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論文從生態批評的角度解讀《蠅王》,分析荒島的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和精神生態。本論文旨在討論小說中所反映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關系。本文試圖探討戈爾丁的生態思想,希望能為研究戈爾丁和他的作品提供一個新視角。
關鍵詞:生態批評;蠅王;戈爾丁
作者簡介:趙春喜(1979.5-),男,河南鶴壁人,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5--02
一、引入
這部小說出現在二戰后緊接而來的單調的緊縮時期,盡管當時統治階層中仍混雜著沾沾自喜的優越感和沾沾自喜的庸俗氣息,但它是在某種巨大創傷的間接存在下寫成的,比如冷戰的直接存在。這本小說出版于1954年,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了對男子氣概和他們的攻擊性行為或社會生物學的檢查。在所有的批評家中,E.M.福斯特對《蠅王》的介紹對戈爾丁早期作為一個過時的寓言作家的聲譽產生了影響。事實上,福斯特把它選為年度杰出小說。當時相當多的評論家聲稱《蠅王》與基督教的《自辯書》有關。許多文章認為,戈爾丁寫的宗教寓言,其中之一是弗雷德里克·卡爾在《當代英國小說讀者指南》中的討論。然后一些評論者忽略了虛構的場景,專注于對其社會、政治和心理意義的解釋,而不是敘述本身的性質。之后,一些批評家開始關注小說對傳統島嶼小說的偏離,關注諷刺的意義。后來的批評家把他們的批判轉向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特別的批評家甚至指責Lord of the Flies是“對殖民主義的辯護”,這是對“舊帝國對白人啟蒙運動和黑人野蠻行為的歪曲”的復辟。
二、理性與野蠻的沖突在《蠅王》中的體現
孩子們踏足島上,搭起小屋,生火,象征著文明的延續??茖W的產物——豬崽子的眼鏡點燃了烽火,是文化的結果和象征。男孩們可以召喚過往的船只,然后得到機會通過火回到人類社會。因此,生烽火意味著男孩子們不愿放棄,向往文明,表現出他們回歸文化社會的愿望。另一方面,在海灘上建立小屋是保持文明的另一個反映。小屋能讓孩子們擋風遮雨,在他們心中建立起家的概念,產生家庭的溫暖,給他們安全感和歸屬感。當孩子們在島上有了恐懼的感覺,小屋扮演著家的角色。在棚屋里,孩子們可以輕松自然地保持過去的生活習俗。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的邪惡本性逐漸顯露,用于狩獵和殺戮的野性之火取代了用于獲救的烽火,堡壘變成了居住的地方。這些變化是人類在強制性規則失去影響力的情況下,容易墮落并顯露出其本來的惡性的例證。
眾所周知,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外界的自然或環境的影響,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的行為?!断壨酢分泄适掳l生的地方是一個荒島,對小男孩來說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環境。沒有成人和社會的聯系,孤島。這種環境必然影響小說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岸邊長滿了棕櫚樹。這些鳥或站或斜倚在陽光下,綠色的羽毛在一百英尺高的空中……在一英里外,白色的海浪拍打著珊瑚礁,在那之外,大海是深藍色的。在珊瑚不規則的弧形內,瀉湖仍然是一片山湖——深淺不一的藍色,朦朧的綠色和紫色。
三、孩子們在沖突中失去了自我
1.主要的損失:孤立和恐懼
