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李永祥
摘要:
高校校風是學校的風骨,是學校辦學的軟實力,優良校風決定了一個高校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高校治理工作扎實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在師生層面,仍存在一定的教學不嚴謹、學術不端、管理松懈、學生學風差不誠信等問題。這些不正之風是校園的負能量,對促進文明和諧的校園風尚和推進校園廉政建設產生消極影響,使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人才培養打了折扣。高校教師與大學生是一對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的師德和教學水平關系到學生能否學有所長,同樣,學生中存在的不正之風也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本文結合當前高校學風建設任務,對高校校風治理提出對策分析。
關鍵詞:高校;學風;治理;分析
一、高校不良校風情況及表現
(一)教師教風不嚴
一線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主體,是本科教學質量把控的主要力量,教學層面主要有上課隨意性強、科研投機、不注重與學生溝通等幾個方面。
1.上課隨性,無章可行。
教學是育人的基本實踐活動。在高校,雖建立了教學督導和聽課制度,但難以覆蓋到每一堂課,有的課程,一學期難得有督導組聽課。有的老師上課,雖然形式上有教學相關要件,但不按教學實施計劃和教學內容授課時常有之,有的老師隨意更改教學內容,課堂上“跑題”,講的內容跟課程內容一點關系都沒有。有的老師前緊后松,期未隨意調整為自行復習;有的前松后緊,期未了還剩下大量內容未講,在最后幾節課上直接畫出考試范圍。為了能得到期中教學質量學生的測評高分,有的老師要么跟學生套近乎請學生打高分,要么含沙射影以掛科壓制學生。有大一的同學反映,大學與中學課堂教學組織和教師風格有很多不同,總體感覺大學老師上課沒中學老師嚴謹有責任心,大學“水課”多。
2.上課不注重調動學生狀態,缺少教學互動。
課堂上,常常有學生玩手機、睡覺、趕作業或做其它與上課無關的事,一是由于課堂的無趣,二是也由于我們老師上課只顧自已講解,不注重學生聽課的狀態,不注重教學互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不足,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不足。有的老師放任課堂紀律,課堂的把控能力弱。有的老師,課堂上只關注少部分課堂活躍同學,教學互動和提問只針對一小部分群體。有的老師上課很少點名和提問,以理論傳輸為主導,缺乏與學生的眼神和思想交流,課堂的感染力和實效性不強,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啟發少了,課后的作業布置和督促更少。
3.科研成果價值不高。有的教師平時不用心鉆研業務,而在需要聘期考核和晉升職稱職務時,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神速的密集的發表各種論文。有的教師研究的課題不從本校專業學科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出發,不以解決自身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目的,內容龐雜,缺乏調研,跟專業建設、教學水平提升和學生發展方向結合不緊密,研究內容脫離實際,紙上談兵。還有的老師追求“捷徑”,抄襲、剽竊他人學術成果拼湊論文充數。也有善于做表面文章的高校教師,他們積極申報所謂精品課程建設,而自己正常的課堂教學卻是一塌糊涂。當然也有一部分教師做科研的主要動機是為了創收,課題申報成功,經費到帳后大量的基礎調查、主導工作則交由所帶的研究生完成。
(二)管理人員管理作風不實
一些高校管理運行機制不完善,內部存在管理界限模糊、職責不明、作風不良,效能不高等問題:
1.責任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部分同志愛崗敬業的精神弱化,工作激情衰退,服務意識弱化,工作無所用心、不思進取,主動性不夠,互相推諉扯皮。
2.部門配合不默契,服務水平不高。部門之間、崗位之間的配合不默契,存在整體協調不力、支持不力、合作不力,特別是遇到棘手難辦的問題和急需辦理的事情時,有個別工作人員規避自身責任意識強,不敢擔當,存在工作拖拉現象。 部分職工群眾意識淡薄,缺少為基層、為師生員工主動服務的熱情。
3學習風氣不濃,創新意識不強。有些同志不注重學習,不鉆研業務,對政策法規一知半解,對本職工作不求甚解,存在“知識危機”和“本領恐慌”,難以獨擋一面開展工作。工作方式傳統呆板,不思創新。
(三)學生學風不正
高等教育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一個學生如果學風不端,投機取巧,學習被動,勢必荒廢學業。當前學生群體中存在的不良風氣主要有以下幾類:
1.學生考試作弊情況突出,上課投機性強。
一般來說,大學低年級的同學考試作弊的情況還少一點,中高年級的同學逐漸增多。盡管學校制定了嚴格的監考制度和違紀處分制度,不僅對考場紀律有嚴格規定,而且對監考老師的職責也有嚴格的考核,但學生作弊的手段多樣且隱蔽,考試舞弊情況還是屢禁不止。在有些班級里,很多學生上課從最后一排坐起,講臺離最近的學生間隔3-5排,可想而之,這新的課堂氛圍會有多差。學生喜坐后排一方面也反映出有些學生想此辦法躲避老師的“監視”,存在作業抄襲和作弊的心理。
2.畢業生就業誠信缺失,工作流動性大。
有些畢業生在簡歷中偽造簡歷和獲獎證書、資格證書,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績,編造莫須有或無法證實的社會實踐經歷,有的畢業生在實習和就業過程中,朝秦暮楚,多次跟實習單位悔約,工作跳動頻繁,缺乏扎根基層、踏實專一的工作態度。
3.獨立生活能力弱化,生活鋪張浪費。
有些同學生活不注重節約,奢侈浪費,超前消費。甚至有一部分家庭經濟本不富余的學生,不考慮自身家庭經濟情況,為“面子” 而攀比超前消費,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為了滿足虛榮心,別人有的,自已也要有,時常欺騙家長以參加各種學習活動要交費為由向家長要錢,有的生活計劃性差,寅吃卯糧,借錢不還,還有的同學缺乏辨別能力,為滿足個人高消費,參與不良網貸或輕信別人宣傳的所謂“快速掙錢”非法兼職而陷入非法傳銷、網絡刷單、網絡賭博圈套不能自拔。
二、高校校風缺失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分析
