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芬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MR診斷在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中的準確性。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04月-2019年05月期間納入的92例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6例。其中實行CT檢查的為參照組,實行MR檢查的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診斷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的結果。結果:觀察組診斷的準確率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和CT檢查相比,使用MR對外傷性骨挫傷患者進行診斷,可以更加全面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查,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有著推廣價值。
【關鍵詞】 MR診斷;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準確性
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大并且最為復雜的負重關節,并且也最容易受到傷害。在全身關節中,膝關節是最容易受到損傷的一個部位,并且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在隱匿性骨折中也是非常常見的,有很大的可能會引起水腫、小梁微骨折或者是骨髓出血等癥狀,但是軟骨組織和骨皮質不會產生特殊狀況[1]。不管是CT檢查還是X射線檢查都是對這種疾病進行檢查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檢查的過程中也有著一定的缺陷,會對診斷以及治療結果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MR診斷的主要優勢在于其圖像清晰、無創并且分辨率相對較高,在臨床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分析研究MR診斷在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中的準確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8年04月-2019年05月期間收治的92例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6例。其中參照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人數比為26:20;平均年齡為(56.27±4.10)歲。觀察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5:21;平均年齡為(56.31±4.61)歲。比較兩組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無顯著差異,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
該組實行CT檢查。接受常規螺旋CT檢查的患者,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需要按照相應的標準以及操作流程進行檢查,層厚以及層距都為1.25~3mm,并按照臨床要求對圖像進行處理。
該組實行MR診斷。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磁共振掃描儀的標準操作程序進行檢查,在檢查中,患者取仰臥位,平躺在檢查區域,膝關節的表面線圈約為150mm,層厚4mm,層距1mm,320*256為矩陣規格,并對矢狀位、冠狀位以及橫截面進行掃描。
對比兩組患者的對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的診斷結果。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資料處理,用%表示診斷準確率,行卡方檢驗(P<0.05)時即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診斷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結果
參照組的診斷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結果準確率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詳見表。

表 兩組診斷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結果對比 [n(%)]
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在臨床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由于膝關節可以承受一定的外力,這也就進一步增加了損傷率,如果能夠按照患者的疾病特征進行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則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獲得良好的預后。膝關節是人體非常容易受傷的關節,然而外傷性骨挫傷在膝關節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在進行相應的臨床診斷中應該對患者實行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診斷和治療,防止由于診斷的不合理進而耽誤患者的治療,所以臨床診斷對臨床治療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在臨床中,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并且和膝關節在生理結構層面有著一定的關聯[2]。然而膝關節在機體進行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對壓力進行強化的重要環節,其活動幅度以及活動強度相對較大,在機體中是非常容易受到傷害的一個關節,其中最為常見的疾病就是外傷性骨損傷。MR臨床診斷是一種化學成像方式,其發展速度快,并且在臨床中獲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它是對原子核自旋動特點進行利用,在受到射頻脈沖之后產生信號,并把圖像在計算機中進行展現,是對外傷性骨損傷進行檢測的重要工具,有著良好的軟組織相關對比度,在當前是唯一一個能夠診斷出記憶肌腱和韌帶以及軟骨結構相關影響的一項技術。并且它的成像能力不會受到方位的制約,可以準確并且清晰的展現患者的韌帶和肌腱的結構走向,是對創傷進行檢測的綜合性技術,因此獲得了廣大患者以及醫療工作者的認可,并且在臨床中獲得了廣泛應用[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診斷的準確率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和CT檢查相比,使用MR對外傷性骨挫傷患者進行診斷,可以更加全面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查,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有著推廣價值。
綜上所述,在外傷性骨挫傷患者中使用MR對患者進行診斷,可以對病情進行更加全面整體的檢查,能夠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王偉. MR診斷在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中的價值觀察[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 1(13):61-62.
[2]王建斌. 探析磁共振對膝關節創傷性骨挫傷的診斷價值[J].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8,45(5):144-145.
[3]鄭永. CT及MR在半月板及軟骨損傷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9,12(7):1629-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