剛到這個島上時,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他們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和孤立?!断壨酢分械娜宋锸且蝗洪L期接受現代學校教育的小學生。他們的社會價值觀和生活價值觀是學校教育強加給他們的,他們的行為是學校教育指導的,導致了男孩對學校規章制度的崇拜。來自學?;蛏鐣募s束確實控制著兒童真實欲望的自由發展。老師在場時,孩子們表現得很好,但老師不在時,孩子們很快就調皮搗蛋了。由于長期受到學校各種規章制度的束縛,島上的男孩們沒有空間來表達他們的真實情感。一旦他們從束縛中解脫出來,他們的真實本質和欲望就會很快顯現出來?!翱偟膩碚f,社會是好的。它使我們能夠利用我們光明的一面。當我們墮落的時候,我們就墮落到黑暗的一面?!痹诟鞣N因素的刺激下,沒有正確的引導,他們的內在本我很容易被自我所淹沒,最終不可避免地失去自我。不久,杰克、羅杰和大多數男孩對這些約束失去了尊重;暴力和謀殺隨著野蠻行為的逐漸出現。最后,當《蠅王》對西蒙說話時,它是以一個教師的聲音說話的。在這個時候,學校的形象似乎是可怕的和邪惡的。學校權威不再有權力,自由的欲望支配著男孩們,而本我獲得了優勢。
一旦男孩們到了島上,他們就是一群有社會價值觀和家庭觀念的英國人。他們曾經選擇了一個領袖拉爾夫,曾經一起在山頂上燃起了一堆烽火,曾經肩并肩地搭起了他們的避難所,曾經知道用眼鏡去放火。而一旦內在的黑暗升起,所有文明的象征都被摧毀。他們脫下校服,戴上另一種象征——面具,狩獵時的面部彩繪,而不是文明的象征。他們回到了野蠻人的祖先那里,因此他們建立的前社會制度逐漸消失。在這里,作者想通過展現小說中文明符號的毀滅來說明社會制度的崩潰,其中包含了海螺、烽火、小豬的眼鏡、面具等新符號的毀滅。
2.徹底的喪失:從暴力到歇斯底里
我們可以理解像這樣的沖動的即時滿足的驅動力:人們避免疼痛并盡可能地實現即時的緊張緩解。與此同時,這種對即時滿足的追求導致了個人與環境之間的沖突。釋放脈沖的方式因個體和周期的不同而不同?!断壨酢分械哪泻兛偸窃噲D通過游泳、玩耍,有時還會一起在庇護所和信號火堆上工作來尋求快樂。后來他們逐漸沉迷于狩獵。隨著他們與生俱來的好斗性逐漸顯露出來,狩獵變成了殺戮,殺戮成了男孩們的主要游戲和樂趣。像世界上的其他人類一樣,這些孩子們以尋求快樂的原則生活在這個島上。對孩子們來說,島上的生活就像一場游戲?,F在他們有機會以自己的方式建設自己的社會,創造一個新的天堂。像伊甸園一樣,這個島為他們提供了食物、大量的游泳機會和“樂趣”。經過一段時間的焦慮,他們適應了島上的環境。他們有自己的“樂趣”。他們一起游泳,一起搭帳篷,一起在海灘上玩游戲。即使是在這一小群男孩中,尋歡作樂的意識也已經出現了。他們把清晨的歡樂、明媚的陽光、令人難忘的大海和甜美的空氣都看作是玩耍的好時光和生活的美好時光。孩子們專注于島上最有趣的事情,比如打獵、玩耍、吃飯、搭帳篷。有一段時間,生活對男孩子來說是一種樂趣,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憑直覺獲得樂趣。然而,“他們現在已經習慣了胃痛和一種慢性腹瀉”,與此同時,“他們在黑暗中忍受著說不出的恐怖,擠在一起尋求安慰”。他們的內在本能和焦慮讓游戲變得越來越有野心。似乎雄鹿和狩獵對他們來說比堆沙堡和獵殺更有趣?!昂⒆觽冊谶@個島上的可怕經歷其實是一種幼稚的游戲,盡管畢竟是一種特別惡毒的游戲。火對人類很重要。它驅散寒冷和黑暗。它給人帶來溫暖和光明。然而,如果管理不善,這也可能是危險的。孩子們親眼目睹了大火的威力,感到震驚和敬畏。小豬抱怨他們幼稚的行為,認為他們就像孩子一樣。他認為他們犯錯誤的原因是不夠細心。但他沒有意識到毀滅性的火災不是一個偶然事件?;鹬皇侨祟悆刃男皭旱囊粋€出口。它會不斷地發生。他們在島上定居后,男孩們對古老的森林產生了恐懼。森林是島上唯一沒有被他們徹底搜查過的地方。它充滿了陽光似乎無法穿透的黑暗角落。森林象征著生命。同時,它與黑暗有關。在孩子們的眼里,森林里的陰影似乎掩蓋了一些丑陋和危險的東西。
3.殺戮在孩子們的歇斯底里中發生
本能是人格的基本要素,是驅動行為并決定其方向的動力,是本能促使人以滿足需要的方式行事。生命本能是指向成長和發展的,生命所表現的精神能量是性欲,與生命本能相反,佛洛伊德假設生命本能是毀滅或死亡的本能。回到它們原來的無生命狀態。他提出人們有一個無意識的死亡愿望。死亡驅使人“恢復事物的早期階段”,或者回到生命循環的起點。死亡本能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種侵略性的驅力,它迫使我們去毀滅。并殺死。當侵略性發展成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島上唯一剩下的就是死亡。通過這一悲劇結局,戈爾丁向我們講述了人類生活中的悲劇元素,并試圖探究其根源。戈爾丁曾經說過,人珍惜自己的罪惡、恐懼和禁忌;如果有哪個社會圣人或救世主愿意講真話來減輕自己的負擔,他就會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人的心是黑暗的,在陽光下是沒有純真的;否則,它將不可避免地遭受苦難,像小豬和西蒙一樣死去,他們的智慧和美德被摧毀。
