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李文
摘 要 “現金為王”,資金是一個企業的“血液”,任何企業的投資與經營活動都離不開資金。同時,資金管理工作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某公司作為兩臺300MW機組的發電企業,每年的現金流量較大、原材料成本較高、融資需求較大,為進一步規范資金管理,加強資金風險防范,提高資金潛在價值,實施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 資金計劃 融資結構 標準化
一、存在問題
(一)資金計劃誤差率高
某公司資金計劃與實際存在差異,2018年全年預算資金達到100億左右,而實際支出在90億左右,全年每月誤差率總和達到了17%,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日貨幣資金余額大
某公司資金余額每日平均高達3000萬元左右。資金余額高雖然能保證資金供應充足、及時付清往來款項,但會減少負債規模,同時造成沉淀成本和機會成本過高,增加財務費用。
(三)無息流動負債比例低
某公司的無息流動負債一般包括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預收賬款等,當無息流動負債金額比較大時,則表明占用往來單位的資金比較多,當本公司資金不足時,可以減少借款金額,從而降低財務費用。
(四)融資結構簡單
首先,從公司年報來看,僅有短期借款與長期借款,產品單一,而從市場來看,除了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以外,還存在債券、股票、保理、保險資金、資產證券化等。
其次,短期融資方式籌集到的資金應滿足流動資產占用的需要,長期融資方式籌集到的資金應滿足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占用的需要,以達到降低風險和成本率的目的。某公司截至2018年8月末,帶息負債總額9億元,其中短期銀行借款1.3億元,應付票據9900萬元,保理融資4000萬元,長期銀行借款6.31億元,年底長期借款與短期借款分配不均,流動比率較小,短期償債能力較弱,存在較大的融資風險。
最后,資產負債率高,債務總額大,導致債務成本超過公司凈利潤,占資金來源比例高,至2018年12月,資產負債率在72.55%以上,利息保障倍數較高,債務融資的正效應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二、原因分析
(一)資金計劃方面
一是相關業務部門雖及時報送了資金計劃,但沒有按照計劃完全實施,無相應考核。二是業務部門在支付資金時,財務部未按照資金計劃進行專人專項監督審核。三是信息化水平較低,大部分工作都是人工統計,不僅耗時長而且誤差率較高。
(二)貨幣資金余額方面
一是對資金使用效率的認識不足,認為資金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安全的,而忽視了資金機會成本,資金沉淀嚴重,一般需要支付煤款時,電費收入未到,需增加財務費用,在月初時電費收入到賬,付款金額不多,造成日資金余額沉淀。二是資金調劑工具欠缺,一般臨近月末收到電費,繳納公司稅款在月中,為了保證資金的及時供應,公司會選擇預留資金滿足納稅需要,這樣就造成一段時間的貨幣資金余額較高,形成資金浪費。
(三)無息流動負債占用方面
某公司近幾年經營情況相對較好,現金流比較充裕,只重視貸款利率這一直接影響資金成本的因素,而忽視了無息流動負債的占用對降低資金成本的重要作用。由于2018年國務院提出抓緊開展專項清欠行動,切實解決政府部門和國有大企業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的問題,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無息流動負債占用較少,無形中增加了借款規模,增加了財務費用。
(四)融資結構方面
公司融資來源主要集中于建設銀行和財務公司,過于集中容易出現“一棵樹上吊死”的困局。公司融資方式比較傳統,主要通過銀行貸款,缺乏創新融資手段,資金成本與集團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少差距。
三、改善對策
(一)資金計劃管控方面
第一,每月召開資金管理委員會會議,統籌安排月度資金使用,在保證生產經營資金需求的情況下,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合理編制每月資金計劃并嚴格執行。
第二,根據年度責任目標,將收入、成本、費用等年度考核目標按責任部門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個人,促進全年預算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從全方位嚴控原則下達指標。
第三,設立獎勵考核機制,專人專項監管。
(二)資金余額方面
充分利用法人透支賬戶,減少資金存量,保證資金安全,盤活存量資產,拓展銀行承兌匯票的“出口關”,工程款、材料款等大額資金支出盡量使用銀行承兌匯票支付。搶抓貼現市場利率低點,通過合規程序,充分“詢比價”確定貼現,實現票據貼現效益最大化,實時監控貨幣資金余額。
(三)無息流動負占用方面
延長付款期限,增加無息流動負債占用,修改相關合同條款,將部門工程合同的工程竣工后付款修改為工程竣工一年內付款,既可以增加無息流動負債占用,又可以有效保證工程質量。同時確保所以款項都在收取電費后支付,不因付款增加借款。
(四)融資結構方面
第一,實時關注國家金融形勢,加強對財務工作者的培訓,提高對政策的敏銳度,在資金寬松時,增加借款置換工作。
第二,調整帶息負債,優化貸款渠道,減少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增加應付票據,通過長期流貸置換短期的項目貸款。
第三,積極主動地聯系各商業銀行,增加合作銀行和授信額度,拓寬融資渠道,開展買方付息票據融資及其他創新融資業務,利用好法人透支賬戶的調節作用。
(五)標準化方面
一是每月召開資金管理委員會會議,下發會議紀要。二是建立完善的資金計劃填報、審核、評價流程,完善考核獎勵機制,實現“人人心中一把尺”。
(作者單位為國電長源荊州熱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