高校師生中的不正之風,盡管形式多樣,但從原因來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投機心理,追求個人利益。
在高校,教學評價和科研成果,這兩個方面既是衡量教師業務能力的兩個重要指標,與教師職務晉升、績效考核關系密切。個別老師因此產生功利主義,不舍得投入心力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懷揣追求個人利益為主的不良動機和價值取向,長此以往,其在師德師風和職業操行方面形成難以改正的不良習氣。學生層面的不正之風,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自我利益。有些學生,為了順利拿到相關課程的學分,不注重平常的學習和鞏固,考前臨時突擊,要么跟老師套近乎要考試范圍,在么想著作弊的各種方法。更有甚者,每學期考完試后,有個別學生會打電話給任課要求給高分,背后的原因是為專業分流學生績點高點、評優評先多一些競爭優勢。有此學生一次考試舞弊得手,就會產生投機心理,這對其個人今后職場和生活中誠信做人產生深遠負面影響。
2.制度不嚴格,缺乏有效監督。
有些高校管理粗放,監督不力,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管理作風松懈,創新意識不強,服務意識弱化,行政和工作效能不高。如:一些行政管理部門的老師,由于相互間熟識,難免會產生相互關照的“圈子文化”。課題驗收標準把關不嚴格,評獎評優走過場,助長了不良風氣。
3.家庭和學校忽視廉潔教育
有些大學生在進入大學生前,父母教育引導孩子的觀念和為人處事有失公平正義,不能為子女作榜樣,無形之中弱化了對子女廉潔意識的培養,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傳遞了負能量。學生考入大學后,一些高校又過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單純以學生的就業率、考研率作為價值取向或單純以教師科研、教學評價作為教師履職考核和評價的重要指標,忽視了對師生的學風態度、誠實守信、師德師風、職業操行的監督和管理。有些高校只注重廉潔宣傳教育,不注重對師生存在的不廉潔行為的處理,沒有形成正確導向,損害高校教育公正、公平原則,影響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帶壞高校學風、教風。
三、校風建設的治理對策
1.加強師德師風、學風建設,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要結合各教師崗位的實際,引導高校教師端正職業態度,樹立誠信觀念和正確的職業理想,培養教師嚴謹自律的教學和治學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要在學生中廣泛開展誠信教育,讓學生養成誠信守禮、實事求是的精神。各項涉及師生利益的工作,要做到申請者自律、推薦者保證、責任者審核、簽字者負責的全過程控制。對于不正之風問題要給予行政處分、違紀處分,以形成良好的導向。學生層面要建立學生自律委、監察隊等群團組織,發揮好黨員、學生干部的輩朋教育和表率作用,樹立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的紀律意識。我讓師生了解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相關標準和要求,自覺監督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2.加強行政管理,發揮好服務、顧問、協調和管理職能。
要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管理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制定工作標準,明確管理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作風整改方案,確立“管理也是服務,在服務中實現管理”的思想。要增強為師生服務的意識,管理人員要主動適應知識經濟形勢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理論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為基層和教職員工服務的本領。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學校各項管理工作始終保持自己的先進性和活力,從而積極適應新形勢,開拓工作新局面。
3.注重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營造清新文明的校園風尚。
高校校園廉政建設要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開展廉潔教育進校園,進課堂活動,增強師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惡、的能力,讓廉潔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要提高師生“崇廉尚潔”的思想道德觀,使校風、教風、學風協同發展,維護“立德樹人”的純潔高地。高校相關部門和學校紀檢部門要共同建立建全相關管理和監督制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樹立科學正確的教學科研觀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考風,真正使高校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育人環境。
[參考文獻]
[1]李雯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相關思考[J]. 科教文匯,2018,(8):18-19
[2]趙赟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0):230-231
[3]吳宏達 李良城 季晴 加強當代大學生學風建設,構建和諧校園.[J]2012(4)9-10
[4]車廣杰: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教師報.2017(9)11-12
[5]趙光好,呂紅征.加強高校機關工作作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2(11):146-147.
(作者單位:云南財經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