四、結論
以上對《蠅王》的分析,讓我們看到了它的主題——人性的惡,讓讀者深思。在本文中,這些章節討論了一件事,那就是邪惡的本質。這篇論文描述了杰克、羅杰和拉爾夫。杰克和羅杰沒有從文明社會得到什么,所以他們的行為像野獸一樣。但是知識和文明對拉爾夫的影響更深,他是半文明的。從這三個男孩身上,邪惡的本性顯露出來。本文還進一步討論了人性惡。同樣的動作(狩獵)性質的變化和邪惡的深入發展是觸及主題的絕佳情節。通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蠅王》、威廉·戈爾丁和人性?,F代人從中吸取教訓,珍惜文化,認真對待未來,這是最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1]Abrams, 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Babe, H.S. The Novels of William Golding.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1.
[3]Baker, J. (Ed.). Critical Essays on William Golding. Boston: MA: G.K. Hall.1988.
[4]Baker, J. (Ed.). Introduction: Lord of the Flies: A Casebook. New York: G. P. Puttamans Son.1964.
[5]Biles, Jack I. Talk: Conversation with William Golding.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0.
[6] Booz, E.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itera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1984.
[7]Capey, A. C. “Questioning the Literary Merit of Lord of the Flies”in Clarice Swisher(ed.), Reading on Lord of the Flies, San Diego, Greenhaven Press, 1997
[8]Golding,William.1954.Lord of the Flies[M].London: Fayer & Fayer Ltd.
[9]Dickson,L.L.1990.The Modern Allegories of William Golding[M].Tampa: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Press.
[10]Hod-son,Leigh-ton.1969.William Golding[M].New York: Capricorn Books.
[11]James R Baker.1964.William Golding[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2]何立強.生態批評視域下的文學與自然[D].2007年4月.
[13]時貴仁.客觀環境對人性轉變的影響—評戈爾丁小說《蠅王》[J].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6期.P101-104.
[14]趙青.自然和文明交織下的人性探索—評威廉·戈爾丁的小說《蠅王》[J].文學界·
[15]文學評論.2010 年 9 月. P47-49李輝,曹志蕊. 論象征主義手法在《蠅王》中的運用[J].作家雜志,2010(1).
[16]劉炳善.英國文學簡史( 新增訂本)[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