分組實施,從設計到施工,從材料的選擇實踐操作,從工作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鍛煉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3.專題培訓模式
專業專題培訓主要是針對某一園林綠化中某一項目或某一課程進行專題培訓,如園林病蟲害防治,首先培訓要有針對性,老師要熟悉委托培訓單位開展業務的地域范圍,針對該區域內的園林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專題培訓。培訓特點是針對性強、培訓時間短,能解決實際問題。
4.委托培訓模式
委托培訓模式是由培訓單位委托培訓學校開展培訓的培訓模式,培訓主要內容為職業規范培訓、新員工入職培訓等。
(1)職業規范培訓模式。職業德道規范和禮貌禮儀是日常工作中最重要又最容易忽視的問題。良好的職業風范可以體現員工的基本素質,并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職業行為規范是個人所從事職業內的行業道德,包含公共道德和行業內的基礎準則。禮貌禮儀培訓適合園林綠化行業所有員工,特別是園林中服務性崗位和公益性崗位。在園林相關職業資格認證取消前,園林綠化培訓中職業道規范也占5%的考核比例,說明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性。因此,應增職業道德規范和禮貌禮儀的培訓。
(2)入職培訓模式。了解企業文化、企業運作模式、企業的經營范圍及工作規范等對職場新人非常重要,決定了新人以后發展的高度。園林企業受限于企業規模的大小。小型園林企業新進人員較少,無法開展規范的入職培訓,最好的模式是培訓學校開設入職培訓課程,以聯合形式開展培訓,這類培訓的師資需要從園林企業中來聘請管理人員、技術能手和法律政策相關人員為培訓教師。
開展園林綠化培訓,雖然職業技能鑒定證書取消,但參與培訓和所開設課程及參與培訓情況需要培訓實施單位進行相關證明。園林綠化培訓要為社會服務,培訓應當與當地園林綠化協會及風景園林學會緊密合作,在園林綠化培訓中探索科學的培訓課程體系,建立合理的考核認證體系,聯合發證,統一認證和管理,實施“1+X”的職業培訓證書。
園林培訓優質師資庫的建設應該擺脫以校內資源為主體的師資力量建設。從社會、高校等專業領域引入高技能培訓講師,大力推行“師帶徒”的企業人才培養模式。[2]培訓師資應從綠化行業、綠化行政管理部門、相關院校專業教師、園林綠化私營企業主及園林綠化技能大師中篩選,建立優質師資庫,形成穩定的教學資源,師資隊伍的構成要具有年齡的遞進性、專業分布合理性、構成人員穩定性,培訓時間要有保障,專業水平要有保障,形成優質師資源庫。
蘇州市園林綠化行業社會團體有蘇州市園林綠化協會、蘇州市風景園林學會,應以由風景園林學會協同在蘇開設園林專業的相關學校開發園林綠化培訓課程體系,不斷完善園林綠化培訓模式,而綠化協會也應參與到考核認證體系中去,形成園林綠化考核認證體系,形成園林綠化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倡導園林綠化從業人員終身學習,不斷提高園林綠化職業技能。
通過新形式下的園林綠化職業培訓模式的構建,弱化綠化企業對職業工種的需求,突出職業綠化職業單項技能的提升,開展菜單式培訓,企業或參與培訓的個人可以選擇培訓目標課程,針對企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調研式培訓,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培訓,完善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通過園林綠化入職人員的培訓,讓行業新手盡快進入工作狀態。總之,在新形勢下,園林綠化職業培訓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固化與完善,從而促進園林綠化行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