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
摘要:MOOC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近年來在國內高校迅速掀起學習熱潮。MOOC這種教學方式更加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學生對MOOC課程的學習體驗與感知就尤為重要。基于此,以學生MOOC學習情況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對學生的MOOC學習體驗、感知及意愿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議,以期為高校開展MOOC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MOOC 學習感知 問題 高校
中圖分類號:G434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4-0185-02
MOOC是一種新型的、注重自我學習的教育方式,MOOC很多學習過程都是學生獨立完成或者課余完成的。在MOOC的建設完善中有必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感知部分。因此,本文以A高校經濟學專業學生MOOC學習情況為研究對象,對學生的Python課程學習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學生對MOOC的認知及意愿,并提出MOOC教學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以期為學校MOOC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一、問卷設計
為了解學生對MOOC的認識與評價情況,本課題組設計了專門針對學生的調查問卷,問卷涉及MOOC課程教學中預設目標、授課節奏、課程反饋、課程難度、作業考核、線上討論、課程資源、繼續學習意愿、學習最大收獲、遇到的主要困難、對授課方式的適應程度等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250份,無效問卷14份,得到有效問卷236份,有效回收率94.40%。
二、MOOC學習體驗與感知
1.教學目標
從學生對MOOC是否能夠達成教學目標的感知來看,多數學生認為MOOC學習方式是能夠達到教學目標的,認同和非常認同的學生分別為131人和26人,占樣本總量的44.49%和11.02%;也有部分同學不認同這一觀點,人數為71人,占樣本總量的30.08%;不知道的同學占14.41%。
2.授課節奏
從學生對MOOC授課節奏合適與否的認知來看,152人認為授課節奏合適,占到樣本總量的64.40%;不認同的學生為60人,占樣本總量的15.42%。近10%的同學不知道。
3.課程反饋
課程疑難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反饋,對學生的學習將起到巨大幫助。從樣本調研情況來看,有127的學生認為課程能夠得到及時反饋,占到樣本總量的53.81%;不認同的學生為71人,占樣本總量的30.09%。
4.課程難度
就學生對python課程難度的感知來看,只有50%的學生(118)認可,有44%的學生認為python的難度不合適。
5.作業難度
從學生對python課程作業難度的感知來看,有近60%的學生都認為作業難度合適,只有不到30%的學生認為難度不合適。可見在作業的設定方面,學生的認可度是比較高的。
6.線上討論
課程線上討論是MOOC課程的一大特點。從學生對線上討論的感知來看,129名學生認同課程線上討論對學習有幫助,占樣本總量的54.66%;不認同的學生比較少,只占27.12%。
7.課程資源
豐富且公開的課程資源是MOOC區別于傳統教學方式的一大特點。60%以上的學生認為課程資源對學習有幫助,只有23.31%的學生不認可。可見課程資源對學生的MOOC學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8.繼續學習意愿
就繼續學習意愿來看,106名學生表示愿意繼續采用MOOC這種形式學習,占到樣本總量的44.92%;不愿意繼續采用MOOC形式學習的學生有96人,占樣本總量的30.68%。可見學生對當前這種較為新穎的授課形式的接受度還不高,這可能由于該課程將期末考核融于平時的學習中,一少部分通常依靠期末短時間突擊的學生會感覺不適應。
三、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MOOC教學中的互動較少。MOOC這種教學方式是對教師的一種解放。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備課、講課、批改作業和試卷;而MOOC是一種可以借用網絡實現自主學習的方式,教師的講授變成了學生自己觀看視頻,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減少,即使觀看視頻或者課余學習相關資料時出現問題,也鮮有機會請教教師,很好地跟老師互動,溝通。
二是考核方式仍然以考試為主。相對于傳統的考核方式,目前MOOC教學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仍以考試為中心。實際上,在MOOC環境下,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學習者自己、同伴,評價方式不應僅僅只有測驗、考試。
2.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學生自主學習自覺性低。課題組認為,雖然MOOC這種教學方式確實能夠實現知識的共享,但也得考慮學生是否真的在課余時間學習了相關資料。
二是課程難度大。Python程序設計導論作為一門計算機類的通識課程,是計算機學院給全校學生開設的MOOC課程。作為人文社科類專業學生,對于計算機類課程本身的敏感程度不高,學習類似課程的難度本身就比較大,再通過MOOC這種不太適應的方式學習,難度感自然會上升。調查中也發現,如果對社科類一些非必修課采用MOOC方式學習,學生的反應相對較正面
四、建議
1.調整MOOC課程開設思路
目前A高校只有python課程是以MOOC形式開展的,而且MOOC平臺是計算機學院自主研發的,MOOC上的各種資源也多是計算機學院相關教師自己提供的教學資源,與國際、國內等大型MOOC平臺難以對接,較多名校資源和課程沒有辦法學習。因此,一是要調整MOOC課程,允許其他學院相對簡單的課程以MOOC形式開展;二是讓A高校MOOC平臺與國內外主要MOOC平臺的對接,實現資源共享;三是在計算機開設的MOOC課程外,允許學生到國內外主要的MOOC平臺選修相關課程,達到要求獲得相關證書即予以認定學分。
2.進一步調整MOOC考核方式
A高校目前的MOOC考核方式仍由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兩部分構成,平時成績由考勤、作業、平時測驗構成,仍然是考試導向。因此,一是增加MOOC考核中相對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更加情境化的、貼近真實的評價方式。如任務、成果展示等,評價內容除了知識、技能外,還應關注情感態度等。二是除了原有的考核方式外,增加對于平臺、教學內容、學習者自主性、學習環境等方面的考察。
3.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環節
MOOC課程中的一大問題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減少了,學生在網絡平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難以得到有效解答。而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點。因此,一是要每周開辟專門的時間,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負責解答;二是以開展任務或成果展示等方式來體現學習效果。
五、結語
教學方式創新是推進高校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由于地區、高校學生個體特征、專業的差異,MOOC開設效果也在不斷摸索當中。但總體來看,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受到了高校教師和學生的認可;因此,應以MOOC課程教學為契機,推動高等院校教學方式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更多高質量大學生提供成功案例。
參考文獻:
[1]郭麗君,曹艷.大學生慕課學習滿意度的影響機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12):69-75.
[2]馬爽,胡凡剛.從知識汲取到“轉識成智”:智能化時代慕課(MOOCs)的價值走向[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6):11-18.
[3]郝兆杰,肖瓊玉,常繼忠.慕課學習者完成課程的影響因素研究[J].成人教育,2018,38(10):10-16.
[4]王文禮.從慕課1.0到慕課4.0:創新和顛覆[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7):92-98.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