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
[提要] 經濟區的金融合作對地區金融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本文從政府相關部門職責的重要性和搭建科學合理的相關機制的關鍵環節著手,對成渝經濟區的優勢、相關機制搭建的關鍵環節等進行簡單論述。筆者認為,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效果直接影響到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及發展相關工作的效果,故本文以政府相關部門工作關鍵環節作為切入點,淺述相關部門如何履行職能,為相關工作“保駕護航”。
關鍵詞: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區域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11月20日
成渝經濟區自2010年獲批后,其發展形勢至今仍然被很多業內人士看好,經濟區在投資和地區生產總值等各個方面都獲得了一定的提升。不過在成渝經濟區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較難突破的發展瓶頸,如何突破限制、繼續高質量發展也成為相關機構和人員必須思考的難題。本文從成渝經濟區的制度建設和政府職能發揮兩個方面論述了如何保持成渝經濟區金融的協調可持續速度。
一、建立科學機制,推動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
(一)發揮成渝經濟區的特有優勢。相較我國其他經濟區,成渝經濟區有著其獨特的地理和環境優勢和特點,結合成渝經濟區其特有的優勢選擇金融發展方向才能確保區域金融合作發揮實際效果。成渝作為區域金融合作模式有著明顯的“區域特征”,有著明顯的雙核特。其不僅僅是成渝經濟區的關鍵,甚至整個地區的金融決策、管理等相關服務都會受到相關決策的影響,毫無夸大的說,相關工作對西部地區的金融工作也有巨大的影響。經過多年經濟發展,經濟區內作為核心的兩座城市的確有明顯的發展,其余地區在兩市的帶動下金融市場、體系、規模總量等各方面也取得了不能忽視的成績,不過和“雙核”仍然存在差距,但是部分領域已經取得傲人的成績,比肩甚至超過成渝地區,逐漸呈現“先富帶動后富”的情景。可以預見,只要成渝兩市可以有效發揮“雙核”的優勢,保持發展模式多樣化的特點,隨著核心發展進步,對于其他的地區的經濟發展的正面效果將會比現在更加明顯。筆者認為,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相關工作需要注重競爭性、針對性和雙向交流能力,成渝兩市應加強“雙核”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功能效果,不斷開發成渝地區資源優勢,促進成渝地區經濟流通的同時幫助“雙核”提高市場競爭力,讓“雙核”的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和適當的援助,其他地區需要正視經濟發展存在一定差距的情況,通過參與“雙核”金融發展工作,快速提高經濟區的資源利用率,進而為籌謀組建高規格金融特區打好基礎,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前期主要依靠中小企業甚至微型企業過渡。雙核地區和經濟區內其他地區存在發展差異是客觀不可否認的事實,通過大量引進地方性城市商業銀行等中小級別金融機構,進行針對性工作,幫助基礎金融發展,以達到讓雙核高速發展、其他地區穩步前進的目的。
(二)搭建科學完善的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運行模式。經濟區內金融合作和溝通協調模式的搭建工作一定要科學且多角度思考。第一步可以從搭建科學合理的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組織制度,具體來說由PBC和重慶營業管理部聯合發達經濟區內各二級城市中心支行協助相關工作模式的搭建工作,由牽頭部門做出計劃大綱來規定相關工作的大致方向和工作基調,相關計劃初步敲定后下發下級單位收集反饋意見,建立一個可以為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工作帶來實際幫助的合作組織。合作組織在工作方面必須保持獨立性,有著直接向相關部門給出意見和工作建議的權利和義務,在相關規定的要求下盡可能和相關部門合作開展工作,以所在區域金融合作工作的中樞部門的身份進行相關工作。最后,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和金融監管部門的相關工作單位一定要頻繁交流,避免出現因為情報導致的重大失誤。
1、創造經濟區金融合作的資源平衡模式。同步獲利是利益協調平衡模式設立的核心內容。故成渝經濟區“雙核”雖然是相關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環,可是不代表只有“雙核”是最終受益者。區域金融合作中合作利益收入分配不同等情況是客觀存在,同時也是不可避免的,故多個行政區域展開合作的相關工作中,一定要密切關注利益補償機制改革相關工作的進行過程。例如為相關工作設立專項資金,并設立委員會進行管理運作,委員會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有了具體可行的補償機制才能對在金融合作中利益受損的地區進行合理的資源補償。前文提到的專項資金不僅可以運用在部分地區金融合作時利益受損的情況進行補償工作,例如成渝經濟區區域所需的公共設施和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動這項基金,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為利益沖突拖慢整個經濟區發展的情況出現。