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莎

本文以中原文化對寫意花鳥畫的影響為出發點,分析了當代中原寫意花鳥畫的現狀,以期揭示當代中原寫意花鳥畫家的創新之路。
一、中原寫意花鳥畫概述
(一)中原文化簡介
中原別名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中原是指今天的河南省。中原文化源遠流長,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中心,遠及海外。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中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古代中原文化不僅在中國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也在海外頗有影響力。中原地區以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長期居于正統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本文所講的中原畫家是祖籍在河南的在外工作畫家及在河南工作的祖籍不在河南的畫家。
(二)古今中原寫意花鳥畫
唐代中期以后,花鳥畫日益發展起來。畫馬宗師韓幹畫的馬,被評為“古今獨步”。牛馬走獸一般也屬于花鳥畫的范疇。北宋時期,翰林圖畫院引領整個中國花鳥畫壇創作的主流。北宋立國之前,黃筌、黃居寀父子的繪畫風格被稱為“皇家富貴”,南唐的徐熙也有自己的風格,被稱為“徐熙野逸”,史稱“徐黃異體”。
中原花鳥畫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呈現出向生活化轉變的趨勢,主要以描繪花卉蔬果等貢品為表現內容。很多畫家都曾描繪生活中的蔬果和生活器具,以傳達文人生活的趣味和追求。中原花鳥畫具有普及化、通俗化、現實化等審美趣味,服務于大眾審美需求。
二、中原花鳥畫文化現狀分析
(一)當代中原寫意花鳥畫筆墨變幻的情感表達
當今中國畫壇涌現傳統派、融合派、試驗派等三大派,而大部分中原畫家所走的是傳統派和融合派,試驗派畫家很少。當代試驗派積極改造傳統繪畫,挖掘視覺形象的抽象性,并從抽象化、觀念化、都市化等角度加以延伸,將傳統文化理念濃縮為視覺圖像符號,進行提煉、挪用和重組。當前,試驗派畫家基本舍棄以線造型的傳統,而是以水色相容的方式呈現淋漓的水色,呈現出筆觸隨機的肌理效果。
(二)中原畫家將平面構成應用在花鳥畫中
李運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原畫家,在總結傳統花鳥畫技法的基礎上,他將構成、色彩、形式等多種元素融入花鳥畫,將平面構成應用在花鳥畫中并創造出新風格。
當代寫意花鳥畫家一改傳統的“折枝”造型,大大拓展了寫意花鳥畫的形式語言。筆墨當隨時代,畫家不斷尋求構成元素在畫面中的程式語言,以便增加視覺沖擊力效果,并傳達一定的形式美感。李運江花鳥畫作品中的花常用線分割,構成花的基本骨架。而花朵的葉子則采用濃淡不一的線條來表現,使用線條時注重空間的虛實和疏密關系。畫面中有疏有密,有實有虛。若作品沒有虛的存在,中國畫就會少很多靈性,少了許多想象的空間,意境就會少很多。
點、線、面是平面構成的三大元素。寫意花鳥畫是點線面的構成藝術,也是最能體現點線面的形式美感藝術。
三、當今中原花鳥畫文化如何傳承及創新
(一)當今中原花鳥畫如何傳承
在繪畫理論上,構圖被稱為“章法”“布局”“經營位置”等,謝赫“六法論”曾提及它的重要性。傳統的寫意花鳥畫講究平衡,所以多采用三角形、“S”型構圖、縱橫式構圖、折枝法等構圖形式。
落款題跋和印章的運用也是花鳥畫構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文人畫為代表性的構圖形式,更強調詩書畫印為一體的形式美感。落款和題跋的合理運用,可以增強畫面之間的關聯性和作品的完整性,使畫家的情感、心緒得以表達。當然,在構圖中,其運用也可以補充畫面的構圖不足,平衡和調節畫面。
傳統的用筆法則是采用中鋒、側鋒、逆鋒等方法,表達線條的質量。傳統的用墨方法將墨色分五色,以破墨法、積墨法等墨法的運用為主。傳統筆法和墨法相輔相成,共同描繪出物象特征。例如,吳昌碩的作品將書法的用筆融入寫意花鳥畫創作中,同時又將各種墨法運用其中,營造出一種氣韻生動的意象。
又如,當代中原畫家郭貴興的作品采用傳統構圖,運用側峰、中鋒等技法,將墨色分為干濕濃淡清,呈現出層次分明的物象,如圖1所示。
(二)當代中原花鳥畫如何創新
要求當代藝術多元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傳統繪畫形式已不能滿足人們的現代審美需求。所以當代寫意花鳥畫需要不斷探索繪畫藝術表現形式,促使花鳥畫進入一種繪畫語言的新天地。當代中原寫意花鳥畫的圖式可以采取西方構圖元素,將畫面中位置經營、疏密關系、形狀、大小等打破,以取得一種更有新意的繪畫面貌。比如可以先打破傳統寫意花鳥畫中的折紙構圖,建立新的結構圖式。
當前,畫家要合理選擇繪畫材料,同時積極開展繪畫材料試驗,創新中原寫意花鳥畫創作材料。首先,要合理選用繪畫紙張。繪畫紙張一般采用生宣,但為了營造不同的效果,也可采用皮紙、高立紙等。其次,要做好用墨的選擇。市場上有普通墨汁,也有特殊的宣和宿墨。畫家可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墨汁。宿墨也就是隔了夜的墨汁,墨的顆粒比較大。但宿墨就像金粉,用多了會爛,所以要使用得恰到好處,這需要畫家多做嘗試。當然,人們也可以在墨汁或顏料里加洗潔精、肥皂水、洗衣粉等,以便制作出不同的肌理效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當代中原寫意花鳥畫的傳承與創新啟示
傳承不能全盤照抄古人,創新要以傳統為基礎,去粗取精。那么,當今中原花鳥畫如何繼承傳統而有別于傳統呢?畫者可以把傳統題材重塑,題材表現可著眼于中原地區自然生長的花鳥;可將人們司空見慣的中原場景或未曾關注的角落與寫意花鳥畫的文人性相結合,創造出顛覆傳統的程式;也可將鄉土與民俗題材再創造,拓展寫意花鳥畫的表現方式。
畫者在構成性與形式感上也可多下功夫。首先,可強調數量與秩序的形式感。一是增加主體物的數量,例如,對于花來說,可增加類似形之間的呼應關系,同時在色彩、疏密、負形等方面,有意加強繪畫的形式感。二是增加輔助物的數量并重復。畫者可以減弱寫意花鳥畫筆墨質感的變化,使形態向簡化或幾何形態發展,使作品呈現出既簡單又抽象的畫面。
當代中原美術思潮可融入抽象性、反叛性等特質,給予寫意花鳥畫以質的沖擊和變革。中原寫意花鳥畫可采用多介質的融合,替代傳統筆墨對形態的表達,呈現物理性實驗的偶然效果。寫意花鳥畫中的動物形象,可概括為與之相當的符號,可采用剪影和符號化輪廓的形式。
五、結語
當前,人們要積極傳承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守傳統并不是故步自封,唯我獨尊。繼承傳統,并不是泥古不化,人們要以傳統為基礎進行創新。受西方文化影響,部分畫者盲目追求新意,將中國傳統繪畫元素完全拋棄,這是不提倡的。畫者要合理將傳統與創新結合,傳承和弘揚中原寫意花鳥畫文化,使其在中國畫壇上進一步發展。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