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
【摘 要】《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丁的典型著作,該作品在進行表述階段能夠將現實主義色彩進行全面展現,簡·奧斯丁也通過該小說奠定了自己的重要地位。作者通過女性的第一視角,對四起婚姻中的愛恨糾葛進行了細節描寫,這樣的內容描寫是當時英國社會人們生活狀況的真實表現。小說富有十分細膩的創作風格,使用大量的反諷手法,突出了批判性,詞語使用精確,能夠幫助讀者更加深刻理解作者真實的寫作意圖。本文就《傲慢與偏見》的語言創作風格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傲慢與偏見》;語言;創作風格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7-0207-02
《傲慢與偏見》在英國文學史上有著特別突出的地位,該小說將作者簡·奧斯丁也推向了人生創作的巔峰。該小說充分滲透了實現主義內容,小說本身的素材來源于英國農村鄉下的日常生活,這樣的背景選擇和當時英國文學創作的背景選擇產生了十分明顯的差異。小說充分展現了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初期英國農村的生活現狀,使用幽默的語言方式,能夠給讀者呈現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使得人們對于生活及婚姻有了更加具體思考,這樣的表現形式帶給讀者別樣的藝術閱讀感受。
一、簡·奧斯丁與作品《傲慢與偏見》
英國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初期,是資本主義快速發展時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資產階級同英國貴族之間的矛盾尤為突出,這樣的矛盾表現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各行各業。面對社會經濟的變化,英國的文學創作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也有了不斷變化,社會經濟直接影響文學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的集中作用下,該時期的文學模式也在逐步轉向現實主義的寫作模式[1]。
簡·奧斯丁生活在英國農村的一個牧師家庭,從小就受到資產階級的影響,由于生活在比較安逸的農村,這樣的環境下,使得她能夠對生活有比常人突出的感悟能力,并能夠在后期利用文學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所以,簡·奧斯丁的作品創作就比較接近現實情況,并且能夠通過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進行日常氛圍的烘托。
由于作品本身具有戲劇化以及理想化的雙重表現,故事的情節也有突出的內容表達,這樣的內容模式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情感方面的共鳴。正因為有了簡·奧斯丁的作品,才能夠將現實主義創作內容推向高潮,使得英國文學在低谷時期快速找到英國文學全新的發展方向[2]。
《傲慢與偏見》主要講述班納特家族中幾位女兒的愛情婚姻故事,從而反映了18世紀到19世紀期間英國社會的愛情婚姻觀念。但是小說的主線是達西和伊麗莎白的愛情故事,講述兩個人從起初比較傲慢的認識態度,對對方的觀念懷有偏差,再到兩個人有了逐步了解,消除了彼此之間的傲慢與偏見,發現對方的美好,并墜入愛河的故事。
該作品能夠充分展現現實主義色彩小說中的關鍵內容,即便男女主人公能夠走到最后,但是男主人公并沒有完全改變之前的傲慢性格,依舊充分表現自我,導致女主人公不得不重新對愛人進行審視,并能夠按照理性與現實結合的方式對對方進行充分認識。最后兩個人擺脫了情緒與感情方面的諸多束縛,將彼此作為幸福的歸宿[3]。從小說的故事中能夠感受到簡·奧斯丁對于現實主義的認識程度十分深刻,將現實主義的思想能夠充分滲透到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將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作為導線,結合作者對于未來生活的向往,使用細膩的手法和幽默的語言,將真實情感進行最大程度表達。
二、《傲慢與偏見》的語言風風格
(一)人物的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的展現是人物性格表現最直接的一種方式。首先,簡·奧斯丁在《傲慢與偏見》中能夠呈現出語言風格的別樣化。在小說中,由于人物存在不同的差異,這樣的差異能夠集中表現在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日常社交禮儀,以及人物的語言中,簡·奧斯丁在小說中將這些內容最大程度表現出來。在達西和伊麗莎白與班納特夫婦的對話過程中,兩性之間的語言差異有著明顯的變化。首先,班納特太太一直稱自己的先生為“親愛的”,這樣的稱呼一般都是在很親昵的狀態下才能使用的。班納特太太在日常的交際語言中也常常會使用夸張的語言表達方式。但是在對話過程中,班納特先生能夠顯示出比較理性的狀態,對班納特太太也是極為冷淡的態度,或者是采取不理不睬的態度,有時還會直接拒絕。在表達意見過程中,班納特先生也常常采用沒有意見或者同意等簡單明了的表達方式[4]。
從伊麗莎白和達西之間的交流能夠看出,伊麗莎白大部分情況下會使用疑問句的方式進行提問,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會選擇比較平和的語言方式進行思維表達。而達西在進行表達的過程中,與男性交流會有更多競爭性思維的展現。從這些內容中都能夠表現出,不同的主體,不同的人物背景有著不一樣的語言模式,這樣的語言表述方式能夠直接展現人物的內心以及人物的特點。人物之間的對話方式其個性化的表現也能夠推動故事進一步發展,對于小說的整體基調設計起到烘托的作用,這樣的語言內容是文學創作過程中十分關鍵的。
在小說的最后,大部分的語言表述都是按照完整的句子進行表達,從這些描寫的模式進行分析,小說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按照中產階級的人物形象進行設置,受教育程度比較高,所以家族之間的相互社交是小說主人公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這樣的人物背景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在人物之間對話的基礎上,對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情感思想進行進一步分析,能夠發現,作者在語言創作方面的特點以及文字運用方面的特殊性,這樣的語言創作風格能夠給小說的整體構建帶來強大的促進作用。
(二)反諷的語言風格
諷刺的語言是簡·奧斯丁在《傲慢與偏見》中另外的一種人物語言表達特點,這樣的表達特點能夠將人物的形象進行細致化表述,使用諷刺性語言,能夠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5]。作品中的反諷語言風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主要人物在對話上使用了大量的諷刺語言,這樣的語言模式給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必要保證,在這樣的語言特征下,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點以及小說的主旨含義。其二,小說的次要人物在對話上也使用了諷刺性的語言,這樣的語言模式對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重要作用。
三、結語
《傲慢與偏見》屬于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但是該作品在對主線進行描述時,還描述了浪漫曲折的愛情故事,將主人公的形象進行最大程度地塑造。簡·奧斯丁的小說在語言藝術方面有著自己的特殊模式,通過多種語言表現手法,將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了最大程度的烘托,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情感方面的共鳴,還能夠最大程度展現當時的文學模式,增加了可讀性,豐富了小說的整體內容。
參考文獻:
[1]陳后亮,寧藝陽.閱讀與社交:《傲慢與偏見》中的功利主義閱讀文化[J].外國語文,2019,35(04):50-56.
[2]張楊.歷史透視的文學之眼—從《傲慢與偏見》看18世紀的英國鄉村文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9,(07):100-101.
[3]郭曉青.“他者”的內在性與“自我”的超越性—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中的女性形象解讀[J].安順學院學報,2019,21(03):32-35.
[4]磨惟偉.美國打壓中國網絡科技企業的真實意圖及對我國未來科技工作的相關啟示—花旗“帝”國的傲慢與偏見[J].中國信息安全,2019,(06):84-87.
[5]趙碩.基于關聯理論的誤解現象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