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家 盛先鋒
【摘要】圖書館80后館員已經成為各高校圖書館主力軍,作為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中堅力量,職業倦怠問題上的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以80后圖書館員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形成職業倦怠問題的原因,并試著提出相應解決方法。
【關鍵詞】職業倦怠80后圖書館員
引言
“職業倦怠”一詞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弗魯登伯格于1973年在《職業心理學》雜志上首次提出[1]。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對于圖書館員職業倦怠的研究開始興起,然而專門對于具有專業背景的圖書館員的研究并未涉及,但館員是圖書館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制約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所以對館員職業倦怠問題的研究有著巨大的意義。
1對象分析
80后館員(指在1980-1989年間出生,且具有圖書館學專業背景的圖書館員)已經逐步變成各館的生力軍,筆者借助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結合對該群體(表一)具體情況的調查和訪談,通過對其個人、家庭、工作等情況的分析,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相關解決辦法。
2成因分析
鑒于大量學者都對圖書館員職業倦怠三維度及影響因素建立了相應的量表,也得出圖書館員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狀況,尤其在知識層次高的群體更為突出的結論。本文不再羅列相應的對照表,而從具體的成因入手,進行針對性分析。
2.1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的迷茫感
2.1.1角色的邊緣化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網絡資源和數字資源的沖擊下,很多人對圖書館室否應該存在的意義產生了疑問;加之由圖書館性質決定了其工作成效的隱蔽性和滯后性,使80后館員認識不到自己的職業價值和工作意義,最終導致對工作產生迷茫感。
2.1.2待遇差異化
很多院校在圖書館員人才引進的過程中,學歷要求與引進教師的要求等同,然而在薪資待遇上與同時入職的專業教師卻有很大的差距,在職稱晉升上與專業老師也存在不同的待遇。例如,繼續教育和進修培訓方面,專任教師有大量學習深造的機會,而圖書館員深造機會缺乏;薪資待遇方面,80后館員按照教輔部門的薪資水平來對待,低于專任教師,且薪資固定與勞動付出的多少沒有太多的關系;待遇上的不平等,勞動付出和回報上的不對等,職稱晉升上的區別對待,使得80后館員心理矛盾加劇,工作熱情喪失,導致理想的幻滅和空虛感,引發職業理念的動搖。
2.1.3環境孤立化
80后館員,一般從事較為專業的采訪編目、科技查新、文獻傳遞等工作,工作對象單一、任務繁重、時間緊迫,使得缺少與他人正面溝通交流的機會,造成生活圈子狹窄,易產生孤立感;圖書館在大多數院校被視為安置閑散人員最合適的“收容所”,且大多數館長沒有圖書館學科背景,使得整個圖書館自上而下,缺少應有的職業認識,不能形成強有力的工作氛圍,80后館員逐漸的迷失自我。
2.2個人成就的喪失造成的消極感
2.2.1學術定位的落差
由于歷史、社會及員工素質的因素,高校圖書館工作在很長時間內一直徘徊在低層次的借還服務方面,雖然理論界一再將圖書館定位為學術機構,但由于種種因素制約,卻一直無法達到期望的級次[2]。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導致圖書館員的成果呈現滯后性、隱蔽性的特點,使得他們感覺個人的勞動成果得不到體現,專業的學術價值萎縮。圖書館作為教輔部門,在科研領域,無論在課題范圍、立項招標、資金扶持等方面資源較少,竟而對圖書館員的職稱評定造成很大的影響,從而挫傷了館員的晉升熱情。
2.2.2管理與用人制度的僵化
圖書館受事業單位性質的影響,管理體制的僵化和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嚴重挫傷了80后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3]。由于圖書館工作的服務性、單調性、重復性等特點,導致領導對于圖書館的忽視,同時在工作上又沒有合理的考評辦法,使得干多干少、干好干壞都一個樣,沒有競爭激勵機制,無法給自己帶來相應的成就感。
2.3用戶需求的多元化造成的無助感
2.3.1服務方式的轉變
信息時代,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由被動服務向參與性的主動服務轉變,其形式也變的分散化和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80后館員的專業知識并未給他們帶來多少優勢,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成為了其接收新知識的一個阻力,知識網絡化、數字化的趨勢將圖書館帶入新的高度,他們必須廢棄原來掌握的一些專業知識,以及在崗位上所長期積累的經驗、形成的技能,但在重新學習的過程中,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知識的不足使其感到巨大壓力和無助,擔心自己會被淘汰,始終處在緊張的狀態中,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職業倦怠現象。
2.3.2用戶需求的提高
傳統時代,圖書館是獲得信息資源的最有效的途徑,館員只要將館內資源收集完備、整理妥當,了解通過什么渠道去獲取即可,80后館員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大多與此相關;然而進入信息時代以后,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變的寬泛,通過圖書館來獲取資源似乎顯得費時、費力,因此當用戶進入圖書館后用戶需求自然提高,一方面,新時代的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以及館員的服務技能、服務層次和語言儀態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4]。另一方面,迫使圖書館員不僅需要掌握乃至精通圖書情報知識、管理學知識、計算機知識、外語知識,而且還要了解和把握讀者的心理需求,熟練地運用各種服務技能。在這種壓力下,80后圖書館員逐漸失去了工作的熱情和信心,產生嚴重的職業倦怠心理。
