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世界政治、經濟、文化全球一體化的程度逐漸加深,對世界內所采用的經濟結構都進行了一些整改工作,國際貿易的數量和金額都處在不斷增長的趨勢下,中國也成為了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參與者。在進行國際貿易時,由于各個國家生長的環境,傳統文化等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進行貿易時很可能由于誤解彼此的意思而導致貿易無法順利地完成。在對貿易進行影響時,文化能夠對中外貿易產生極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決定中外貿易是否成功。本篇文章對中外文化差異進行了簡要分析,探究了中外文化差異對中外貿易造成的影響,并提出了一些措施來進行應對。
關鍵詞:國際貿易;文化差異;中外貿易;影響
世界各地由于所處的地形地勢和氣候等存在著一些差異,導致于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也存在著一些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對當地人民生活的記載,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進行中外貿易時,應該尊重各地的文化差異,以此來順利地展開國際貿易工作,推動世界經濟的蓬勃向上發展。
一、文化差異出現的原因
每一個地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當將這些文化進行碰撞時,就會出現文化差異。文化差異出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不同地區的人們生活時受到自己所處的氣候和環境的影響,形成了不同的為人處世風格,對人展開教育的理念也不盡相同等。
從宏觀上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中西方文化本身就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中國的文化,在幾千年前就一直將儒家思想作為主導,中國人民在為人處世時,非常的注重集體之間的相處,講求以人為本,追求中庸。而西方的文化,則更加的重視理性,認為理性才是至高無上的真理,追求個人的信仰,認為人生來即是自由的,大部分的西方人都比較愿意接受基督教的洗禮。這些差異,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驗,在進行談判需要進行決斷時,西方的代表人能夠直接進行決斷,而中方代表則需要和其他人進行商議,甚至是去通過電話等方式來請示并不在現象的領導層,希望在獲得領導的允許后作出判斷。
二、在進行國際貿易時中外文化差異對中外貿易造成的影響
1.不同的語言文字對中外貿易造成的影響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夠對文化進行表達傳承。在進行國際貿易時,中方代表和外國代表并需要進行商討,以此來得到讓彼此滿意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通過語言或者是文字來進行溝通,這是在進行貿易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缺少這一環節,任何貿易都無法正常展開。因為中國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比較的特殊,和世界上眾多國家所使用的文字語言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種差異會使文字在進行轉化的過程中需要經歷較大的困難,在進行中外貿易溝通交流時,很可能由于翻譯錯誤,導致于雙方誤解了彼此的意思,對貿易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很可能導致原本順利的交易過程出現轉折,無法完成貿易。
目前世界上存在著200多個國家以及地區,經過調查統計被使用的語言有5600種以上,而在其中被較為廣泛使用的語言僅僅只有漢語、英語、俄語、阿拉伯語、日語等,不會超過10種。雖然使用漢語的人數比較多,但那是由于中國的人口基數比較大,中國人在國內進行交流時會使用漢語,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公認的使用較為普遍的語言仍然是英語。雖然現在中國人在展開教育工作時,將英語教學作為了重要的教學任務,接受英語學習的人數處在不斷增長的趨勢,但是在進行實際使用時,仍然有著一些問題,比如說:中國式英語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利于在國際貿易中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很可能會導致在進行貿易時對彼此產生一些誤會,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致使貿易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2.不同的宗教信仰對中外貿易造成的影響
在文化的構成部分中宗教信仰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會影響到人們的思想,使人們對價值等的認知出現差異。所以,宗教信仰會對中外貿易造成一定的影響。當前在世界上存在著數十種不同的宗教,其中規模較大、信徒較多、影響力較大的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能夠帶給人們極大的影響,并且很難使其發生改變。比如說,在伊斯蘭教教徒心中,是不接受飲用具有毒性或者是容易讓人喝醉的具有植物成分飲品的,所以在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地區展開貿易時,要對其宗教信仰予以尊重。中國人在進行貿易活動時一般都比較習慣在酒席、飯桌上進行,但是在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進行商業貿易時絕對不能在酒桌上和其進行交流,避免因為舉止不當,而使對方的禁忌被破壞。
3.不同的風土人情行為習慣對中外貿易造成的影響
風土人情行為習慣是由于人們居住在不同的環境背景下所導致的,在同一個環境下,人們的行為習慣和風土人情是大致相同的。風土人情和行為習慣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說,一些消費觀念以及婚喪嫁娶的一些形式、節日的度過方法等,和宗教信仰有著一些相同之處,風土人情和行為習慣是人們愿意在主觀上接受,并且自覺地進行的,而不是由外界某些因素所導致的,能夠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很難對其進行更改。地區的不同會導致風土人情和行為習慣存在著差異,這對于國際貿易的進行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是也能夠在順利應對風險之后,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來推動發展。比如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過節時,通常會選擇進行大規模的購物,可以根據人們的這一行為習慣,來推動商業的進一步發展。例如,西方國家的萬圣節、圣誕節、感恩節等。
