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 趙乃杰 于玲 王雷
[摘要]本文從央企內部審計部門的實踐出發,以實施內部審計“標準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內部審計與風險合規的“融合一體化”管理為重點,探索如何進一步發揮內部審計監督在央企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內部審計? ? 標準化? ? 精細化? ? 融合一體化
隨著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央企內部審計監督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構建以標準化、精細化、一體化為核心特質的審計質量管理體系是新形勢下依法依規審計的客觀要求,是內部審計職業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更是擺在央企面前的新課題。
一、強化“質量強審”意識是內部審計“三化”管理的基礎
內部審計是企業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內部審計管理已成為企業加強內控的有力抓手,通過推進審計工作的標準化、精細化、一體化的“三化”管理,持續推動審計工作質量提升,有利于降低各類經營風險、創造價值。以江蘇核電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委員會高度重視審計質量建設,將審計“三化”管理作為審計質量重點工程推動和落實,引導企業整體形成注重審計質量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一)通過學習培訓,樹立審計效果質量為先的核心理念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委員會通過集中學習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學習領會審計署第11號令的相關要求及內部審計新規定,準確認識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刻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實現審計轉型升級;樹立并踐行新發展理念,內部審計工作聚焦于改革創新的發力點和突破口,推動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緊扣企業發展戰略與核心業務,推進有重點、有步驟、有深度、有成效的審計全覆蓋,更好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牢固樹立審計標準化和精細化管理理念,確保思想一致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委員會多次強調和部署有關完善審計流程、強化審計質量控制、推進審計“三化”管理等工作,內部審計機構通過多種形式圍繞審計質量主題開展研討,引導全體內部審計人員樹牢“標準規范、精細管理、質量為先、創造價值”的內部審計理念,圍繞服務于打贏“三大攻堅戰”、上級決策部署落地、庫存優化、采購規范等重大項目,突出質量興審,彰顯內部審計綜合效能。
(三)壓實審計“三化”管理責任,確保行動協同
內部審計機構把標準化、精細化質量要求落實到全體內部審計人員及審計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審計項目實施過程中,企業管理層指導、部門負責人牽頭,定期組織審計業務會議審查項目實施方案、審計底稿、審計報告等工作,對項目質量和進度進行嚴格把關,對成果提升、問題跟蹤落實等進行研究部署,嚴把審計質量關。
(四)加強審計“三化”管理后評價工作,確保按期整改落實
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合規管理、行政經營領域體系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發揮專職崗位人員對審計質量把控的重要作用,從合規、風險等多視角開展對審計項目質量的“回頭看”,促進審計效益效果的落實及審計質量的不斷提升。
二、實施內部審計標準化管理,全力推進審計工作規范高效開展
把規范制度建設、加強過程管控作為審計標準化工作關鍵環節,從程序規范、審前準備、方案制訂、過程實施、結果運用等方面入手,形成環環相扣的審計標準化管理“閉合鏈條”。
(一)推進審計制度標準化,從源頭規范審計工作開展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依據審計署第11號令和上級單位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相關規定,編制、修訂《內部審計領域管理》《內部審計項目管理》《內部審計監督管理》《經濟責任審計管理》《預算管理審計》《內部審計檔案管理》《福利費開支監督實施細則》《內部控制評價管理》《國有資產流失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等多項審計程序文件,統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標準,規范項目作業架構和工作模板,細化審計流程,便于審計人員規范操作實施,強化執行審計項目的約束性和責任性,實行項目執行全過程跟蹤管理,為審計項目質量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二)推進審計項目實施標準化,內部審計“規定動作”做到位
審計準備是否充分是項目成敗的關鍵之一,審前調查做實做細,才能為審計方案的準備和項目的順利實施打好基礎。編制審計方案表單、配備審計人員、集中培訓學習等各項準備工作有利于事半功倍;審計實施嚴格遵循測試、抽樣、分析等必要的審計程序,依法依規取得審計證據;審計結果嚴格實行多級復核流程,持續優化審計組員間相互復核、主審二次復核、組長最終復核的管控流程,關注工作底稿、審計取證單、審計證據的完整性、可靠性、充分性,聚焦審計結論的恰當性、整改建議的可操作性。
(三)推進審計結果報告機制標準化,切實發揮審計預警作用
企業內部審計堅持抓早抓小,通過審計結果報告分析具有普遍性、傾向性和苗頭性的問題,進行動態風險提示,促使相關業務處室及早發現、自覺糾正、主動預防,變被動整改為主動作為;完善審計整改跟蹤檢查機制,建立規范的審計整改臺賬,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將審計結果定期向風審會、黨委會、董事會報告,推動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治理中實現新作為,推動內審工作部署落地落實,推動內審人員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
