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慶
摘要:
大數據視域下,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高校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推動和諧校園建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德育思想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環節,必須在正確了解和把握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內涵的基礎上,整合和梳理傳統意義載體,探索和拓展新型有效載體,分挖掘新型載體資源,不斷豐富其內涵,使新、舊載體相互配套,緊密銜接并且充分發揮各類載體的作用,通過一套符合大學生實際,并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
大數據視域下,載體建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的研究和科學運用,體現在教育成效上。在新形勢下,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加強課堂、師德、社團活動等傳統載體建設的基礎上,拓展新型有效載體如科技網絡、心理咨詢、社會實踐等形式的利用,從而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由“虛”變“實”,從而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一、大數據的內涵與意義
大數據(又稱之為“巨量資料”),指的是所牽扯涉及的資料規模龐大,并且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管理和整理的作用,幫助企業決策者解決經營中面臨的資訊問題。通過分析發現,大數據具有容量大、速度快、使用價值高、多樣性四個特點。但需要明確的是,所謂的大數據,并不僅僅指容量之大,更是在于交換和整合海量數據后,對新知識進行深度挖掘并且創造價值,從而促進更大知識、更大發展面。因此,大數據是對龐大的數據分析和處理,并在所得結果下獲得更多的、更大的價值,從而指導生產、指導實踐。即大數據既提供了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方法論與價值觀。
大數據的發展引發了全球各界技術、思想乃至社會的變革,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價值在各大行業中已逐漸凸顯,并助推著它們的發展。可以說,大數據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特征,并引領著全球的發展趨勢。將大數據與有關結果分析應用于高等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對大學生的行為習慣與思想動態進行快速的、準確的獲悉。但結合實際情況而言,我國分析和處理大數據能力的有限,有關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工作水平還有待于提高。數據庫、云計算等方面技術,與其他國家對比而言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同時,由于我國專業分析大數據的人才還是很少,想要做到直觀和熟練地使用大數據,還需要培育更多專業的、素養高的大數據人才,使當前我國利用大數據培育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得以滿足。
二、傳統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
建設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的過程,其實就是加強、改進和落實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過程。在長期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島科技大學,善于總結和利用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逐步形成了以課堂、教師師德、校園文化等為有效載體的工作渠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1.課堂教育
所謂課堂教育,通俗點講就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并且教授技能的過程。伴隨著這個過程,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也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著。因此,作為載體的課堂教育,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手段。當前各高校中,教師們利用“兩課”教育來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核心觀念,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為學生們的成長成才,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素養及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2.教師師德
教師不僅為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還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道德的完善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肩負著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使命和責任。所謂近朱者赤,教師的言行舉止以及對事物的態度均對學生影響頗深。因此,師德建設也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載體。教育工作者應以教師師德為導向,以良好師德為標榜,以此來培養、熏陶和感染學生,努力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率和先鋒模范。德育工作者不僅局限于要教授學生以知識文化,更要以榜樣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去使學生耳濡目染。2018年青島科技大學拍攝了《師道》專題片,開展了以《師道》為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其主要內容就是詮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舉足輕重的師德師風的魅力,營造見賢思齊、以人為鏡、崇尚師德的良好校園氛圍。
3.社團活動
使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社團活動是一種卓有成效的途徑。學生社團都是學生根據興趣愛好、特長專長而自愿組成的組織,從而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并在組織活動、策劃活動的過程中鍛煉使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得以鍛煉,創新意識以及合作能力得以培養和提升。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社團活動,讓社團活動成為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資源,比如齊全的圖書資料、先進的設備設施,利用學術報告會名家論壇等形式,積極引導學生組織開展豐富的社團活動,使學生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收獲成長,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修養,體現核心價值觀教育潤物無聲的作用。社團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包括宿舍內部、班級內部、支部內部、學生會和研究生會等,提供了多種平臺,使他們能夠健康地成長。青島科技大學燎原劇社為廣大愛好表演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活躍校園業余文化生活,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學生們自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融入劇本中,既提升了校園藝術活動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同時響應了弘揚我國的文化自信的號召。
4.校園文化
