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書,伊 諾,曹彥君,衛雅嫻,張震宇
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指因分娩損傷、盆腔組織退行性改變等原因造成的盆底支撐組織缺損或松弛,進而導致盆腔臟器移位,主要表現為外陰部腫塊脫出,可伴排尿、排便紊亂及局部炎性反應、出血等癥狀[1-2]。目前對于輕度POP且無特殊癥狀者,臨床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重度POP以手術治療為主,其中標準盆腔器官脫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fitafion, POP-Q)分度為Ⅲ度或Ⅳ度的多部位聯合缺陷者則以盆底重建術為主[3-4]。Prolift盆底修復系統能有效提高盆底重建術的成功率,降低感染、磨損、排斥反應的發生率[5]。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行Prolift盆底重建術治療的重度POP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治療效果,探究預后影響因素,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收治的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的行Prolift盆底重建術治療的重度POP 214例,其中年齡46~74(61.34±5.80)歲;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21.94~27.48(23.93±2.08)kg/m2;孕次1~6(3.02±0.34)次;產次1~5(2.10±0.26)次;POP-Q分度為Ⅲ度147例,Ⅳ度67例;病程1~6(2.37±0.90)年;脫垂部位為前盆腔91例,中盆腔67例,后盆腔56例;合并高血壓26例,糖尿病21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6例,壓力性尿失禁11例,子宮肌瘤16例,卵巢囊腫8例。納入標準:①經病史、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POP;②POP-Q分度為Ⅲ度或Ⅳ度;③有手術治療適應證且自愿接受Prolift盆底重建術治療;④精神、認知功能正常,且隨訪1年;⑤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POP-Q分度為Ⅰ度或Ⅱ度者;②患生殖系統、膀胱、直腸等惡性腫瘤者;③有嚴重肝腎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凝血功能異常、代謝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者;④臨床資料不全者。
1.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Prolift盆底修復系統行全盆底重建術,并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及意愿決定是否保留子宮,同時對合并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行閉孔無張力尿道吊帶術,合并附件腫瘤者則行腹腔鏡切除術。全盆底重建術方法如下:①患者予以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截石位,在距離膀胱、宮頸附著1 cm處切開陰道前壁,沿穹隆切口潛行到尿道下橫溝;②將腎上腺素氯化鈉注射液注入陰道黏膜下以形成水墊,分離膀胱陰道筋膜至閉孔窩、直腸陰道筋膜至坐骨棘水平;③利用食指觸摸定位,行6點(尿道口水平、恥骨下支粗隆外、上切口外1 cm與下2 cm處、肛門兩側外3 cm與下3 cm)穿刺切口;④采用弧形穿刺針、配套保護套導入引線,分別引出6根固定帶,置入聚丙烯材料網片,將陰道穹隆、膀胱上托使之恢復生理解剖結構,調整固定帶使網片走行于黏膜下;⑤根據實際情況,剪去網片遠端多余部分,調整網片張力,依次縫合陰道壁、皮膚切口,并于陰道內留置碘仿紗條48 h。術后觀察患者陰道是否出血、下肢有無不適,常規留置導尿管5~8 d,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
1.3觀察指標 記錄手術及隨訪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壁長度、網片暴露侵蝕情況、術后感染發生情況,觀察臨床療效,評價術前、術后1年POP-Q分度、盆底功能障礙問卷-20(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20, PFDI-20)[6]評分、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性生活問卷-12(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12, PISQ-12)[7]評分。
臨床療效評估[8]:①客觀治愈:術后1年盆腔器官解剖結構基本復位或未見脫垂,POP-Q分度<Ⅱ度;②主觀治愈:術后1年自覺癥狀消失或存在輕微癥狀,但未影響生活,PFDI-20各項評分均≤1分;③無效:術后6周內再次發生POP且POP-Q分度≥Ⅱ度;④復發:術后6周后再次發生POP且POP-Q分度≥Ⅱ度。將客觀治愈者及主觀治愈者作為預后良好組,將無效者及復發者作為預后不良組,計算總治愈率。總治愈率=(客觀治愈例數+主觀治愈例數)/總例數×100%。

2.1手術及隨訪情況 214例手術時間為69~112(86.28±10.16)min;術中出血量71~124(98.46±15.42)ml;術后陰道壁長度≥5 cm 94例,<5 cm 120例。8例術后出現網片暴露侵蝕情況,經局部麻醉下修剪、高錳酸鉀坐浴及應用雌激素軟膏后癥狀消失,后期隨訪未發現陰道長期流血、局部竇道形成等嚴重并發癥,未影響手術治療效果。所有患者均未發生與修復材料相關的術后嚴重感染。隨訪1年,預后良好組186例,預后不良組28例,總治愈率86.92%。
2.2POP-Q分度、PFDI-20評分、PISQ-12評分比較 與術前比較,術后1年POP-Q分度、PFDI-20評分降低,PISQ-12評分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采用Prolift盆底重建術治療的重度盆腔器官脫垂214例POP-Q分度、PFDI-20評分、PISQ-12評分比較
注:POP-Q指標準盆腔器官脫垂定量,PFDI-20指盆底功能障礙問卷-20,PISQ-12指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性生活問卷-12
2.3影響重度POP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病程、BMI、術前POP-Q分度、脫垂部位、術后陰道壁長度是影響重度POP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P<0.05或P<0.01)。見表2。

