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舟
摘 要:中小企業是促進我市市場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中小企業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有助于加強企業保護經濟資源的安全、信息的真實可靠,使得各項業務能夠有效地運作,是目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內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科學構建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對中小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中小企業的良好發展,對于經濟增長和解決就業等都有重大作用。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
1 中小企業構建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的必要性
1)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賴以生存的必備要求。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網絡會計的逐步實施,中小企業已經基本實現了業務和財務的一體化,會計核算與會計管理的內部、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提升管理效率,有效保證企業經營效益和財務資料的可靠性,企業必須通過內部控制制度,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制約和自我調節,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形成一整套內部控制體系。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與國內普遍認可的內部控制框架相適應,以改善我市中小企業的治理結構及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是我市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工作中的當務之急。
2)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對確保系統的安全、可靠和有效性十分必要。著眼于信息化的大背景,隨著企業信息化和會計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們對信息系統的依賴性日漸加深,中小企業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經營風險、控制風險和財務風險等之外,與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相關的信息和信息系統風險日益增長。由此可見,在會計信息系統成功建立以后,在其運行過程中,對系統建立一套為了有效地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提高經營效益,企業迫切需要對傳統內部控制進行整合和優化。
2 中小企業構建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存在對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認知不足。部分中小企業規模業務也比較單一,還有很多是家族式企業,企業只注重銷售或生產業務,不重視會計業務,企業在財務硬件和軟件方面資金投入較少。一些中小企業在實施會計電算化過程中,會計核算不夠規范,賬務處理混亂。還有相當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沒按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單位賬簿設置不全,使得賬務處理不準確,很多企業的賬簿主要是迫于稅務部門的要求,更是為了應對稅務發票而不得不建賬的規定才設立,而不是出于自身自愿管理的需要,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凌亂。
2)會計電算化職責劃分不明晰,職權不相容原則沒有得到足夠遵循。實施會計電算化后,電算化功能高等集中,如果不進行合理的職責分配,容易導致一人同時操作數據的輸入、審核、記賬、上報等一系列功能模塊,職權不相容原則得不到足夠的遵循。在會計電算化背景下,即使作了相應的職責分配,由于各模塊的訪問操作主要是通過賬戶、密碼加以區分,而賬戶、密碼又很容易泄露,如果沒有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數據的準確性與安全性將受到威脅,同時也會給不法分子作弊提供機會。
3)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員流失嚴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當然離不開高素質專業會計人才,高素質專業人才不僅具備會計、管理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也需要具備相應的計算機知識,專業人才的缺乏是制約中小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內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很多企業的電算化人員是經過短期培訓而來,或者是企業領導的親戚,缺少必要的財務知識,他們在業務的過程中大多數是不能靈活運用軟件處理會計數據及加工財務信息。另外中小企業會計人員流動性很大,有的人員熟悉軟件后又離開,而新進人員又需要用一段時間來熟悉。
4)缺乏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審計監督機制。對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審計是內部審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內審人員須及時評估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管控體制,全面了解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實施情況,找到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提出建議,強化整改,規避風險。但是在實踐工作中很多并未做到這一點。
3 改進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對策
1)積極引導加強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認知度。網絡信息時代,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會計電算化起步比較晚,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還沒有引起領導者的高度重視,財政部門應進一步頒布相關法律法規對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實施加以引導,并組織觀摩、培訓,形成人人學內控,人人參與內控的局面。
2)加強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管理和維護。應加強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的管理,制定信息系統工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塊子系統的具體操作規范,應及時跟蹤、發現和解決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信息系統按規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規范程序穩定運行。同時要建立信息系統變更管理流程,信息系統變更應嚴格遵照管理流程進行操作。信息系統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進行系統軟件的刪除、修改等操作;不得隨意升級、改變系統軟件版本以及改變軟件系統環境配置。應建立信息系統的安全等級,建立不同等級信息的授權使用制度,加強對重要業務系統的訪問權限管理,定期審閱系統賬號。
3)加強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待遇。一方面,企業應做好考核機制通過考核機制的建立和執行,嚴格把關筆試和面試,保證引進人才的技術水平,為日后的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良好進行打下基礎。同時對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還要進行定期的考核,考核工作人員對于會計電算化相關技術知識的掌握和了解的程度,確保工作人員知法守法。另一方面,通過調查發現,中小企業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很少有機會參加培訓,也很少有人參加會計后續教育培訓。提高會計人員計算機操作水平和業務素質,增強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就必須加強人才培訓的力度,讓會計人員定期參加培訓,特別是要培訓既懂財務又懂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使他們適應時代高速發展的要求。培訓方式可以多種多樣,離崗或在崗培訓,關鍵是要提高相關人員知識業務水平、專業技能,增強他們的信心及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建立良好企業文化及氛圍,提高會計人員各方面的待遇,減少人員流動,使會計電算得以更好地延續;完善用人機制,采取新舉措、摒棄陋習,引進年輕的、業務素質高的專業人員,吸引會計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到企業中來,逐步充實其會計人員結構,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
4)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內部審計。應將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作為內審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調查,來對財會人員所處理的經濟業務進行評價和檢查,監督財會人員內控執行情況,對檢查出來發生的錯誤,及時予以糾正,打消不法分子作弊與犯罪的意圖。同時要建立起政府審計、社會中介機構審計、內部審計的全方位審計監督機制,形成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監督的環境。
4 結語
總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及會計信息系統的普及運用,它既給會計工作帶來便利,但也改變了原有內部控制方式和內容。隨著內部控制范圍的擴大及新問題的出現,對人、對物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會計電算化發展的現狀下,內部控制產生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對于企業而言,要全面分析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并且制定相應的策略,從而保證會計數據的準確、可靠,并以此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周軍慧.淺論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J].中國商論,2019(06):212-213.
[2]張亞麗.論會計電算化下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0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