積極建康的校園文化,是一個和諧美麗校園構建的關鍵因素。第二課堂建設的建設中,校園文化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人才培養外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強學校的第二課堂建設,近幾年來,青島科技大學堅持以思想道德文化為靈魂、學術實踐文化為重點、文藝體育文化為關鍵,著眼于提高校園文化活動的層次與品味,倡導優良學風、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建設師生溝通渠道,校園文化的育人職能得到了充分發揮,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青島科技大學“明德、篤學、弘毅、拓新”的校訓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都能夠對學生的精神層次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們的性情得以陶冶,情操得以高尚,也是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為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校舉辦了面向全體在校大學生的學術報告與各類系列專題講座,如名家論談、新生基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不但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5.日常管理
圍繞學生的發展和成長,設立了眾多的管理部門,各個職能部門發揮著各自的管理作用。學校通過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管理,如學籍管理、班級建設、獎學金評定、貧困生資助、大學生文明行為規范、學生基礎文明建設等,用一系列的學生日常管理制度為教育載體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這不僅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了規范,也對學生基礎文明建設產生監督和約束作用,對培養和引導學生的成長和成才有著重大的意義。前期階段,我校組織開展了創建“優良學風班”活動,將抓教風、創學風作為主旨,以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為主要特點,低年級和高年級區別明顯,根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要求,教育學生一定要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誠信學習考試,遵守校規校紀,得以在全校起模范帶頭作用,形成良好的學風考紀,使得教、學、管相互配合,全面推進了學風建設。
三、運用大數據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載體的探索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以及市場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不斷提高,高校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及時更新內容和方法的基礎上,積極尋求突破,加強新型載體的研究和利用。
1.整合大數據資源,建立核心價值觀培育數據庫
要想整合大數據資源,就要集合多渠道、多形式、多內容的大學生網絡活動信息,確保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搭建的數據信息庫安全可靠,全面周到。首先,要將校園內部的數據資源充分的利用。比如校方電子網絡信息、安全服務網絡使用的攝像頭、門禁和校園卡,學生交流使用的網絡電子平臺,這些途徑所產生的數據信息有很大的價值,很好的體現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將上述數據資源巧妙的進行分析整合,從而深度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借此探究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動態和價值取向。同時,要將校外資源充分利用,共用共享,積極主動的掌握輿論發展方向,動態的把握青年學生發展趨勢,實現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目的。
2.創新大數據平臺,占領主流意識形態網絡陣地
大數據時代下,新興起來的媒體技術,因其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具有傳統的載體不可比擬的優勢,而逐步成為信息傳播載體的主流。行之有效的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大網頁宣傳力度,優化網頁畫質內容,創建符合學生興趣的新興網站等,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互相交流共同進步,從而加深對價值觀的理解。網絡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態度、道德風貌和價值取向,因此拓展利用網絡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傳統教育方式無法比擬的魅力。在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的特性,即數據分析和處理功能,及時動態的了解大學生性格心理、思想觀念及其他方面的變化,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色,有的放矢地對同學們進行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宣傳教育。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發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新載體網絡的作用,創立科學健康、高雅的校園網絡文化。
3.變革大數據表達,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灌輸方法
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灌輸,傳統的方法是利用網絡平臺,并通過網絡課堂進行延伸,在達到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教育目的的同時,增強親近感,避免對照本宣科、晦澀難懂的理論出現抵觸心理。而在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創新各種網絡形式宣傳的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眾所周知,網絡具有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的特點,網絡平臺如微信、微博、QQ的迅速發展,給創新宣傳方式提供了可能。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應該強調重視網絡的服務功能以及運行機制,并制定出有效的、個性化的宣傳方案。同時,應該動態的分析數據結果,有高度的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環境,并將其滲透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等方方面面。
當前,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鞏固傳統載體作用,還要積極主動的探索和發展大數據新型載體,讓傳統載體和新型載體起到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相輔相成的作用,充分發揮“1+1>2”的效應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子榮.近年來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綜述[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4):75-81.
[2]吳雪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3):47-50.
[3]趙冬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甘肅教育,2019(18):52.
[4]曲建武.切實抓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6):23-28.
[5]謝丹,楊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微”策略與路徑探析[J].文化學刊,2019(08):37-40.
[6]范璽文.積極推進網絡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化[J].學習月刊,2019(08):45-47.
基金項目:2018年度山東省青少年研究規劃課題“大數據視域下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研究”階段性成果(編號SDYSB180341)
(作者單位:青島科技大學,山東 青島 26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