表2 影響Prolift盆底重建術治療的重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注:POP-Q指標準盆腔器官脫垂定量
2.4影響重度POP預后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BMI≥24.00 kg/m2、術前POP-Q分度Ⅳ度、脫垂部位為前盆腔、術后陰道壁長度≥5 cm是影響重度POP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或P<0.01)。見表3。

表3 影響Prolift盆底重建術治療的重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預后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注:POP-Q指標準盆腔器官脫垂定量
POP多見于中老年女性,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影響中老年女性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9-11]。手術治療是重度POP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相關數據顯示,10%以上的女性需接受POP手術治療,其中30%的患者需行兩次及以上手術治療,表明重度POP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及復發率[12]。傳統陰式修補術治療重度POP具有切口大、組織損傷大、不利于盆底功能張力恢復等不足之處,同時對術后排尿、性生活有一定不良影響,術后復發率較高[13]。
Prolift盆底重建術是以盆底整體理論為指導的手術方式,并且Prolift盆底修復系統為一種聚丙烯材料,其組織相容性、力學彈性均較好。本文術中通過6點定位穿刺法將網片前部固定帶、后部固定帶分別固定于膀胱底部、直腸前方以進行無張力襯托,能有效托起盆腔器官和脫垂陰道,加固、支撐薄弱組織,加之網片采用單纖維、單股連環編織,孔徑大,可使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等細胞通過,既有利于“骨架”結構形成,進一步穩固盆底結構,也有利于預防感染,提高POP治愈率[14]。有研究指出,Prolift盆底重建術較傳統陰式修補術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治愈率更高、術后恢復更好的特點[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214例重度POP術后1年總治愈率達86.92%,與陳梅等[17]報道一致。本研究術后1年POP-Q分度、PFDI-20評分低于術前,PISQ-12評分高于術前,表明Prolift盆底重建術治療重度POP效果良好,對改善患者癥狀、性生活質量有顯著作用,原因為Prolift盆底重建術能完整保留子宮、維護宮頸環境及保留陰道生理長度[18]。
值得注意的是,Prolift盆底重建術存在血管、神經、膀胱、腸道損傷等風險,要求術者操作嫻熟、熟悉解剖結構及穿刺關鍵性骨性標志,同時術中注意解剖結構異常情況,謹慎操作,減少誤傷。此外,感染、網片暴露侵蝕等是術后較常見的并發癥,嚴重時可導致局部竇道形成,直接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因此,術前應充分做好陰道準備,術后及時幫助患者處理傷口感染,適當延遲抗菌藥物使用時間,同時囑患者術后3個月內避免性生活,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就診[19]。本研究僅8例出現網片暴露侵蝕情況,經對癥處理后癥狀消失,未影響手術療效,表明Prolift盆底重建術安全性較好,與譚青青等[20]報道相符。
本研究28例預后不良,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BMI≥24.00 kg/m2、術前POP-Q分度Ⅳ度、脫垂部位為前盆腔、術后陰道壁長度≥5 cm是影響重度POP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有報道認為肥胖能造成盆底不可逆損傷,是POP發生的危險因素,且隨著BMI上升,POP發病率亦增加,推測減重能阻止脫垂程度及癥狀加重[21]。本研究結果顯示,BMI≥24.00 kg/m2可導致重度POP患者預后不良,可能與肥胖引發腹內壓增加、盆底負荷升高有關,提示臨床應加強體質量控制以減少POP復發。POP-Q分度Ⅳ度屬于最嚴重的POP,其預后不良可能與病情重、手術治療效果及盆底功能改善不佳有關。前盆腔子宮脫垂患者盆底肌肉缺乏直接有力的支撐,陰道前壁較后壁薄弱,術后易發生陰道前壁膨出等情況,可能導致預后不良。術后陰道壁長度越長,意味著陰道損傷越顯著、陰道肌肉張力越下降,易出現陰道壁下垂,進而影響預后。楊琳等[22]報道術后POP-Q分度、前盆腔脫垂、術后陰道壁過長是Prolift盆底重建術后POP復發的危險因素。通過上述危險因素分析,筆者認為,對于初次治療效果不佳的POP患者,應積極尋找其他治療手段以改善預后;對于POP復發風險高的患者,應加強健康教育,嚴密隨訪,積極干預,減少復發率。
綜上所述,Prolift盆底重建術治療重度POP的臨床療效顯著,明顯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并且積極對BMI≥24.00 kg/m2、術前POP-Q分度Ⅳ度、脫垂部位為前盆腔、術后陰道壁長度≥5 cm的重度POP患者進行干預可有效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