2.4專業知識的淡化造成的恐懼感
2.4.1圖書館業務社會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社會服務變的更精更專,對于圖書館而言,以前特別需要專業知識的查新、采編、排架等,現在也可由相關的公司企業來完成,這種服務外包的形式對80后館員的專業能力帶來沖擊,感覺自身價值消減,產生強烈的職業危機感。
2.4.2科學技術的進步,對專業知識的依賴降低
類似百度、Google這樣新技術的產物,智能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對檢索詞、組詞的標引、組配等專業知識顯得不再那么重要;即便參考咨詢工作,隨著科技的發展,也逐步演變為通識技能,不再顯得專業和高深。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大眾媒體的飛速發展,使圖書館早已不是唯一的信息源,許多師生開始習慣于利用網絡搜集各類知識和信息,對圖書館的依賴程度降低。
2.4.3新興技術的運用,模糊了專業的概念
微博、微信、電子書等新興技術的快速運用,加快了圖書館現代化的步伐,同時圖書館變的更加倚重于電子和網絡技術,而80后館員對于這些知識和廣大的用戶一樣,并沒有任何優勢,但他們為了更好地為廣大用戶提供服務,必須對這些新技術進行了解和掌握,而培訓和學習的機會缺乏,年紀的增大,家庭負擔的增強,工作方式的改變,使他們力不從心,無形中壓力陡增,擔心自己會被淘汰,進而產生恐慌心理。
2.4.4學科地位降低
社會對圖書館學價值的認識,一直徘徊在以文獻為單元的服務和低層次的借還上,圖書館學也是低等級的學科體系。80后館員身處于高校文化群體中,內心難以平衡,于是心理失落,職業倦怠意識就漸漸形成。
在這些變革面前,專業知識背景的80后館員失去了優越感,加之半數已過而立之年,面臨家庭的負擔,編制問題等種種原因,單靠專業背景不能再保證其職業生命的延續,前途變的不再清晰,從而產生對未來的恐懼。
3對策分析
3.1重塑學科地位,扭轉認識觀念
圖書館學是一門悠久的學科,在歷史的長河中為人類的文明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能因為其功能、對象和性質的原因,歧視該學科的地位,國家和相關機構應當在政策的高度在全社會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樹立起學科的權威,使80后館員重新樹立起學科的價值感和榮譽感。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全民閱讀的投入,圖書館員應當以此為契機,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加大閱讀推廣、學科服務,以此為宣傳目標,完善服務手段,構建閱讀網絡體系,使閱讀成為人民良好的習慣,提升圖書館的地位,從而改善人們的認識。
3.2暢通職業發展通道
圖書館部門管理者及上級領導者,應當為圖書館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營造和諧的圖書館氛圍。通過合理的崗位設置與管理規則,保障各員工的崗位合理、責權一致,各部門之間信息通暢、職責明確;運用科學的人事管理制度使館員根據自己的興趣、性格、特長從事適合的崗位;建立有效的職業激勵機制,形成薪資的差額分配以及明確職務的晉升通道。
完善繼續教育機制,讓80后圖書館員能夠在工作中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隨時掌握最先進的知識與技術,保持與社會的同步發展,從而成為圖書館最穩定、可靠的人才資源。[5]
3.3個人認知重構
3.3.1提升職業道德,強化職業精神
圖書館即是信息中心,也是科研服務中心,其服務的對象是渴求知識的人們,因此在工作中需要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作為80后館員,應當秉承“契約精神”先履行好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在職業責任的驅動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才智;其次重新審視所從事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圖書館職業價值和崇高性最高的體現是讓讀者愉悅和滿足其知識渴求,將個人的理想與工作相匹配,最終通過工作的圓滿完成來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3.3.2制定職業生涯規劃
80后館員要明確職業價值觀,愛崗敬業,根據個人的興趣及優勢,為自己設立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并用發展的眼光,站在一個相對的高度為自己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通過適當的方式,不懈的努力,在工作的同時獲得幸福感。
3.3.3豐富個人生活
80后館員應當積極樂觀地對待人生,對職業倦怠問題應該積極的進行心理干預,工作并非人生的全部,美滿的家庭、互助的朋友、有益的愛好等等,同樣是幸福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參與各類集體活動,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和家人進行旅行等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淡工作中的不適,同時這些活動還能振奮精神、提高效率,從而有效地消除職業倦怠。
4總結
圖書館以及圖書館學科的發展,不僅僅依靠新技術的運用,更要依靠圖書館員的成長和壯大,80后館員作為信息時代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已成為推動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幫助他們克服職業倦怠的影響,更加熱愛圖書館,并全心投身圖書館事業,才能更好的服務讀者,引領圖書館行業向更新、更高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戴瑩.高校圖書館員職業倦怠問題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1):4-4.
[2]朱海英.高校女性圖書館員職業倦怠現狀及對策[J].圖書館研究, 2013,(01):116-119.
[3]孔彬.圖書館員職業倦怠及其心理調適[J].江西圖書館學刊, 2012,(01):122-124.
[4]馬魯偉.高校圖書館員職業倦怠歸因分析及緩解對策[J],今日中國論壇,2013,(13):230-230.
[5]許文惠.圖書館員職業倦怠心理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 2014,(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