三、實施內部審計精細化管理,樹立審計精品意識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圍繞審計項目關鍵環節和要素,構建“點、線、面”質量控制防線,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打磨”每個審計項目,細化各階段工作流程,做到審計問題一針見血、審計建議中肯可行、審計整改及時到位、管理提升持續有效,更好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助力戰略目標實現。
(一)從創新方式方法上推進審計精細化管理
企業不斷壯大內審隊伍,將財務、采購、紀檢監察等領域專業人員納入相關項目審計工作組,根據審計工作方案發揮各成員的專業優勢,實現審計實施精細化、問題“確診”精準化、改進建議專業化。同時,結合業務和經營管理特點,以采購審計信息化良好實踐為基礎,進一步探索研究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路徑、思路和方法,推動科技強審;優化審計資源配置,整合開展戰略規劃、財務收支、庫存管理、采購管理等審計項目,努力做到“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
(二)從開展高質量審計溝通上推進審計精細化管理
企業將審計溝通作為審計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將審計溝通交流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法寶”,將精細、明確、融洽的溝通交流貫穿于審計項目全過程,尤其是加強與領導溝通審計方案的可行性、適用性,做到方案符合企業管理層關注的重點、難點、熱點、焦點,取得領導支持,為順利開展現場審計打好基礎;注重與審計對象交流審計流程、審計紀律、注意事項等內容,實現審計人員與審計對象換位思考,傳遞審計發現問題等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出現誤導或審計失誤等問題;注重通過把握細節來掌握問題溝通的主動權,收集佐證資料,適時與問題涉及人員交流其違反的具體規定、危害性、整改建議,做到問題不遮掩、不夸大、不吹毛求疵,使審計對象心悅誠服,達成審計目標。
(三)從完善審計管理臺賬上推進審計精細化管理
企業審計部門基于內外部審計監督、專項檢查等發現的管理問題,建設審計問題臺賬、實行“登記和銷號”、定期通報報告,定期編制并向企業管理層抄送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月報,不斷強化整改責任分工與落實,通過開發相應管理行動對問題實施跟蹤、督促整改,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審核標準,按照“見證見據”的原則下賬“銷號”,審慎核實關閉整改行動項,切實提高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工作效能,完善“審計、溝通、跟蹤、整改、驗證”的閉環管理。
四、實施內部審計與風險合規的融合一體化管理,強化企業內控體系建設
2019年,國務院國資委相繼印發《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做好2020年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以“強內控、防風險、促合規”為管控目標,從內部審計監督角度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
(一)在內審項目計劃方面推進融合一體化管理
從全局高度找準審計方位,堅持風險導向,將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管理涉及的重大風險、高風險領域和環節作為審計工作著力點,以審計項目作為履行風險第三道防線的監督職責、發揮風險監督效能的抓手,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薄弱環節,制訂審計計劃,與戰略部署、中心工作、重點任務結合起來,統籌整合、協調推進、注重實效,推動和促進企業存貨管理、采購管理、提質增效、合規管理等工作取得提升。比如,創新開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專項審計,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管理情況進行“內部體檢”;開展重要物資采購及領用專項審計,針對制度設計與執行缺陷,推動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制度修訂,降低違規風險。
(二)在審計成果運用方面推進融合一體化管理
針對審計項目發現問題開發管理系統,同時梳理歷年審計問題,分門別類總結共性問題、典型問題,補充到業務風險數據庫中。“對癥下藥”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從而增強審計成果運用的針對性、實用性和長效性,如2019年利用審計等內部監督成果完善風險數據庫信息。同時,倡導研究型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增強宏觀意識,在嚴格落實問題整改的同時,深入分析研究企業體制、機制等制度方面存在的風險與合規隱患,推動內部審計在促進企業發展、推動深化改革、解決員工困惑、促進反腐倡廉等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增加內部審計“附加值”。
(三)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推進融合一體化管理
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一方面,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培訓。鼓勵內部審計人員學習風險管理、合規管理、法律等專業領域知識,獲取注冊會計師(CPA)執業資格、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資格、國際注冊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資格、企業風險管理員(ERMT)資格等相應職業資格,培育審計誠信文化、掌握多元知識,樹立謙虛謹慎、嚴謹規范的審計精神,構建起多層次、多領域的審計人才隊伍。另一方面,著力發掘企業風險管理員、風險監督員、合規管理專員中的優秀人才。將這些優秀人才列入審計人才庫,使其參與審計培訓和審計工作,努力建立一支適應新時代內部審計工作發展需要的專兼職審計隊伍。同時,構建企業內部審計監督新格局,有效緩解審計專業人員不足的困境,實現充實審計隊伍與提升審計公信力的“雙贏”。
(作者單位:江蘇核電有限公司,郵政編碼:222042,電子郵箱:ykxcfo_2008@163.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