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貝
摘 要 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國內外學者對企業環境績效審計的研究越來越多,說明企業環境績效審計已經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其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方法、內容以及指標體系等方面。在這些研究中,企業環境績效審計方法和內容的研究是基礎性、理論性的,而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則更加注重實踐性。
關鍵詞 環境績效審計 評價指標體系
一、企業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存在的問題
(一)定性指標比重偏小
定量指標比重遠遠大于定性指標比重,是我國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現狀。從目前我國對企業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研究來看,大多數研究都是重定量指標、輕定性指標。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定量指標的數據容易獲取。從成本效益原則來看,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更愿意選擇容易獲取以及耗費較少的數據,這符合企業自身的利益需求。二是定性指標的數據不易量化。定性指標需要運用如問卷調查這樣方法來完成原始數據的搜集,搜集完畢后運用一定的數學方法將其量化,在量化的過程中不僅要耗費一定成本,還可能導致數據失真,同時搜集的數據還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因此,在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定量指標比重遠遠大于定性指標比重的情況。但是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一個企業處于多個系統當中,在評價環境績效審計時要考慮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所有的因素不可能全部通過定量指標來表示,因此我們應該發揮定性指標的作用。
(二)指標體系缺乏標準性
從我國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每個行業甚至每個企業的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都具有很強的隨意性,沒有強制執行的標準,這就導致企業在環境績效審計披露方面沒有尺度、摸不清方向。甚至有的企業只選擇披露對企業自身有利的方面,對不利的方面只字不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有以下原因:指標數據難以獲取,難以標準化。有些指標數據需要運用如問卷調查這樣的方法來完成原始數據的搜集,搜集完畢后運用一定的數學方法將其量化,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企業差異性大,針對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難以建立標準,不能“一刀切”式地解決所有問題。
此外,目前我國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關聯性不強。從現有的一些披露情況來看,很多企業的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只是簡單的羅列,看不出其中的關聯性,也體現不出指標的意義。二是指標的冗雜性。一些企業只選擇披露對企業自身有利的方面,對不利的方面只字不提,導致在指標選取時出現一個數據重復使用或者無關數據太多的問題。因此,總體來看,指標的全面性、科學性有待提升。
二、構建企業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議
(一)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從系統論來看,世間所有都是由方方面面構成的,每一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否定任何一方存在的意義,也不能過于強調任何一方的作用。同理,在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中,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不能因為定量指標的固有優勢就不重視定性指標存在的意義。定量指標的意義在于能夠精確地算出數據、準確地衡量和制定績效要求的審計指標,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簡單明了地體現企業在環境績效審計方面的問題和值得借鑒之處。但是,在實際的情況下,并不是所有方面都可以通過客觀直接的數據表現出來,必須對審計目標展開非客觀的描述和研究來體現審計成果的指標。定性指標可以作為對定量指標的補充,對整個指標系統有補充說明、解釋說明等作用。只有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不偏不倚,才能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
(二)強制性指標與任意性指標相結合
“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標準就沒有是非尺度,沒有標準就沒有行為準繩,沒有標準就沒有方圓規范。一個國家的建立需要標準,企業也是。因此,要想解決每個行業甚至每個企業的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都具有很強的隨意性這個問題,主要的一個措施就是將強制性指標與任意性指標相結合。這樣一來,企業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就有相應的準則可以遵守,不能像之前一樣隨意披露、隨意選擇。這樣可以提高各個企業指標體系的可比較性,不僅能督促企業自身減少污染環境的行為,注重環境質量的提高,還便于政府監督重污染企業的環境污染行為。
(三)簡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
目前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指標關聯性不強,同時指標過于繁雜,該披露的沒有披露,披露的指標實用性又不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是方方面面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根本出發。這要求在設計指標時,應該從實際出發,簡單明了地列示相對重要的信息,這些重要信息可以代表企業的一般情況,具有共同性。實用性是指指標具有可執行性,設計出來的指標應該貼近企業的具體情況,企業在執行的過程中可以具體落到實處,數據通過運用一定的方法具有可得性。每一個企業的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都是一個比較繁雜的體系,需要從多個視角、不同方面來顯示企業環境績效審計的典型性問題,因此需要將簡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只有指標設計不繁雜,企業才愿意披露信息,也可以幫助企業縮減成本。只有指標具有實用性,才可以提高企業披露信息的積極性,指標體系的構建才具有現實意義,否則都將只是紙上談兵,曇花一現。因此,構建企業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應該堅持簡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
(作者單位為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劉家蘭,王恩山.淺談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J].會計之友,2005(9):62-63.
[2] 曹建新,詹長杰.我國環境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構建[J].商業會計,2009(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