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
摘? 要:小說《綠山墻的安妮》問世后,不僅在兒童甚至在成人中也頗受追捧,一方面是因為它的語言簡單樸實,情節生動、扣人心弦,另一方面是因為作家蒙哥馬利在她的創作中有意或無意地運用了我們很熟悉的一些場景,這使得我們可以從神話原型的角度對《綠山墻的安妮》進行分析,通過對比找出它與早期小說之間的聯系,為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牢固的基礎。
關鍵詞:《綠山墻的安妮》;神話原型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5--01
引言:
露西·莫德·蒙哥馬利,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隨著小說《綠山墻的安妮》的出版,聲名享譽全球。小說主人公安妮也擁有了包括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內的一大批喜歡她的粉絲,馬克·吐溫聲稱:“安妮是遵循愛麗絲原型而創作的一個兒童形象,當他孤單痛苦時,是安妮照亮了他的生活。”以自己正能量、善良以及活力滿滿的形象,安妮鼓舞并激勵著全世界的讀者們勇敢地做自己。
本文將從神話原型批評理論的角度探討蒙哥馬利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應用了哪些模型,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小說的創作結構以及作者的創作意圖。
一、神話原型理論的發展
神話原型理論分析了那些在文學中被廣泛應用的神話或者宗教形象、敘事模型、主題以及其它文學現象,致力于發現文學和神話、宗教以及夢想之間的相互關系。詹姆斯·弗雷澤,榮格,諾思洛普·弗萊是三位對原型理論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
基于在魔法、儀式和神話方面宗教原始起源的對比研究,在他的書《金色樹枝》里,詹姆斯·弗雷澤證實了無論何時何地人們的主要愿望基本上都是相似的,他認為宗教現象是西方文化和文學的共同起源,這種想法對后來的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弗雷澤被認為是原型批評的先驅。
榮格發展了神話原型理論。通過“集體無意識”的概念,榮格證實了文學模仿的是人類的共同夢想,因此神話只是一種使原型在現實生活中變得清晰可見的方式。
諾思洛普·弗萊通過《批評的剖析》證實神話原型被完全的文學術語給理論化了。弗萊定義原型為“在文學中重復出現的可傳播單位”并且表明“原型是在文學中重復出現的字面象征或者象征集合。”他指出原型具有跨越時空,連接過去和現在并且抵達將來的能力。總而言之,原型理論將分散的小碎片整合成了完整的文學史。
二、神話原型
許多文章的結構下面都隱藏了某些模式,而這些模式對于全世界的人來說都是普遍的,看見這些模式,他們會產生一樣的感覺和體驗。本文主要討論的是神話原型的一種——“灰姑娘”原型。
“灰姑娘”理論能被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那之后出版的許多小說都采用了這種模式,盡管主角的名字和情節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描述了一個在繼母和非親姐姐的壓迫下過著悲慘生活的小女孩的故事。
小說《綠山墻的安妮》與《灰姑娘》有諸多相似之處:安妮偶然被阿芬麗村的馬修和馬麗拉收養,之后她遇到了包括戴安娜和吉爾伯特在內的許多對她生活有著重大影響的人,小說結尾她和其他人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接下來我們將從三方面來分析這些相似之處。
(一)安妮和灰姑娘之間的對比
《綠山墻的安妮》中的女主人公安妮是以“灰姑娘”為原型創造的。她們都被遺棄了,在被馬修和馬麗拉收養之前,安妮從沒有感受過溫暖,安妮也使馬修和馬麗拉單調的生活變得多彩了起來,他們深深地愛著這個愛闖禍的小姑娘,安妮還用她的善良、勇敢、真誠改變了阿芬麗村民們對她的印象。
最后,灰姑娘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安妮也通過了雷蒙德的入學考試,盡管為了照顧馬麗拉,她放棄了這個機會,但她并不會為此而懊悔,因為她深愛著綠山墻和馬麗拉。
(二)馬麗拉,林德太太和繼母之間的對比
與“灰姑娘”相比,安妮也有她的繼母,她們分別是馬麗拉和林德太太,馬麗拉總是告訴安妮要努力學習并舉止文明,盡管這對生性活潑的安妮來說非常難,但她還是盡力地去遵守這些規則。剛開始時,安妮和林德太太對彼此的印象并不好,因為林德太太評價了她的外貌,甚至還評論她的頭發就像紅蘿卜須,而安妮最討厭的就是別人評價她的紅頭發,因此她向林德太太反擊了,但最終她們改變了對彼此的看法。馬麗拉和林德太太和“灰姑娘”的繼母又不完全一樣,她們都很善良,批評安妮也只是為了讓她變得更好,安妮最后明白了她們的良苦用心,她也努力地實現了她們的期待。
(三)吉爾伯特和王子之間的對比
灰姑娘遇到了王子,并與他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安妮也有她的王子,那就是英俊且受歡迎的吉爾伯特,起初,安妮很討厭吉爾伯特,因為吉爾伯特提到了她的紅頭發,而她很是為自己的紅發自卑,盡管吉爾伯特后來向她道過了歉并救了她的命,安妮還是不愿意原諒他,直到后來吉爾伯特將留在阿芬麗教書的機會讓給了安妮。
三、結語
盡管在人物的構造上,《綠山墻的安妮》和《灰姑娘》有所不同,但是在人物設置和情節安排上,《綠山墻的安妮》遵循了“灰姑娘”的創作原型,通過本文,我們能對《綠山墻的安妮》有著更加深刻透徹的了解。
參考文獻:
[1]Lucy Maud Montgomery. Anne of Green Gables. Shanghai: Shanghai Global Literature Press, 2010.
[2]希文.《綠山墻的安妮》,北京:團結出版社,2016.
[3]鄭赟.《綠山墻的安妮》的神話原型解讀,文教資料,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