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是在中世紀的歐洲興起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發展為西洋的主要畫種。油畫藝術對繪畫材料有非常高的要求,并且很依賴繪畫材料:把天然植物油和顏料按照不同的配比進行調和,就會使畫面呈現出不同的效果。這樣的調和不但能展現較艷麗的顏色,而且使得畫面表達故事,保留層次感和神秘感;除此之外,畫面還會有較強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油畫創作分為兩種,分別是抽象油畫創作和超現實油畫創作,二者有著共同點,也具有各自獨特的風格。人們不斷用創新理念探索二者的創作風格,也讓其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具體和抽象兩個對立面。
油畫是藝術發展最優秀的領域之一,油畫不僅可以體現人類社會的藝術文明,還反映出人們生活中的情感。
超寫實油畫藝術具有真實直接、不摻雜任何多余情感的特性,所有的事物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抽象油畫藝術和超寫實油畫藝術不同。抽象油畫藝術站在具體事物的對立面,全部以雜亂無章的形式呈現出來,非理性的表達讓人完全摸不到頭緒。具象與抽象兩個完全相反的層面通過油畫創作呈現出來,雖然具體和抽象是兩個看似完全沒有聯系的風格,加之從繪畫技巧方面來看,它們是完全分離的,但他們之間的聯系卻也是非常緊密的。
一、超寫實油畫和抽象油畫的不同特點
(一)超寫實油畫的特點
超寫實油畫也叫作具象油畫,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與古典油畫不同,雖然二者都重視色彩和光線的運用,但背后的創作理念截然不同。超寫實主義畫家在創作時更注重繪畫的技巧和手筆,他們非常注重事物的形態和感覺,正因為這樣,繪畫作品就會給人一種冷淡的感覺,他們在作品里沒有任何的情感寄托,作品沒有了感情,自然會顯得單調無神,許多靈活的氣息也就沒辦法展現出來。
當時,這種繪畫模式特別受一些繪畫大師歡迎,有的畫家喜歡拿著照片畫畫,把照片當作繪畫原型,雖然照片非常逼真,但是按照照片繪畫,描繪的事物完全沒有感情。許多畫家的繪畫技巧嫻熟,畫作栩栩如生,但是繪畫是要表達情感的,超寫實繪畫雖好,卻沒有盡顯繪畫的真諦。繪畫可以說是為了傳遞人們的情感而存在,繪畫作品的外表可以模仿,但精髓是不能被單純模仿所取代的。
藝術家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畫家,畫家的靈感比常人要多,但是繪畫不但要有靈感,而且要有內涵。繪畫作品如果過度描寫作品本身,那么精神層次的靈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例如,超寫實作品《約翰》從各個方面來說都幾近完美,對人物的描寫和刻畫都非常細膩,甚至畫中的人物和真人一樣,但是人們看完以后總覺得畫作很“空”,沒有內涵,缺乏想象空間。
和它相反的是,畫家羅立中的《父親》雖然也借助超寫實手法刻畫出一位年老的父親,臉上的皺紋真實而清晰,包括一些神態特點。除了神態,衣著服飾也刻畫得非常逼真,就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父親站在觀者面前一樣,讓人觀賞完作品之后久久不能忘記作品中老父親的神態。通過這幅作品,人們可以產生各種聯想,聯想出種種關于畫中父親的故事。而《父親》的畫面背景也給人提供了聯想的素材,也是傳達人物情感的載體,如麥子和鐮刀等,使畫面更為飽滿、真實。
(二)抽象油畫
抽象油畫指繪畫風格抽象,繪畫中不用具體的物象傳達感情。抽象油畫和超寫實油畫截然不同。抽象藝術不對事物的外觀進行描摹,而是通過一些比較怪異并且難以理解的筆觸創作,而這需要具有扎實的繪畫基礎。畫家根據主觀意識創作抽象油畫。抽象油畫不依賴于肉眼可見的自然事物,畫家可以根據想象進行創作,雜亂無章的事物和具體的幾何圖形都可以是創作的靈感。
抽象油畫起步較晚,發展歷程曲折,通過幾代人的創新,最終形成今天的抽象油畫流派。抽象油畫風格獨特,不但與超現實油畫、古典油畫相抗衡,而且相互促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二、超寫實油畫藝術和抽象油畫藝術的審美
一般來說,油畫藝術不僅僅是指單一的繪畫作品,繪畫內容本身必然充斥著創作者的思維和情感,同時表達畫家對各種事物的看法。觀賞油畫作品時,觀者本身會與作品進行情感交流,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
油畫的表達方式可以是形象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二者并不沖突,反而相輔相成。超寫實油畫藝術和抽象油畫藝術都具有豐富的審美內涵,而如果把表達的事物、情感形象化,就容易讓觀者產生心靈共鳴。
三、結語
抽象油畫和超寫實油畫是油畫藝術的兩個流派,二者的創作風格完全不同,但是從審美角度來說是相輔相成的。油畫藝術歸根結底屬于美術學科,美術學科的藝術大體相輔相成。
在開始學習油畫時,不論學習哪一流派,人們都要學習美術基本功,后期根據美術藝術分類,系統學習不同流派的風格。繪畫是一門需要長期深入學習的藝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爐火純青的,需要不斷地學習、摸索。當前,超寫實油畫和抽象油畫的繪畫技巧不斷創新,但是二者會求同存異,最終實現和諧發展。
(成都師范學院)
作者簡介:張玲(1995-),女,四川巴中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