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芳
【摘要】 激勵學生知曉學習中醫藥學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喜歡中醫藥學,下定決心探索中醫藥學科中的神秘奧妙,是中醫藥教學者們肩負的重要使命。本文探討興趣對學生在中醫藥學學習中的影響,明確指出怎樣通過教學培養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字】 中醫藥學;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教育研究者經分析發現: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查究或開展某些活動的心理傾向。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深厚地興趣能使學生求知欲強,在自由輕松地氣氛中學習變得積極主動。 相反,如果沒有興趣的去學習,不但浪費時間和精力,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因此,興趣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濃厚興趣是學習的巨大資源,是積累知識的基礎,是各學科學習好壞的關鍵,有興趣,學習效果定會事半功倍。現根據這幾年教學經驗就影響中醫藥學學習興趣存在的因素和怎樣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這幾方面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中醫從文字記載到現今已有兩千年。時間間隔這么大意味著學生們存在強烈的歷史距離感。學習西藥專業學生,課程學習范圍主要涉及現代化學、西藥和藥學知識,對于中醫歷史和一般用法了解較少。猛然跨入傳統文化知識領域,以最先累計的現代知識及最新形成思維習慣來理解古代醫學,會覺得很陌生,很遙遠,降低了學習興趣。
目前,醫學界的主流是現代醫學,西醫在疾病預防和治療方面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人們習慣于用現代醫學的標準來衡量中醫藥的科學性。“傳統等于落后,現代等于先進”等錯誤想法出現。很多學生受錯誤想法影響,他們開始鄙視,對中醫課程產生排斥現象。
當今醫學是實驗醫學,主要是根據人們提出的假設并經過一遍又一遍地實驗證明它們的結果。中醫是經驗醫學和古代文化哲學的產物。制藥專業大多數學生不了解傳統文化知識,相關的課程很少,缺少基礎知識積累, 這使學生對文化底蘊,明顯的哲學思想和獨特的思維方式的認識不能清楚地理解深層含義,很容易感到無聊。
由于缺乏教學條件如藥用植物園和傳統中藥植物標本,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考試內容,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聊,課程沒有特色吸引力,學習興趣減弱。
教學過程中,先要向學生介紹中醫藥發展歷史和神奇的臨床療效,讓他們知曉中西醫結合后取得的巨大成果,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勵他們對中醫藥學產生興趣。 西方醫院學校的藥學專業學生學習中醫基礎知識是中國獨有的教學特色。 這一特點是中國現行醫學原則和政策的體現,它將幫助學生在以后工作中充分利用中西醫結合后的優勢,拓寬思維,開發更多有知識產權的中藥。
通過讓學生知曉中醫藥學的概念、理論和研制方法,激發學生從優勝劣汰的角度分析中醫理論和實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思考和評價。用效用價值來衡量它,并決定權衡利弊。雖然現代醫學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它還不完全可以解決所有的健康問題,還需要其他藥物進行補充。西藥具有見效快,療效肯定的優勢。而中醫堅持以人為本,善于全面調節免疫功能,中藥成分的多樣性是使它能用于人體各環節和靶點上,藥效持久且毒副作用小,但也有醫病見效慢,抗病毒作用不強等不足。引導學生客觀評價現代中西醫,提升學習興趣,益于中西醫兩套知識累積。
(1)基礎和臨床兩手抓
中藥有許多藥味,如果直接從書本中講解療效、對應治療癥狀和怎么用藥等,學生將會感受到重復和無聊,若中間穿插臨床案例來講解,從而使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知識結合,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講解棗仁時,著名醫生馬有度因失眠嚴重而受益于棗仁,因此研制出了一種具有良好舒緩效果的中藥“快速棗仁安神膠囊”,對學生來說是真實的故事,振作精神和撫慰心靈的效果讓人印象深刻。
(2)教學科學性和藝術性兩手抓
傳統教學模式比較直接、不形象,不僅老師難講,學生也難懂、難理解,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而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改變單純只強調知識而忽略能力培養的缺點,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性想法,養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習慣。
學生都應具有理解問題和獨立思考和本領,根據教學經驗,個人認為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是可以實行的,老師將教科書前后內容的整合,對學生回答不管是不是正確應多鼓勵和表揚,使學生處于敢于提問的狀態下,思維活躍迸發,營造積極、主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最終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被提高。在談論特定處方時,讓學生使用中醫知識來解釋,然后教師進行內容補充,解釋清楚新知識,連貫有針對性講解,改變傳統的以學習為中心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學習熱情自主學習。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課堂教學,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和恰當的教學藝術,學生渴望新知識,促進他們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收獲最棒的教學效果和成績。倘若從頭到尾只是簡單講授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理論,容易導致同學出現聽覺、視覺疲勞,聽課走神提不起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應實行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簡單易懂的規律性知識,以自主學習為主。需要牢記的知識點,需要講解清楚重點和難點地方。
中醫基礎知識,記憶很重要,其中部分內容必須是死記硬背。如何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理解和記憶重點內容呢?主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合適的學習和記憶方法,以便學生在當時課堂上完成記憶。
學習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西醫藥學的興趣,如何改進中醫課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還需要繼續探索、改革和創新更加科學、更優化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1]車離.中醫文化性哲學思考[J].醫學與哲學,1999,20(2):28
[2]鄧鳳春,孫石柱,馬勇.“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在剖析教學中應用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2):188
[3]方定志,萬學紅.醫學教學方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3