區域資源調配相關工作如果出現失誤中有一定幾率導致市場失靈,故政府相關部門對市場中的大小機構適當幫扶才能讓相關工作切實發揮效果。設立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管理部門,部門負責區域金融合作的利益協調相關工作,有保持較高的獨立性且能夠從全局的角度進行思考,為成渝經濟區的金融合作進行整體規劃。故此,機構需要具備權威性和公正性,相關工作必須公開透明,科學合理地完成資源分配相關工作,確保成渝經濟區區域金融合作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2、對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工作予以保護。隨著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漸完善,區域內金融秩序也逐漸趨向穩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風險,故需要相關部門聯合建立風險共同防御機制,為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工作保駕護航。以成渝經濟區大小金融監管機構為主,設立一個具有止損能力的區域金融監管體系,依靠即時的信息交流和明確的分工來為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工作提供保護,從源頭上打擊利用信息誤差和制度不合理之處的投機違法分子,進而保護成渝經濟區的區域金融穩定。
二、成渝經濟區金融合作相關工作重點內容
(一)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區域金融合作產生的變化之一是經濟區內相關資源的合理交換,結合實際情況考慮,獲得資源的一方必然會積極支持,而支援資源的一方卻沒有足夠的理由進行持續支援工作,相關部門對此類問題如果長期視而不見,可能會導致經濟區金融合作工作進展緩慢,這樣的矛盾不會因為時間消失,而相關部門在區域金融合作中發揮的作用和對金融合作的態度將直接決定區域金融合作開展是否順利。相關部門需要以一套科學規范的利益協調工作機制作為基準,公平公正地開展對各地區金融合作工作中出現的矛盾的協調和解決工作,確保各大金融機構和各地方相關部門和企業可以公平合理地付出資源,最后得到回報,確保區域金融合作可持續進行。
(二)區域內金融相關信息的“無阻礙傳遞”。經濟區內相關金融信息必須利用互聯網技術技術交流,且定期高頻更新,在不傷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信息資源共享,為區域金融合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誠然,目前區域內金融機構交流較以往已經頻繁許多,不過部分地區仍然有著較強的地域觀念,沒有擺脫傳統思維的限制。同時,過強的地域性觀念導致各級機構大有“各家自掃門前雪”的落后想法,讓渝經濟區金融合作效果大打折扣,不拋棄“門戶之見”成渝地區將永遠無法最大化信息共享帶來的優勢,長久如此,必定會因為信息交流存在的問題導致各種風險,讓金融合作無法持續推進。
(三)公平競爭和整體發展效率。區域金融合作最終目的是借助整合區域內金融資源,進而從全局的角度加速區域金融的整體發展,目前的經濟區金融發展節奏存在激化區域內金融機構之間競爭的可能性,如果相關部門不進行管制,很有可能導致各機構之間出現惡意競爭,讓區域內金融資源出現沒有價值的消耗,給整個經濟區的金融發展速度和競爭力帶來負面影響。故區域內競爭與合作之間的度的把握需要相關部門多加注意,盡全力營造各級機構不損失自身利益和發展潛力、互相競爭升級的同時相互幫扶的局面。
(四)適當幫扶成渝經濟區地方性金融機構,加速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建設工作逐步推進,導致現有的金融服務已經無法滿足如今的需求,故需要各金融機構(尤其是地方性金融機構),借助相關工作帶來的機遇擴大市場份額,進而為城鄉統籌、城市化進程提供一定的信貸資金支持,同時,農村地區人民由農村地區進入城市地區后同樣需要創業貸款。宅基地拆遷后,相關人員將得到數目較大的補償款,這筆賠償款同樣需要金融機構提供保值增值理財產品。農村金融機構需要對現存的業務模式進行調整,更好地服務于城市化進程相關工作。最后,結合各地區情況,適當幫扶可以穩定城市化相關工作效果的村鎮銀行和資金互助社等立足在農村的金融機構,此類機構獲得發展后,具有反哺城鄉統籌、城市化建設的能力,為經濟建設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
三、結語
本文從全局視角,強調依靠對成渝經濟區經濟工作和合作制度的調整來推進成渝經濟區金融發展。當前情況下,成渝經濟區內機構合作力度仍然有待加強,相關部門的管制力度過低將導致經濟區內各金融機構摩擦和內耗過大,甚至對成渝經濟區發展計劃的推進工作產生負面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成渝經濟區可能會失去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經濟區進行競爭的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姚騰.省級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
[2]崔慶五.推進成渝金融一體化——機制選擇與路徑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4(3).
[3]藍澤兵.成渝經濟區內需主導型經濟發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