4.不同的價值觀對中外貿易造成的影響
價值觀能夠表達出一個人對生活中所有事物的看法,會受到客觀事物的影響,甚至是由客觀的事情所確定形成的。對于西方國家來說,人們更愿意希望生活在一個能夠對其身體的健康進行保障,生活水平和質量更高的國家內,而對于中國這些尚未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的國家而言,更重視的經濟,希望經濟能夠進一步的發展,人們更加的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達到富裕階段。因為物質條件不同,所導致的價值觀不同,會對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造成影響。在進行中外貿易時,價值觀會對消費者造成影響,使其選擇不同的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決定國際貿易的主要方向。
三、應對中外文化差異對國際貿易造成的影響的措施
在應對中外文化差異對國際貿易造成的影響時,應該用積極的態度來解決。第一,要發揚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尊重差異,求同存異。不同的民族所擁有的文化是不同的,都認為自己的文化是獨一無二的寶貴財產,我們應該認同并且把自己的文化作為驕傲,樹立起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其他的文化,而不是對其一味的否定或者是認同,對其他人的文化予以尊重,達到彼此的認可,在一些不會發生很大影響的細節上,進行些微的讓步,從而確保貿易能夠更加合理地展開,達到雙方都滿意的效果。第二,要在國際貿易展開之前,對相關的人員進行培訓。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要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在進行貿易之前了解需要和其進行貿易的國家的文化,并且搜集相關的資料來組織人員進行學習,在進行貿易交流時,適時使用對方的文化,讓對方感受到尊重,從而產生一種認同感,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使這場國際貿易呈現出雙贏的局面。第三,要積極地和國外人員進行溝通交流,發揚自己的長處,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來應對風險,使其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和更高的國際影響力。在進行國際貿易時,文化差異是無法避免的,進行交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彼此之間由于文化差異而出現的誤解,讓貿易雙方能夠接受并且理解彼此的文化。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于國際貿易來對中華文化進行宣傳、弘揚,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中華文化,了解并且感受到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從而更加順利地進行國際貿易。比如說,孔子學院開辦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中國的漢字,學習中國的戲曲和臉譜等,更加的了解中國的文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過中國的節日,和中國人一起慶祝,在很多國外地區的唐人街,會在中國的傳統節日那段時間,進行舞龍舞獅以及賽龍舟等中國較為傳統的過節方式,中國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可以借助這一方式來展開。第四,要想確保國際貿易的順利完成,就必須要保障貿易的方向是準確的,在進行貿易時,由于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導致其存在著一些認知上的錯誤,所進行的方案設計不夠科學合理,使后期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為了避免這一情況,企業要從貿易對象的文化出發,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設計出合適的產品,并根據當地的情況來展開營銷工作,保障貿易可以科學地展開。
四、總結
文化能夠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部分人并不重視文化的差異,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出現了一些他們眼中的小問題,但是在他們眼中一個很小的問題可能在對方眼中是非常嚴重的不可觸犯的禁忌。為此,在進行國際貿易時,要充分地了解對方的文化,避免由于行為不當而導致的誤解,減少由于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國際貿易無法順利的進行的局面,保證貿易雙方能夠順利的理解彼此之間想要表達的意思,從而更加高效合理地展開國際貿易,達到雙方之間的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王曉宇,潘亞玲.我國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發展現狀及啟示——基于文獻計量學分析(2000-2018)[J].外語界,2019(04):76-84.
[2]高亢.從文化折扣與文化增值的互動性調和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以電視劇《延禧攻略》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40(11):181-188.
[3]王林生,金元浦.“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與文化創新發展——2016-2017年人文北京研究綜述[J].城市學刊,2017,38(05):30-39.
[4]何思雨.外交政策分析視角下鄭和下西洋的“伊斯蘭因素”及其借鑒[J].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8(01):102-117+127.
[5]朱圣賢,吳金雨,馮潤,劉釗,楊宇豪.淺談文化溝通的影響因素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8(04):101-102.
[6]傅雨飛.“一帶一路”的文化包容機制:價值結構、阻力分布與路徑優化——基于結構功能主義方法的分析框架[J].江海學刊,2018(04):72-77.
[7]趙勇翔,嚴閏,成卓,鄧虹,吳紫萱.從跨文化交際角度看“一帶一路”中的文化差異及挑戰——并尋求解決措施[J].海外英語,2017(18):192-194.
作者簡介:石旺君(1983.08- ),女,漢族,籍貫:湖南邵陽,湖南信息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商務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