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華
【摘要】隨著產業升級調整和科技進步加快,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趨凸顯,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創新創業教育是落實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做好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意義十分重大。本文以200多名學生為對象進行調查研究,探討了創業意識、創業動機、創業需求等,為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依據。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職調查研究
1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建設知識性、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當前,國家已經將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到國家戰略層次,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推進國家“雙創”計劃中承擔著重要角色。讓學生了解創業的基本知識,結合所學專業形成理性的創新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實現學生自主創業,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問卷調查與分析
對我校人工智能學院動漫制作技術、電子商務技術、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建筑室內設計、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01份,調查對象包括從大一到大三的在校生比例分別為34%、31%、35%,此次調查男女學生比例分別為63%和37%。并系統分析調查結果,為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合理的建議和對策。
2.1基本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了解被調查對象的專業、性別、年級內容,分析這些情況對大學生創業意愿和動機的影響。了解大學生對創業的興趣、理解和自身創業條件的認識,包括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劣勢、最需要的條件以及會為創業做哪些準備等。了解大學生對國家出臺創新創業相關政策的的關注度。
2.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在此次調查結果中,56%的學生有創業的想法,44%的的學生目前沒有創業意愿,其中41%要看將來的機遇再做決定。學生的創業意愿是否強烈和年級則有較大的聯系,越臨近畢業,對就業現狀越了解,從而更多的人萌發了創業的想法。對比之下,創業意愿和專業、性別相關性不明顯。
關于創業的理解,大家的看法出現較大偏差,15%的學生認為開辦一個企業才是創業;68%的學生認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無論大小都可以叫創業;10%的學生認為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項目才叫創業;還有7%的學生對創業概念有其他的理解??梢?,學生對于創業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關于創業動機的問題,學生們的回答也是多樣化的,68%的學生認為創業是展示自我、實現自己的個人理想;42%的學生認為可以避免就業壓力,尋找新的就業途徑;53%的學生把創業看成是發財致富改變生活現狀的機會;58%的學生把創業看成是挑戰自我的機會。36%的學生認為創業是要為社會創造價值。13%的學生對于創業還有一些其他的理解。
關于創業時機的認識,23%的學生認為大學期間是創業最好的時機,9%的學生認為是大學剛畢業,59%的學生認為是大學畢業后工作一段時間,9%的學生認為是工作十幾年甚至更久以后。通過調查發現缺少創業想法、資金、專業素養、管理能力和實踐能力是目前學生創業的主要困難。如果創業,有66%的學生想繼續以所學專業作為創業的方向。
學生對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的關注度,比較關心的和不太關心的各占了50%,很多學生對于創業只是停留在了興趣層面,沒有真正開始去準備。93%的學生認為學校應該面向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學生希望學校能從課程教學、信息服務、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
3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與建議
3.1加強對學生創業思維的培育
加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宣傳,開展各類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創業素質鍛煉活動,培育學生的創業思維。挖掘具有創業素養和思維能力的學生,并逐步深入培養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高職院??梢越Y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創業經驗演講、比賽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固化學生創業思維,讓創業意識深入人心。
3.2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應開展廣泛的校企合作,將傳授專業知識和培養創業能力有機結合,立足市場環境需求,校企合作開發設計創新創業課程教育,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的精品課程或者特色課程,開展信息化創業教育優質課程建設,包括共同建立創新創業教育慕課、微課、視頻公開課、在線開放課程等,搭建實踐鍛煉平臺,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建設創新創業實訓室、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平臺。同時要定期進行教育教材和相關材料的建設,從創業課程的教學大綱、創業課程理論布局、創業課程教學內容、創業課程效果評價等方面入手,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3.3優化師資力量,提升創新創業教學能力
高職院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緊密圍繞學校的專業方向和社會的人才需要,進一步明確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以培育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決定了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能力。要制定創新創業教育培訓計劃,充分調動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關注行業發展的最新的前沿技術,了解及參與相關行業的企業運營,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行業實踐情況的指導。同時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打造師資隊伍。
3.4營造校園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首先,加大創新創業政策宣傳,通過校園網、廣播、宣傳欄、微信公眾號、QQ群等形式大力宣傳國家和地方的最新創新創業政策,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宣傳輿論氛圍。加強創新創業價值宣傳,發掘創業典型人物和創業成功案例,樹立榜樣。其次,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活動。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論壇、創新創業講座、支持學生成立創新創業社團等,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激勵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規章制度。如彈性學分制、休學創業、創業實踐抵畢業實習、創業計劃書抵畢業設計、創新創業成果獎勵等相關制度。
4總結
創新創業教育已逐步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趨勢,也必將成為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高職院校要立足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尋找適合自己學校專業的創新創業之路,更好地適應當前創新創業發展大潮,切實擔負起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角色,努力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高慶勇.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5):94-96.
[2]蘭翔英.“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困局及破解[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7,1(8):14- 30.
[3]涂海英,陳建萍.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9(0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